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经腹直肌旁腹膜后入路行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结核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7年1月,本组采用该术式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结核27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3h,手术平均出血量438ml。前路手术切口长度5—7cm,前路显露时间平均21min,显露过程平均出血量48ml。术后随访12~37个月,术前病变节段前凸角-2.1°±4.0°,术后4.9°±1.4°,最后随访时3.7°±3.0°。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未发生结核复发,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前路经腹直肌旁腹膜后入路可满意显露病灶、操作简便、创伤小。后路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融合使脊柱达到即刻稳定的同时减少正常运动节段的牺牲。该术式是治疗下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方法。
- 马君宋滇文邵将刘伟宋佳贾连顺
- 关键词: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椎弓根螺钉手术入路
-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方法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兔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14、CD29、CD34、CD44、CD45和CD90等标志的表达以及不同代次兔BM-SCsDNA含量。通过定向分化检测兔BMSCs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形态较为均一的小梭形、克隆样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传代至第12代和20代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对数生长期细胞的DNA含量结果显示细胞为正常二倍体细胞,无明显变异。细胞表面表达CD29(61.71%)、CD44(60.2%),不表达CD14(0.4%)、CD34(0.34%)、CD45(0.64%)和CD90(0.04%)。兔BMSCs的定向分化结果显示其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分化。结论成功获得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特定的细胞表面抗原,具有容易获取、增殖能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 刘伟陈剑宋佳宋滇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多向分化
- 颈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颈椎间盘源性疼痛(cervicaldiscogenicpain,CDP)是由颈椎间盘病变引起的头、颈、肩胛区域或上肢放射痛、牵扯痛、麻木,但不伴有神经根分布区域的放射痛。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不包括因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颈神经根所致的有明确解剖分布区域的疼痛。其疾病名称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演变.
- 宋佳宋滇文贾连顺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疼痛颈椎间盘病变颈神经根疾病名称放射痛肩胛区
- 利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构建凝胶生物细胞支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凝胶作为组织工程细胞支架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兔静脉血Lendersberg法制备PRP,测定PRP中血小板浓度,将PRP经激活剂激活后制备PRP凝胶生物细胞支架(PRG),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PRG共培养,消化后将BMSCs接种再培养,观察BMSCs活性。结果通过Lendersberg两步离心法顺利制得PRP,血小板浓度与全血相比增加了3.74倍,PRP经过激活后5-10min形成胶冻状PRG,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其具有复杂的立体网状结构,孔隙直径约50-100微米。兔BMSCs在PRG中培养3天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PRG三维结构中,兔BMSCs在纤维素支架上附着良好,培养1周后将兔BMSCs消化分离后再接种培养,兔BMSCs生长良好。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生物细胞支架来源于自体,无免疫源性,本身含丰富的细胞生长因子,同时具有完整的三维结构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细胞支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刘伟陈剑宋佳宋滇文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细胞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富血小板凝胶在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被引量:2
- 2013年
- 慢性骨与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腱、肌肉、韧带和骨的损伤,由于目前标准化疗法治疗效果欠佳,长期困扰着临床医师。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治疗术目前已被用于慢性骨与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大量的研究测试了可用于本疗法的多种可注射材料,如骨形态发生蛋白溶液等可溶于盐溶液的生长因子,但至今仍没有一种因子得到公认旧圳。随着对这种可注射材料研究的深入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的出现,PRP由于效果较确切目前已用于多种骨骼与软组织损伤的替代疗法。PRP在临床上使用已超过20年,
- 宋佳宋滇文
-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软组织损伤
- 严重颈胸段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严重颈胸段后凸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7例严重颈胸段后凸畸形,男4例,女3例,年龄13—42岁,平均年龄23岁;其中先天畸形5例,颈胸段结核2例,平均后凸Cobb角89.3°(72~103°),JOA评分(11.2±1.2)分。术前行头盆环缓慢支撑牵引(25~40)d,部分纠正后凸,再在头盆环牵引下行颈胸段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JOA评分(15.4±1.6)分,平均后凸Cobb角53.4°(45~67°),平均矫正率40.2%。本组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最后随访时平均矫正丢失2.5°。牵引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后逐渐减轻。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脊髓损伤及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头盆环缓慢支撑牵引后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完成后路原位固定及融合手术是治疗严重颈胸段后凸畸形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 马君贾连顺邵将宋佳周许辉
- 关键词:脊柱后凸脊柱疾病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