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菲

作品数:23 被引量:24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新元古代
  • 6篇页岩
  • 6篇页岩气
  • 6篇元古代
  • 6篇南华系
  • 5篇地层
  • 5篇盆地
  • 5篇锆石
  • 5篇冰期
  • 4篇同位素
  • 4篇年代学
  • 4篇龙马溪组
  • 3篇地层学
  • 3篇沉积学
  • 2篇底界
  • 2篇地质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定年
  • 2篇岩石
  • 2篇扬子陆块

机构

  • 15篇中国地质调查...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7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四川省科源工...

作者

  • 23篇杨菲
  • 20篇汪正江
  • 17篇邓奇
  • 13篇杜秋定
  • 9篇王剑
  • 7篇伍皓
  • 6篇熊国庆
  • 6篇江新胜
  • 5篇崔晓庄
  • 5篇杨平
  • 5篇刘家洪
  • 4篇熊小辉
  • 4篇马龙
  • 3篇何江林
  • 3篇周小琳
  • 2篇门玉澎
  • 2篇闫剑飞
  • 2篇许效松
  • 2篇余谦
  • 2篇刘伟

传媒

  • 6篇沉积与特提斯...
  • 5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规律与选区——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被引量:8
2022年
为进一步明确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有效指导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页岩气选区评价,以雪峰西南缘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例,结合最新勘探资料和前期认识,通过沉积相、演化历史和保存条件等综合研究,探讨了该区页岩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下段页岩沉积于深水陆棚相,在热液活动参与下,发育高丰度、I型、富热成因硅的优质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具有页岩气富集的基础;(2)热演化程度虽处于过成熟阶段,但有机质尚未碳化,生烃演化与储层演化相匹配,具备页岩气富集的前提;(3)燕山期以来的构造改造作用是否破坏了早期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富集的关键。基于上述富集规律认识,建立了雪峰西南缘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并指出在岑巩—施秉—黄平—麻江—都匀—独山一带,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优质页岩厚度大(50~140m)、有机碳含量高(TOC≥2.0%)、热演化适度(R_(O)平均2.63%)、埋深适中(1500~4000m)、构造相对稳定,是雪峰古隆起边缘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带。
马龙徐学金闫剑飞闫剑飞门玉澎曹竣锋熊国庆门玉澎邓奇杨菲
关键词:页岩气牛蹄塘组
华南西部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性质及其动力学分析——来自桂北丹洲群的沉积学制约被引量:19
2012年
在桂北,新元古代丹洲群出露在九万大山至越城岭一带,为一套角度不整合在中——新元古界四堡群变质岩系之上,整合于南华冰期沉积之下的浅变质/未变质沉积岩夹火山岩组合。本文通过对罗城黄金丹洲群剖面的沉积相及沉积序列研究表明:白竹组至合桐组为冲洪积相(移地滨岸相)、三角洲相、浅海陆棚相、碳酸盐缓坡(台地)、深水陆棚相(或欠补偿盆地相)等沉积组合,拱洞组为深水浊积岩、浅海陆棚相沉积组合,晚期为滨浅海相或三角洲相组合。综合剖面沉积相、沉积层序以及其中多幕式的火山—岩浆活动等沉积记录分析,作者认为与新元古代新生沉积盆地开启相伴的双模式的、同期的、一系列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沉积盆地早期的海侵上超和饥饿沉积,晚期差异沉降和快速充填,以及与盆地演化阶段相伴的幕式火山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事实与弧陆碰撞模式是相矛盾的,丹洲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应为裂谷盆地充填序列,其盆地演化的阶段性可能是地幔柱幕式活动的沉积响应。
杨菲汪正江王剑杜秋定邓奇伍浩周小琳
关键词:裂谷盆地地幔柱活动
湘黔桂邻区板溪期与南华冰期之间的沉积转换及其地层学涵义被引量:11
2013年
