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文胜

作品数:55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天文地球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悬浮物
  • 8篇风暴潮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6篇重物
  • 6篇粒径
  • 6篇城市
  • 5篇气候
  • 5篇夏季
  • 4篇悬浮物浓度
  • 4篇营养盐
  • 4篇水下
  • 4篇水下航行
  • 4篇气候变化
  • 4篇粒径分布
  • 4篇黄河
  • 4篇航行
  • 4篇航行设备
  • 3篇排水
  • 3篇环境容量

机构

  • 5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长治学院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爱媛大学
  • 1篇日本爱媛大学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威海市气象局
  • 1篇山东省环境保...

作者

  • 55篇江文胜
  • 11篇毛新燕
  • 7篇于格
  • 6篇孙伟成
  • 6篇宋大雷
  • 3篇高会旺
  • 3篇李凤岐
  • 3篇赵亮
  • 2篇吴德星
  • 2篇杨波
  • 2篇郭良波
  • 2篇魏皓
  • 2篇王修林
  • 2篇王勇智
  • 2篇郭新宇
  • 2篇王宁
  • 2篇原野
  • 2篇徐鹏
  • 1篇石金辉
  • 1篇鲍献文

传媒

  • 16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海洋学报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工程数学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陕西水利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2011年海...
  • 1篇第四届大学地...

年份

  • 4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黄、东海悬浮物质量浓度冬、夏季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0
2007年
采用HAMSOM三维正压水动力模型结合粒子追踪的悬浮颗粒物输运模型模拟了渤、黄、东海悬浮物质量浓度冬、夏季变化。模拟结果显示,潮流和底质对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分布有决定性的作用,沉积物再悬浮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影响大,冬季尤为显著。莱州湾中西部和渤海湾南部悬浮物终年维持高质量浓度,古黄河口冬季再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高于其它季节的。长江口附近悬浮物终年维持高质量浓度,夏季长江口东北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高于冬季的,浙江沿岸冬季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高于夏季的。
王勇智江文胜
关键词:数值模拟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暴潮增水对海岸带城市排水的影响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2024年
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以0509台风风暴潮增水水位数据为基础,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考虑地形地势特性中易涝因子,并结合水文分析提取入海排水口的空间分布,对青岛市沿海岸排水受风暴潮影响的区域进行预测,并进一步结合青岛市沿海岸,系统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增水对青岛市沿海岸排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风暴潮增水直接侵袭至陆地内侧区域,青岛大江口湾岸段、浮山湾岸段、汇泉湾岸段、青岛湾岸段、胶州湾东南侧岸段海泊河沿岸等区域在各类情景下排水受风暴潮增水影响较大。
王尚于格江文胜江文胜贾渃淇张文袖
关键词:排水神经网络气候变化
垂向一维悬浮物浓度模式被引量:1
2004年
在只考虑悬浮物的垂向输运过程和海底处的沉降与再悬浮过程的前提下,建立了一个一维的垂向粒子追踪模式,并用该模式模拟了2000年黄河口海域的一组资料,得到了与实测较为符合的结果。同时,对该模式中涉及的参数值进行了调整,进而据此探讨了参数值的变化对垂向悬浮物输运的影响规律,故该模式可为三维悬浮物输运模式中参数值的选取提供依据。
张志欣江文胜于非冯艳春
一种定高构件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高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倾斜开关组,一个或多个重物,和柔性缆线,所述倾斜开关组和重物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缆线上。
宋大雷孙伟成麻怡凯生小萱毛新燕江文胜侯人瑜翟浩宇
渤海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研究
采用POM模式,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SST)数据并考 M2分潮作用,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渤海环流的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风应力和热盐结构的季...
林霄沛吴德星鲍献文江文胜
莱州湾口弱层结水体中沉积物再悬浮特征及其水平、沉降通量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近海悬浮物在海水中的运移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由于径流输入导致的水体层化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研究层结水体中沉积物受潮流、波浪影响的再悬浮特征有重要意义。2005年5月15日在黄河口西侧18海里处的莱州湾口设立了一个周日连续观测站,试图揭示弱层结水体中悬浮物的再悬浮特征及其水平、沉降通量。利用ADCP回声强度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悬浮物时空分布,在详细分析潮流、波浪以及密度层结变化的基础上,指出以上诸因素是影响沉积物再悬浮的主要机制。潮流和波浪联合作用于底床使沉积物起动进入水体,而层结强度与位置的变化则是起动的沉积物能否有效再悬浮(进入水体中、上层)的调控机制。在波浪和层结的影响下,涨潮时更多沉积物再悬浮进入水体,使得一个半日潮周期内出现指向湾内的悬浮物水平净通量。由于密度层结抑制水体湍流扩散强度,阻碍层结界面处物质交换,导致悬浮物浓度垂向梯度增大,进而增大悬浮物沉降通量。
原野江文胜高会旺郭新宇
关键词:沉积物再悬浮沉降通量
台风对杭州湾水交换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ADCIRC(Advanced Circulation Model for Shelves,Coasts,and Estuaries)模式建立了杭州湾台风风暴潮流二维数值模型,结合粒子追踪模型,分别研究了天文潮和台风过程作用下杭州湾的水交换情况,定量分析了台风对杭州湾水交换的影响;统计7场典型路径的台风,结果表明:台风影响比较剧烈时,与天文潮的单独作用相比,湾内、外参与交换的水体范围分别可增加约1.6倍和7倍,湾内流出的水体影响范围可以增加31%;湾内水交换速度可提高1.7倍。研究还发现不同路径的台风对杭州湾内外水体交换的影响有所不同。
许灵静杨波江文胜
关键词:水交换台风数值模拟
随流定高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属于水下航行设备领域,公开一种水下航行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水下航行设备的水下定高构件中的第一倾斜开关组中倾斜开关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连接状态,控制所述水下航行设备上浮或下潜,其中,所述的水下定高构件包括,...
江文胜生小萱毛新燕宋大雷侯人瑜孙伟成
半正定线性系统广义非定常多分裂二阶段迭代方法的收敛性
2022年
为了高效求解正定或半正定的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在第一阶段采用经典矩阵分裂的基础上,广义非定常多分裂二阶段迭代方法的第二阶段分裂融合了多分裂和矩阵预处理技术,对非定常多分裂二阶段迭代方法进行了推广。为了研究收敛性,将该迭代方法的算法形式和逻辑语言表达形式改写为紧凑的迭代格式。由此得到,广义非定常多分裂二阶段迭代算法在一个充分条件下收敛。最后,具有五对角系数矩阵的大型稀疏线性系统的数值算例验证了广义非定常多分裂二阶段迭代算法的普适性,并且从迭代次数和CPU时间上体现了算法的高效性。
崔艳星王川龙江文胜
关键词:多分裂
一种近海底层拉格朗日余环流观测系统
一种近海底层拉格朗日余环流观测系统,包括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监控处理系统、随流移动监测终端,随流移动监测终端包括十字帆、水密控制仓、水密天线盒,水密天线盒内部有GPRS移动通信天线、GPS/北斗定位天线及海事卫星通讯天线,...
江文胜生小萱毛新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