冯文娟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脆性孔隙介质内的结晶应力被引量:7
- 2016年
- 盐、水在岩石类脆性介质孔隙内结晶并对壁面产生的结晶压力作用是宏观上介质风化、冻融破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真实介质内的孔隙系统简化为各自相互贯通的理想球体、圆柱体、椭圆柱体及椭球体,并结合孔隙数量(体积)与孔径间的数学统计分布关系,提出了4种非均匀孔隙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准平衡状态下非均匀孔隙系统的结晶规律、理想形态孔隙结晶压力理论及孔隙结晶应力的均化算法,推导了结晶过程中这四类模型的宏观"均化应力"计算方法和公式。以非均匀球状孔隙系统内NaCl结晶为例,探讨了宏观三向"均化应力"随结晶入侵半径(对应于孔隙溶液浓度)变化的发展演化规律。
- 琚晓冬冯文娟张玉军赵洪波
- 地下洞室开挖卸荷围岩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岩体的开挖、卸荷导致围岩质量的劣化和变形。采用卸荷岩体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围岩质量劣化的过程和规律,进而分析卸荷围岩的稳定性。根据围岩劣化的规律,可合理确定加固时间及加固方式。
- 冯文娟琚晓冬邹正盛
- 关键词:洞室开挖卸荷变形模量
- 基于管径指数分布的毛细管束模型被引量:4
- 2014年
- 岩土类孔隙介质的渗透性及其随外部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性质对于各类工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至今多数描述上述性质的理论多是基于唯象学观点,无法从本质上解释此类材料的渗流本质特性及其随环境而改变的性质.在前人总结的孔隙数量随孔径大小呈指数分布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函数数学特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调整,使之严格符合数学分布函数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孔隙介质细观渗流特征的变孔径毛细管束模型.运用该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水温对渗流的影响、达西定律上限、超限后流量计算及孔隙率对渗流影响等问题,最后通过实例计算了孔隙介质的渗透系数和临界水力梯度,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
- 琚晓冬冯文娟张玉军
- 关键词:孔隙介质渗流
- 锚索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指出在岩土工程中,用预应力锚索来加固岩体是一种有效普遍的加固措施,鉴于此,对影响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锚固效果,保证岩体稳定。
- 冯文娟琚晓冬
- 关键词:预应力损失锚固效应锚索
- 基于FLAC3D的抗滑桩设计方法研究
- 边坡治理措施中最常用的就是抗滑桩工程,但目前其设计与计算理论却非常不成熟,设计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依赖于人为假设,设计结果也非常保守。在FLAC3D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软件的抗滑桩设计方法。由于数值计算能够相对准...
- 冯文娟琚晓冬
- 关键词:滑坡抗滑桩刚体极限平衡设计方法
- 钻孔桩桩侧摩阻力异化效应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Goodman接触界面模型,通过设定桩土极限剪切位移Δ,运用Coulomb剪切强度理论,得到了剪切刚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该改进界面模型对桩侧摩阻力变化情况及其异化效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异化效应尤其是强化效应的确存在,但其发生及量级主要与桩端条件,即桩底沉渣厚度有关,而桩端岩土性质的改变对强化效应的影响不大。梅耶霍夫深基础破坏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桩侧摩阻力的强化效应,但存在局限性,需要对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 琚晓冬冯文娟邹正盛张玉军
- 关键词:钻孔桩桩侧摩阻力
- 数值模拟试验在岩土工程实验及工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分析常规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数值模拟试验应用到教学试验中。数值模拟可以模拟常规实验,获得常规实验无法得到的实验数据。也可以模拟大型复杂的工程,这也是常规实验无法做到的。数值模拟试验应用到在岩土工程实验及工程案例教学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 琚晓冬冯文娟邹正盛
- 关键词:数值模拟岩土工程工程案例
- 碎裂围岩锚固作用机理分析
- 2008年
- 通过对碎裂围岩锚固作用机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在一般锚固条件下,整体性好的硬质围岩锚杆的作用是很小的,而对于碎裂的围岩锚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锚固作用,并把锚杆对碎裂围岩的锚固作用归结为突出的围压效应、防突破效应以及制止开裂效应3个方面.
- 琚晓冬冯文娟邹正盛
- 关键词:锚杆锚固机理岩土工程
- 基于FLAC^(3D)的抗滑桩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边坡治理措施中最常用的就是抗滑桩工程,但目前其设计与计算理论却非常不成熟,设计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依赖于人为假设,设计结果也非常保守。在FLAC3D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软件的抗滑桩设计方法。由于数值计算能够相对准确的模拟滑坡传力和抗滑桩受力过程,因而其设计结果也就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方法的提出,突破了人们长期以来以经验为主的刚体极限平衡设计体系,对指导实际抗滑桩的设计和施工,以及今后抗滑桩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冯文娟琚晓冬
- 关键词:滑坡抗滑桩FLAC3D刚体极限平衡
- 建筑场地特征周期插值确定方法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指出,当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处于场地类别相应量的分界线附近时,可以按插值方法确定场地特征周期。从目前正式公开的插值方法看,插值计算时同时需要三个量:等效剪切波速、覆盖层厚...
- 邹正盛琚晓冬冯文娟
- 关键词:插值方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