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恭
- 作品数:20 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用CEOF分析近百年中国东部旱涝的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19
- 1995年
- 通过1850~1991年旱涝百分率的CEOF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中国东部旱涝的分布特证、时空变化特点及年际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主要有三种旱涝分布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全国大范围旱或涝,空间位相近似相同,且有10.7年和3.1年周期性变化,振幅强度在1923~1924年间曾发生过增强突变。第二种类型为南北旱涝趋势相反的分布,空间位相自北向南变化显著,且有4.3年周期性变化,振幅强度在1884~1885年间曾有一次减弱突变。第三种类型呈江淮流域与华北和华南旱涝趋势相反的分布,空间位相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中间或相反方向移动,并有3.4年周期性变化,振幅强度在1911~1912年有过增强突变。
- 魏凤英张先恭李晓东
- 关键词:旱涝年际变化
- 埃尔尼诺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被引量:11
- 1994年
- 根据近500余年的埃尔尼诺和旱涝资料,按埃尔尼诺的强弱、爆发时间和形成过程,研究了埃尔尼诺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不同类型埃尔尼诺现象所对应的降水分布有显著差异。东部型当年,雨带在黄河下游至淮河下游;西部型当年,雨带则在长江流域。东部型次年,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和华南有两个雨带;西部型次年,雨带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2)东部型,上半年发生的和弱的埃尔尼诺所对应的降水分布基本相同,西部型,下半年发生的和强的埃尔尼诺所对应的降水分布类似;(3)1991年华北、江南干旱和江淮洪涝的形成与埃尔尼涝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 魏凤英张先恭
- 关键词:埃尔尼诺夏季降水
- 近百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7
- 1995年
- 利用经趋势订正的1884—198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年频数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多年变化及其与海面温度、南方涛动指数、太阳黑子数和环流型日数等的统计关系。初步结果表明,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变化具有明显的21年、31年、15年和6年左右的周期和持续期平均为12年左右的阶段变化;近百年来有三次较明显的转折,分别出现在1931、1959和1977年。热带气旋年频数在厄尔尼诺年有冬春季偏少、夏秋季偏多的趋势,但在统计上不够显著。在平流层西风位相时,北半球纬向环流的异常发展及太阳活动的增强有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
- 张光智张先恭魏凤英
- 关键词: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环境变化
- 影响长江流域异常旱涝的因子分析被引量:6
- 1992年
- 用相关矩分析方法,研究了赤道东太平洋海温等因子与长江流域夏季旱涝之间的关系及各因子在旱涝形成中的贡献。结果表明,所选因子的前期异常变化,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异常旱涝年反映出来,且海温、南方涛动指数和西太平洋副高与旱涝的相关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前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南方涛动指数、西太平洋副高及长江区温度在长江流域旱涝形成中贡献较大。
- 魏凤英张先恭
- 关键词:长江流域旱灾涝灾
- 1991年汛期旱涝类型的气候振动被引量:2
- 1993年
- 1991年汛期我国旱涝的分布(江淮多雨、华北及江南少雨)与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图 EOF展开的第三特征向量一致。通过对旱涝第三特征向量时间系数(1991年旱涝型指数)的分析,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具有37年左右的布吕克纳周期,且与南方涛动指数的36.7年周期有关。还发现1991年旱涝型指数与全球温度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1),与北太平洋海面温度场的相关分布则相似于厄尔尼诺时期海面温度距平场的分布,即在赤道东太平洋为正相关,在西风漂流区为负相关。因此1991年的旱涝分布,可能与旱涝型自身长期变化所处的阶段、全球气候的增暖、特别是与1991年处于 ENSO 事件的增强位相等气候背景有关。
- 张先恭魏凤英
- 关键词:旱涝埃尔尼诺事件
- 1980—1991年旱涝分布图被引量:17
- 1993年
- 1981年出版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是根据2100多种地方志并参考了各类史书加工整理出来的。该图集给出了1470—1979年历年汛期5—9月旱涝分布图和全国120个站点510年旱涝等级序列。旱涝分五个等级:即1级为涝,2级为偏涝,3级为正常,4级为偏早,5级为旱。该图集出版以来,许多人根据这份资料。
- 张先恭魏凤英
- 关键词:旱灾涝灾分布图
-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被引量:119
- 1996年
-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南方;夏季风为正常的年份,雨带分布一般在我国中部。分析发现: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当夏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反之夏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弱为主。这些结果将为预测夏季雨带类型提供有益的线索。
- 赵汉光张先恭
- 关键词:季风雨带
- 全球不同区域火山爆发与中国夏季旱涝的关系被引量:6
- 1994年
- 根据近500年来火山活动和中国旱涝资料,研究了中国旱涝型和各主要地区旱涝指数与不同火山区和不同季节火山爆发的统计关系,探讨了1991年江淮洪涝与该年6月火山爆发的可能联系。发现不同区域火山爆发对中国不同地区的旱涝影响不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由统计检验表明,分区研究比不分区研究其信度明显提高。
- 张富国张先恭
- 关键词:火山爆发统计关系旱涝夏季
- 一种夏季大范围降水趋势分布的预报方法被引量:6
- 1995年
- 综合考虑了影响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海洋因子和降水年际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大范围降水异常分布的统计预报方法。用1991-1994年的独立资料检验,取得满意效果。
- 魏凤英张先恭
- 关键词:EOF分析统计预报方法
- 中国夏季降水趋势分布的一个客观预报方法被引量:13
- 1998年
- 从空间分布结构、年代际变化趋势、周期变化等方面讨论了中国夏季降水量场的主要特征,以这些特征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物理基础及一定统计信度支持的新颖预报思路,设计了一套全国大范围夏季降水趋势预报方案。对1994~1997年4年的实际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依据这4年的预报方程讨论了这一预报方法的主要物理依据的特点。
- 魏凤英张先恭
- 关键词:客观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