前人一直认为湘黔桂邻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下江群、丹洲群与南华冰期的沉积序列是连续或部分连续的,没有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界面。本次调查的锦屏隆里剖面、黎平肇兴剖面、从江黎家坡剖面、三江泗里口剖面、罗城黄金友洞剖面等均显示,板溪期与南华冰期的沉积转换非常明显,主要表现是界面上下的地层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和沉积相类型等迥然不同。其区域表现是:板溪沉积晚期为海退进积序列,从陆块内部到陆块边缘,地层缺失逐渐减少;江口冰期沉积从陆块边缘到陆块内部,显示出明显的渐次海侵上超特征,越靠近边缘早期沉积序列越完整。我们认为这就是前人提出的"雪峰运动"的沉积表现。因此,在扬子东南缘的湘黔桂邻区一带南华系地层序列是相对完整或近似完整的,应是层型剖面和点(GSSP)选择的最有利地区。目前首要问题是要进一步明晰"南华系"含义,而深入研究和探讨南华大冰期沉积前之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的构造属性及其与冰期沉积的转换过程则是建立"南华系"的必要前提。
汪正江江新胜杜秋定邓奇杨菲伍皓周小琳
关键词:南华系
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29
2019年
为深化认识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参数特征及其资源潜力,通过地球化学、矿物组分、物性、扫描电镜、比表面-孔径和等温吸附等研究,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富有机质泥页岩(TOC>1%)厚度一般为54~162 m,优质段(TOC>2%)厚度26~70 m,有机碳平均2.99%~3.78%,硅质含量27.96%~37.0%,长石2.87%~4.85%,碳酸盐岩44.2%~54.2%,黏土9.9%~27.80%,具有低硅质、高钙质及普遍含黄铁矿等特点。埋藏环境下页岩孔隙度明显与含气性呈正相关关系,含气性越好,孔隙度越高。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和黄铁矿晶间孔。孔隙演化可以划分为埋藏阶段有机质孔的形成、气藏破坏阶段有机质孔隙的破坏和表生岩溶3个阶段。Ro为2.38%~3.37%,古地温梯度32.57~37.55℃/km,大地热流值为84.32~97.21mW/m2,受晚海西期岩浆活动影响,热演化程度、古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较高相对较高,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有利、页岩厚度大,各项参数良好,该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影响因素为有利岩相组合、较好的保存条件和相对适中的热演化程度(Ro<3.0%)。该区页岩气勘探应由“正向构造”向“稳定向斜”进行拓展,其中木杆、高桥、永盛、大谷堆等4个稳定向斜区是下一步页岩气勘探与突破的最有利区。
杨平汪正江余谦刘伟刘家洪熊国庆何江林杨菲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潜力
南华冰期的底界讨论:来自沉积学与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被引量:46
2013年
目前国内对于我国新元古代南华系划分的分歧很大,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的构造属性及其上限年龄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在详细的沉积学调查的基础上,对湘黔桂地区典型丹州群和下江群(与板溪群相当)有关剖面上顶部地层沉凝灰岩开展了锆石年代学研究。沉积学调查表明,板溪期沉积地层与上覆南华冰期沉积地层之间的转换界面清晰,界面上下岩性、结构、构造、沉积相特征迥异,显示板溪群和上覆南华纪冰期沉积期间存在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过程。而板溪晚期沉凝灰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则表明,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上限年龄均趋向于720 Ma,这与Sturtian冰期的启动年龄718 Ma接近。因此,基于沉积盆地演化的阶段性、全球性重要古气候演化的区域可对比性以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将南华冰期启动年龄设定为720 Ma是恰当的,将我国南华系底界置于江口冰期沉积层系之底也是合理的,这为我国南华系底界GSSP的选定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和沉积学约束。
汪正江许效松杜秋定杨菲邓奇伍皓周小琳
关键词:同位素年代学
浙西北建德地区休宁组沉积时限的厘定:来自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被引量:12
2019年
浙西北建德地区休宁组(原称志棠组)是华南新元古代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但其沉积时限和区域对比关系长期存在争论。本文对采自休宁组下部和上部的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两件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分别为785.0±2.8Ma(MSWD=0.85,n=37)和727.5±7.3Ma(MSWD=0.64,n=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休宁组沉积时限为~800Ma至~728Ma;野外沉积学研究表明,休宁组沉积构造发育,主体属于正常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和滨浅海(湖)沉积,非南华冰期地层;区域上,休宁组与板溪群及其相当地层的中上部、莲沱组、苏雄组/开建桥组、澄江组沉积时限基本相当,与下冰期(Sturtian冰期)长安组不存在对比关系,应明确为华南"四堡造山运动"不整合面之上、南华冰期之下的一套裂谷充填序列。
