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一坤

作品数:40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儿科
  • 10篇教学
  • 8篇儿童
  • 5篇胎龄
  • 5篇小于胎龄
  • 5篇小于胎龄儿
  • 5篇脊柱
  • 5篇见习
  • 5篇儿科学
  • 4篇强直
  • 4篇强直性
  • 4篇强直性脊柱炎
  • 4篇小儿
  • 4篇临床见习
  • 4篇脊柱炎
  • 3篇羊水
  • 3篇羊水过少
  • 3篇幼年
  • 3篇肾病
  • 3篇细胞

机构

  • 32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药学院附...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东省皮肤性...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牟一坤
  • 7篇肖作源
  • 5篇何举纲
  • 5篇唐新意
  • 5篇陈虹
  • 4篇曾淑珍
  • 4篇陈裕明
  • 4篇古洁若
  • 4篇张萍萍
  • 4篇陈惠芹
  • 4篇黄春花
  • 3篇蔡耘
  • 3篇方爱姿
  • 3篇纪经智
  • 3篇朱顺叶
  • 3篇邹小兵
  • 3篇王清文
  • 2篇汤美安
  • 2篇张雪华
  • 2篇唐春

传媒

  • 5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新医学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迎评为契机 规范儿科教学档案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2009年
现阐述临床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规范儿科教学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的电脑化处理及体现儿科特色和教学优势,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唐宗玲蔡耘朱顺叶伦丽仙彭碧秀牟一坤陈虹
关键词:教育档案儿科学
少年型肾单位肾痨13例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少年型肾单位肾痨(NPHP)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广东省6家医院临床拟诊或病理确诊来自25个家系的27例少年型NPHP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标本.所有患儿均行NPHP1基因纯合片段缺失检测,无片段缺失且无眼部受累患儿进一步行NPHP1基因外显子测序;合并眼部受累者先行NPHP5基因外显子测序,无突变者再依次行NPHP10基因和NPHP1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 27例患儿中通过病理和(或)基因检测确诊13例,男4例,女9例.起病年龄8.5(0.1 ~12.8)岁.7例尿常规无异常,6例有少至中量蛋白尿,无持续血尿患儿.就诊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12.7±10.7)ml/(min·1.73 m2).影像学检查:5例患儿见单发或多发肾囊肿,8例未见囊肿;双肾体积缩小9例,正常4例.5例肾活检患儿肾皮髓质交界处见肾小管囊肿形成及小管基底膜增厚分层.2例患儿合并眼部损害,1例有肝功能损害.7例(25.9%)患儿检测到NPHP1基因突变,其中3例为大片段纯合缺失(del2、804/6、del-10,del2、804/6、del-10、del-5、del-9及804/6、del-10、del-5);点突变4例,均为新突变,预测均可导致NPHP1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1例双重杂合突变[c.13 C >T (p.Arg5Term)及c.1520 +5 G>A];3例为纯合突变,其中2例来自同一家系[c.1756 C >T(p.Arg586Term)],另1例检测到c.1298delA(p.Lys433fs).1个家系检测到NPHP5基因突变,该家系有2例合并先天性视网膜病患儿.结论 少年NPHP起病隐匿,尿液改变轻微或无改变,肾脏大小正常或缩小,肾囊肿仅见于部分患儿.7例患儿检测到NPHP1基因突变.
孙良忠林宏容岳智慧王海燕蒋小云童华娟李敏王伟光牟一坤杨方刘婷陈华木
关键词:肾病囊肿
妊高征与小于胎龄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妊高征与小于胎龄儿(SGA)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4年10月在本院出生的单胎活产SGA病例共834例(男443例,女391例)作为病例组。以胎儿性别及出生孕周进行频数匹配,按1: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出生体重在10%~90%分位的适于胎龄儿2502例(男1329例,女1173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母亲孕期患妊高征的比例。结果:①病例组母亲患轻度、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比例分别是对照组的2.52(95%CI,1.35—4.69)、4.21(2.03—8.70)和5.15(3.10—8.54)倍;②分层分析表明,男性及女性病例组母亲妊高征的患病比例分别是对照组的4.45(2.72—7.27)和3.51(2.14—5.75)倍,男性及女性病例组母亲妊高征的患病优势比无显著差异,早产和足月病例组母亲患妊高征的比例分别为对照组的9.96(4.50—22.02)和3.21(2.15—4.78)倍,早产病例组母亲妊高征的患病优势比显著高于足月病例组;③校正性别、足月与否及母亲年龄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类似。结论:妊高征可显著增加SGA发病的危险性。
唐新意肖作源牟一坤张雪华陈裕明张建平
关键词:妊高征小于胎龄儿早产儿
临床教学中进行发育行为儿科学教学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临床见习中开展发育行为儿科学(DBP)教学的方式及其可行性。方法医学系本科见习生230名,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前者除按儿科教学大纲见习,还在儿童发育行为门诊见习4学时,以义工的身份在儿童发育行为训练室协助进行感觉统合训练4学时。比较两组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间儿科转科成绩无差异,显示增加教学内容未影响成绩;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DBP教学持肯定态度,在相关知识及自身综合素质上均有提高。结论进行DBP教学是必要的,本研究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可行性。
牟一坤唐春邹小兵鄢月华
关键词:临床教学发育行为儿科学医学生
