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泉
- 作品数:142 被引量:569H指数:13
-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人工磁铁矿与天然磁铁矿成球机理研究
- 氧化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磁化焙烧—磁选产生的人工磁铁矿与天然磁铁矿相比,其表面粗糙度大、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强,天然磁铁矿的Zeta电位绝对值大于人工磁铁矿,电负性较大.人工磁铁精矿生球强度大,但生球热稳定性差;...
- 张汉泉路漫漫付金涛刘承鑫汪凤玲
- 关键词:表面性质氧化动力学干燥动力学
- 一种利用湿法粗磷酸及萃余酸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湿法粗磷酸及萃余酸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该方法是将铁源与湿法粗磷酸或湿法粗磷酸与萃余酸混酸混合浸出,得到含金属杂质的磷酸二氢亚铁和磷酸亚铁浸出液I和浸出渣;所述浸出液I进行pH调控以磷酸铝形式沉淀除...
- 路漫漫张汉泉刘明霞余洪
- 基于“选矿测试技术及自动化”的交叉学科教学改革探讨
- 2013年
- 针对"选矿测试技术及自动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实行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手段对交叉学科型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 张翼何东升秦芳张汉泉李冬莲
- 关键词:自动化教学改革
- 拜耳法赤泥磁化焙烧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
- 概述了高铁低硅拜尔法赤泥的来源及综合利用现状,介绍了赤泥磁化还原-磁选方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赤泥磁化焙烧还原动力学与矿相重构规律。重点介绍了武汉工程大学开发的赤泥多级动态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技术。该技术能得到用于...
- 毛润张鹏飞胡超杰张汉泉
- 关键词:拜耳法赤泥磁化焙烧综合利用
- 中国磷矿开发利用现状被引量:32
- 2020年
- 磷矿石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在磷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本文从我国磷矿资源分布、矿石特点、磷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中遇到的问题、磷矿产业格局等进行了综述。我国磷矿石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但"丰而不富"且分布不均。随着易采选矿石储量的减少,低品位磷矿石资源的开发、磷产品单一等因素制约了磷矿产业的发展。提出进行供给侧改革,采用智能采矿等新技术、浮选新药剂,加快利用磷尾矿、磷石膏等固废的措施,实现磷矿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张汉泉周峰许鑫肖林波金艳锋余洪
- 关键词:磷矿
- 一种微细粒辉钼矿组合捕收剂及其应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乳化煤油,所述乳化煤油包括乳化剂和煤油,所述乳化剂选自C10‑16醇烷氧基化物和/或聚乙二醇600单油酸酯。乳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煤油的10%~35%;当乳化剂为C10‑16醇烷氧基化物和聚乙二醇600单油酸酯时...
- 杨丙桥李思怡闫雨荻许洋张逸凡邵辉贾菲菲张汉泉
- 冷却方式对焙烧鲕状赤铁矿磨矿性能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鲕状赤铁矿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磨矿成本高,属于典型难选铁矿石。磁化焙烧-磁选工艺是分选此类难选铁矿石的有效方法,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对磁化焙烧矿的磨矿性能产生的影响.鲕状赤铁矿进行磁化焙烧后分别隔绝空气密闭冷却、水淬及空气中自然冷却,进行粒度筛析和磨矿试验.发现焙烧后矿石粒径变粗,从原矿的平均粒径为0.069 9mm至密闭冷却、水冷和自然冷却焙烧矿的0.088 2mm、0.084 3mm、0.087 0mm.相同磨矿条件下,原矿、密闭冷却焙烧矿、水冷焙烧矿和自然冷却焙烧矿-0.045mm含量分别为84.89%、83.89%、76.51%、77.14%.表明磁化焙烧使鲕状赤铁矿变得更为难磨,密闭冷却时磨矿效果最佳,自然冷却次之,水冷最差.
- 张汉泉付金涛路漫漫李雪强詹忠杰
- 关键词: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磨矿冷却方式
- 一种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的应用及微细粒辉钼矿的浮选方法
-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的应用及微细粒辉钼矿的浮选方法。该浮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微细粒辉钼矿加水搅拌成矿浆,再调整矿浆pH;2)向步骤1)所得的矿浆中加入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和起...
- 杨丙桥吴洁冯金蝉何东升张汉泉贾菲菲宋少先
- 钙基碱性球团预热焙烧特性及冶金性能研究
- 2025年
- 针对鄂州球团外购精铁,为了进一步优化球团的特性,分别采用石灰石、活性灰作为熔剂,探究了熔剂种类和添加量对球团预热球、成品球强度的影响规律及不同碱度球团冶金性能和成矿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钙质熔剂后,球团预热强度呈下降的趋势,成品球强度随熔剂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0.6~0.8碱度范围内达到最大,碱度超过0.8后,成品球强度降低较快。随着成品球碱度的提升,成品球中Fe_(2)O_(3)特征峰峰强减弱,SiO_(2)峰消失,这一现象表明有Si、Ca和部分Fe元素进入液相,形成硅酸盐液相。适量的液相有助于Fe^(3+)的迁移,促进Fe_(2)O_(3)的结晶长大。
- 梁斌张汉泉余洪路漫漫
- 关键词:抗压强度冶金性能成矿机制
- 某铜矿石可选性试验被引量:1
- 2012年
- 某铜矿石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脉石矿物中主要是斜长石,分选过程中要求同时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根据矿石性质,通过浮选条件试验和流程试验,结果如下:采用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流程,当磨矿细度为75%-0.076mm左右时,可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5.31%、含金6.7g/t,铜、金回收率分别为87.50%、84.52%。试验中未获得合格的硫精矿;采用一粗一扫二精选别流程,可获得单一的铜精矿。其铜品位与回收率分别为19.13%与88.13%,铜精矿含金5.33g/t,金的回收率为89.55%。方案Ⅰ铜精矿指标较好,方案Ⅱ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
- 张汉泉
- 关键词:黄铜矿浮选流程硫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