邓奇汪正江汪正江杨菲崔晓庄王剑周效华任光明周效华
关键词:浙西北凝灰岩锆石U-PB定年新元古代
云南大关地区(云大页1井)龙马溪组获页岩气调查重大发现被引量:6
2019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云南大关地区构造上属于上扬子滇东北冲断褶皱带,前期在该区开展的大量野外地质调查显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层系具有优质的生烃物质基础,辅以适量二维地震测线,基本探明了区域构造样式及页岩气富集保存的有利区带。云大页1井是在前期两口调查井(云大地3井和新地2井)基础上,实施的大关—永善地区第一口页岩气参数井,构造上位于木杆向斜西翼近核部(图1),目的是查明区内富有机质页岩的地层层序、厚度、埋深及保存条件;获取五峰组—龙马溪组岩心和页岩气评价参数,查明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物性和含气性特征,确定有利含气页岩层段;实现新区页岩气调查新突破,为评价滇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提供依据。
熊小辉刘家洪刘家洪汪正江邓奇杨平汪正江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地震测线地层层序
桂北及邻区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演化研究
本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沉积学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诸多学科,对桂北及其邻区新元古代中期沉积盆地进行沉积序列、沉积相组合、沉积岩相古地理、层序地层、事件地层(火山活动...
杨菲
关键词:古地理学沉积盆地
黔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顶底板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顶底板条件是评价区域页岩气保存条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对黔南地区地表剖面和钻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将该区域牛蹄塘组底板按岩性分为溶孔白云岩区、硅质岩-白云岩混合区和硅质岩区三个岩性组合类型区。硅质岩区具有超低孔、超低渗、高突破压力的特征,对页岩气的封存效果好,底板条件好;硅质岩-白云岩混合区由于白云岩具有溶蚀孔洞且低突破压力的特征,对上部页岩气封堵效果较差,底板条件较差;溶孔白云岩之上存在的暴露不整合面是页岩气散失重要通道,底板条件差。顶板按岩性分为泥岩区和灰岩区,其中泥岩区具有低孔、低渗、高突破压力的特征,顶板条件好,灰岩区次之。以底板为主控因素,综合顶板条件,综合研究结果认为岑巩-三都以东地区顶底板条件好,瓮安-福泉以西顶底板条件较差。黔南地区经历多期次构造运动,泥岩、硅质岩、灰岩在构造抬升改造后易产生裂缝,使得其对页岩气封盖能力变差,提出瓮安-福泉以东构造稳定区是牛蹄塘组页岩气顶底板条件较有利区。
门玉澎闫剑飞闫剑飞熊国庆马龙熊国庆康建威
关键词:页岩气顶底板硅质岩
扬子陆块新元古代首次冰期前的区域沉降及其沉积响应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赣北及邻区休宁组(莲沱组)与湖北宜昌、通山地区的莲沱组是华南新元古代中期的重要地层单元,但对其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在详细的沉积学调查和区域对比研究基础上,对采自通山石门塘剖面莲沱组底部含砾砂岩、上部的沉凝灰岩和上饶华坛甘岭剖面的上墅组顶部英安岩、休宁组中部沉凝灰岩分别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通山莲沱组最大沉积年龄为784.0±11.0 Ma,莲沱组中上部沉积年龄约为727.3±6.7 Ma;获得华坛甘岭剖面上墅组顶部英安岩形成年龄为779.0±6.6 Ma、休宁组中部沉积年龄为733.6±5.9 Ma,因此,赣北及邻区的莲沱组或休宁组沉积时限与宜昌地区基本一致。沉积学调查显示,华坛甘岭休宁组沉积构造不发育,主体为冲积扇—滨浅海至深水陆棚相沉积;通山莲沱组沉积构造发育,斜层理、交错层理、沙纹层理及波痕等牵引流沉积构造发育,为河流—三角洲沉积序列。研究认为,在扬子陆块内,浙皖赣邻区的莲沱组(休宁组)与宜昌莲沱组、滇中澄江组及湘黔桂地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地层的上部沉积时限(780~720 Ma)大体相当,为南华冰期开启前在区域热沉降背景下,南华裂谷系的第一套呈区域性展布的裂谷盖沉积。
王田汪正江肖渊甫肖渊甫杨菲
关键词:板溪系莲沱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