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富君
- 作品数:79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河蟹养殖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米糠10~20份、豆粕10~30份、水草5~10份、油菜杆5~15份、酒糟10~30份、氟石粉3~5份、黄芪0.5~1份、枸杞0.5~1份、艾叶0.5...
- 宣富君唐伯平付龙龙张代臻王华鲍成满常国亮李嘉尧成永旭吴旭干潘建林
- 文献传递
- 滩涂招潮蟹行为研究观察装置
- 滩涂招潮蟹行为研究观察装置包括浮槽、浮盘、横向导轨、水平调整支架、横向移动小车、高清数字摄像机、纵向齿条、纵向移动小车、减速电机、牵引轮、太阳能电池板、收发天线、齿轮、电路板和蓄电池,减速电机、齿轮、纵向齿条和纵向移动小...
- 唐伯平张代臻冯越刘秋宁张华彬姜森颢葛宝明李超峰杨丽崔军周春霖宣富君刘总堂费正皓方东
- 一种利用低值母本养成优质反季节商品蟹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河蟹出苗后的低值母本反季节养成优质商品蟹的方法,其步骤包括:(1)室内温控暂养池构建;(2)所暂养螃蟹的选择、运输及消毒;(3)前期分级淡化;(4)后期生态育肥;(5)捕捞上市。...
- 宣富君付龙龙何静鲍成满顾成曦王华王淇常国亮李嘉尧管卫兵聂纯纯刘乃更吴旭干张代臻成永旭潘建林唐伯平
- 文献传递
- 滩涂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水华自动打捞机
- 滩涂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水华自动打捞机包括过滤池口、分洒器、莲蓬头、支撑杆、出水管、水泵、进水管、旋转桶、吸水口选通器、吸水口、选通口、转轴、吸附树脂层、过滤池、滤网篓和滤网篓底,滤网篓和滤网篓底构成一级水体过滤机构,过滤池...
- 唐伯平刘秋宁宣富君姜森颢张华彬李超峰崔军杨丽周春霖张代臻葛宝明刘总堂费正皓冯越
- 文献传递
- 滩涂生态环境因子遥感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滩涂生态环境因子遥感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照度传感器、球形高清摄像机、圈状康铜丝、气压传感器、空气含氧量传感器、水汽通量传感器、雨量杯、酸碱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盐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空...
- 唐伯平刘秋宁葛宝明崔军张华彬姜森颢周春霖杨丽李超峰张代臻宣富君费正皓李振兴冯越
- 文献传递
- 滩涂弧边招潮蟹行为研究观察仪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滩涂弧边招潮蟹行为研究观察仪,包括固定立杆、转动立杆、滑动小车、摇臂、红外高清数字摄像机、三脚架脚、底盆和数字硬盘录像机,三脚架脚、底盆、侧耳、防滑齿和仪器箱构成基座,减速电机、牵引轮、牵引索、滑动小车...
- 唐伯平宣富君张代臻刘秋宁冯越葛宝明崔军张华彬姜森颢周春霖杨丽李超峰费正皓李振兴
- 文献传递
- 滩涂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水华自动打捞机
- 滩涂河蟹养殖池塘蓝藻水华自动打捞机包括过滤池口、分洒器、莲蓬头、支撑杆、出水管、水泵、进水管、旋转桶、吸水口选通器、吸水口、选通口、转轴、吸附树脂层、过滤池、滤网篓和滤网篓底,滤网篓和滤网篓底构成一级水体过滤机构,过滤池...
- 唐伯平刘秋宁宣富君姜森颢张华彬李超峰崔军杨丽周春霖张代臻葛宝明刘总堂费正皓冯越
- 文献传递
- 一种池塘养殖投料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池塘养殖投料装置,包括底板,底板底端两侧对称设有提供浮力的浮板,所述底板上布置有动力机构、下料机构和投料机构;投料机构至少包括一安装在底板上方的投料转盘;下料机构至少包括一位于投料转盘上方的储料仓;储料仓...
- 宣富君李品付荣荣左飞何静花宗霖管卫兵唐伯平潘建林成永旭
- 文献传递
-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模式教学改革探索
- 2025年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产教融合则是面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为了适应智能时代的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文章分别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并以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湿地学院为案例,从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模式的改革举措。研究可为现代产业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周艳陈露露宣富君汪正飞张代臻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中华绒螯蟹交配系统的形态功能
- 2022年
- 为深入了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交配过程,利用急速冷冻、扫描电镜、组织学等技术,对其交配系统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交配系统具有短尾派蟹类的典型特征,即第一附肢(G1)比第二附肢(G2)长。G1整体粗壮光滑,由连接腹部的原肢和内肢组成。内肢长而挺直,呈三角柱状,两侧边缘融合而成一缝合沟,内含输精管道,纵贯两端;基部背面近内侧开口比较大,外侧上覆盖1个带羽状刚毛的肉质瓣膜,交配时阴茎可伸入(或通过瓣膜)开口的外侧部分;顶端含一类似火山口的通道,四周布满刚毛。G2整体细小,呈帆状,顶端内陷,上附4根透明状修长刚毛。G1/G2内肢管壁厚度不一,协作部分段近输精通道一侧均存在较薄管壁,具有一定收张能力,交配时可封闭输精通道;G1内肢内部大部分中空, G2可深入部分以上存在含液滴的疏松结缔组织,且管壁内侧出现连接宫腔的通道,可以推断此处精液和G1宫腔积液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交流,而后半段出现肌肉组织。雌性阴门覆盖一光滑厚实的阴盖,可随所在胸节连接的关节左右摆动,由此控制阴门开合。阴道呈半月型,管壁较厚的一侧契入另一侧,且契入一侧附有厚实的肌肉束。由此可以推断,中华绒螯蟹交配时G1并没有直接插入雌蟹的生殖道内,而是与阴门及周边胸板直接契合,通过与G1共同进化出“对接状”的交配系统,以保障精荚精液成功通过阴道输入纳精囊内储存。本研究阐述了中华绒螯蟹交配系统潜在的内在协作机制,可以为今后开展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及人工授精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宣富君鲍成满付龙龙张悦王刚王坤张建光唐伯平管卫兵成永旭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交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