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竺
- 作品数:15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牙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种植早期成功率。方法以种植体修复前松动脱落或被取出为种植失败的标准,收集并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口腔种植的57例早期失败的病例资料,对导致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失败种植体共63枚。种植手术后第1个月是最危险时间段。失败原因分析:黏膜源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36枚、牙源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12枚、单纯感染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6枚、无菌性种植体周围炎所致6枚、其他原因3枚。结论致口腔种植早期失败的原因复杂,其中术后伤口黏膜感染为最主要因素。
- 徐鹏李晓东裴仲秋杨小竺黄元丁白石黄弘谭迎赟王黎
- 关键词:牙种植
- 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疗效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23例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以23例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为对照,术后1周及1、3、6个月检查种植体稳定性、上颌窦和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未见种植体松动、脱落或上颌窦炎症发生,各时期X线片检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完成上部义齿修复。经不同时间随访,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同上颌后牙常规牙种植体植入术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扩大牙种植体植入术适应证。
- 李晓东裴仲秋杨小竺
- 关键词:上颌窦牙种植体
- 几丁糖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几丁糖作为BMP载体,与羟基磷灰石构建CH/HA/BMP复合物,探讨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以及作为BMP载体的可行性。为此类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
1.利用...
- 杨小竺
- 关键词:几丁糖羟基磷灰石骨形成蛋白骨缺损
- 文献传递
- 几丁糖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通过使用几丁糖作为骨形态蛋白(BMP)载体,与羟基磷灰石构建复合物,探讨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以及作为BMP载体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几丁糖/羟基磷灰石、几丁糖/羟基磷灰石/BMP复合材料。建立兔颅顶骨临界骨缺损模型,以几丁糖/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空白为对照,使用几丁糖/羟基磷灰石/BMP复合材料修复顶骨缺损。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观察2、4、6、8周后骨缺损修复情况,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几丁糖与羟基磷灰石复合BMP具有早期快速释放BMP的能力及较好的操作性、成形性、生物相容性,对机体微环境影响小,表面矿化效果好,能促进骨缺损修复。结论:几丁糖、多孔羟基磷灰石、BMP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能力,可作为骨替代材料及BMP的缓释载体,是一种有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 杨小竺王琳宫苹何志秀杨明仲
- 关键词:骨生成壳多糖羟基磷灰石骨形成蛋白
- 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在下颌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3
- 2011年
- 目的比较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法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双侧阻生齿拔除患者104名,在同一患者双侧下颌分别行必兰浸润麻醉或2%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并行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比较2组的麻醉显效率、麻醉显效时间、术中疼痛程度和术前后收缩压差及无痛持续时间,按配对样本t检验法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麻醉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4)。实验组软组织麻醉显效时间和牙槽突、牙髓麻醉显效时间分别为(1.04±0.21)、(2.44±2.60)min,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02,P=0.032)。主观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41)。术前后收缩压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8)。实验组无痛持续时间为(103.6±35.5)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必兰浸润麻醉法操作简单,显效时间快且效果可靠,是一种可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齿微创拔牙术中替代2%利多卡因阻滞的改良麻醉方法。
- 黄元丁夏辉李晓东杨小竺裴仲秋夏熹
- 关键词:浸润麻醉下颌阻生齿
- 种植体上部基台螺丝折断后无损取出2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裴仲秋李晓东杨小竺白石伍永强
- 几丁糖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杨小竺宫苹
- 关键词:几丁糖骨缺损羟基磷灰石复合物
- 文献传递
- 翻瓣与不翻瓣种植二期手术牙龈美学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翻瓣、不翻瓣两种种植二期软组织手术成形方法对种植义齿修复前牙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及美学意义。方法:观察46例患者单颗种植义齿周围的牙龈美观状况及软组织健康情况,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2组共46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不翻瓣组有87%的患者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IS)达到了Ⅱ至Ⅲ级和改良红色美学指数(Defined pink esthetic score,DPES)为高度小于2mm以内;患者牙周组织基本健康对种植义齿的美学效果总体满意。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前提下,采用软组织扩增的不翻瓣种植二期手术可以获得更理想的修复效果。
- 杨小竺王琳李晓东裴仲秋白石
- 关键词:美学效果牙乳头
- 口腔黏膜病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评价口腔黏膜病问卷(COMDQ)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COMDQ进行初译、回译、质量评价、文化调适和预评估,形成COMDQ中文版。该量表包括26个条目,涉及4个维度:疼痛和功能限制、药物治疗相关、社交及情感功能、对患者的支持。进而将其应用于口腔黏膜病患者,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0份。量表总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4,Guttman分半信度系数为0.809,表格之间相关性r为0.697。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67.62%,显示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结论 COMDQ中文版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国内口腔黏膜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 王琳杨小竺陈方淳
- 关键词:信度
- 下颌正中管的锥形束CT成像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对下颌正中管(MIC)的三维位置、走向及毗邻关系进行测量,为确保颏孔前区域牙种植手术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80例患者的双侧下颌骨CBCT影像,对MIC的直径和毗邻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包括MIC至下颌下缘、下颌牙根尖、下颌骨颊侧壁和舌侧壁,以及双侧颏孔连线平面的垂直距离。结果 80例患者中,63例(占78.75%)的CBCT影像上可以观测到MIC影像,其管径大小为(1.21±0.29)mm。在垂直方向上,MIC距下颌下缘和下颌牙根尖的距离分别为(7.82±1.86)、(7.24±2.82)mm;在颊舌方向上,MIC距下颌骨颊侧壁和舌侧壁的距离分别为(3.80±1.37)、(4.45±1.34)mm;MIC距双侧颏孔连线平面的垂直距离为(5.62±2.21)mm。结论 CBCT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可以清晰显示MIC在下颌骨中的三维空间位置、走向及毗邻关系;利用CBCT对MIC的位置和走行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 黄弘刘鹏李晓东裴仲秋杨小竺白石黄元丁
- 关键词:锥形束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