儿童眩晕和头晕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单中心18年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眩晕和头晕的病因及慢性眩晕和头晕的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眩晕中心2006年1月至2024年6月儿童眩晕和头晕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其中慢性眩晕和头晕患儿的病因、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纳入眩晕和头晕患儿208例,中位发病年龄9.8岁(14个月~18岁),女115例、男93例,其中慢性眩晕和头晕34例(16.3%),中位发病年龄为12.0(7.0~17.0)岁。34例慢性眩晕和头晕患儿按病因分类,其中精神心理性眩晕20例(58.9%),包括7例留守儿童,5例来自城市单亲家庭,3例来自父母离异后重组家庭,5例来自正常家庭,初始有前庭外周疾病;体位性低血压5例;特发性颅内高压3例;脑炎恢复期2例;创伤性应急障碍2例;其他2例。34例慢性眩晕和头晕患儿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后,预后均良好。结论儿童慢性眩晕和头晕病因及预后与成人有较大区别,病因以精神心理性眩晕为主,预后良好。对于儿童眩晕和头晕的诊疗,多学科共同诊疗的模式至关重要。
曾祥丽郑俩荣戴永强尹根蒂黄绮玲牟一坤秦峰张姝琪李凌伟黎志成
关键词:精神心理因素儿童
小儿丙型肝炎与血制品应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小儿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及与血制品使用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近 1 0年来 52例 1 4岁以下丙肝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2例患儿平均年龄 (8.8± 3 .8)岁 ;入院时平均病程 3月 ;以 1 995年发病最多 ,占 2 5 % ;慢性丙肝占 67.3 %。 52例中有血制品输注史者占 86 .5 % ,输注原因以外科手术最多见 ,占 55 .6 % ,新生儿黄疸、血液病亦为常见原因。结论 宜从提高血制品的质量、严格掌握血制品输注适应症及减少手术用血等方面预防儿童丙肝 。
牟一坤肖作源王清文何举纲
关键词:丙型肝炎血制品儿童HCV
小于胎龄儿产科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产科因素及孕母文化程度与小于胎龄儿(SG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取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在第三医院出生的单胎活产SGA,全部病例共834 例(男443例,女391例)作为病例组。以胎儿性别及出生胎龄进行频数匹配,按1: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性别及胎龄别出生体重在10%~90%分位的适于胎龄儿2502名(男1329名,女1173名)为对照组,比较了病例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及主要产科危险因素的比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GA病例组母亲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羊水过少、有既往异常妊娠史和病毒性肝炎与对照组比较,OR值(95%CI)分别为4.00(2.81~5.71)、2.95 (2.27~3.83)、5 95(3.05~10.64)和0.50(0.30~0.84);SGA母亲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与大专或以上文化程度者比较OR=3.46(95%CI:2.75~4.24)。其他因素与SGA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孕母文化程度低、孕期合并妊高征、羊水过少、不良妊娠史可显著增加SGA发生的危险性。
唐新意肖作源李咏梅朱顺叶牟一坤陈裕明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少文化程度不良妊娠史
幼年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及生物制剂治疗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牟一坤古洁若
关键词:幼年脊柱关节病生物制剂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反应性关节炎风湿性疾病
BOPPPS联合T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在八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见习中引入BOPPPS联合TBL教学模式,探索其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应用A形式(BOPPPS+TBL)和B形式(传统模式)教学,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A形式的教学评价较高,与B形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参与兴趣、分析处理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师生互动4项的评分高于B形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87%的学生选择A+B形式。结论 BOPPPS联合TBL教学模式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儿科临床见习的病例讨论环节,取得较好效果,可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综合应用。
陈凯云张萍萍成三梅黄春花牟一坤
关键词:TBL教学模式儿科临床见习
应用标准化病人技术辅助儿科临床教学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P)与多媒体相结合的组合SP技术辅助儿科临床见习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培训模拟患儿家长的SP,配套以相应病例多媒体,患儿影像用于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及交流能力的培训。方法 实验组以1名SP对3名学生的方式进行病例分析教学,其余内容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成绩,分析问卷。结果 结果示实验组平时,理论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病历成绩无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结果示学生对此教学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SP自我评价认为规范培训及丰富的幼儿知识利于工作。故组合SP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及综合素质,可加强教学薄弱环节,有效辅助儿科临床技能的培训。
牟一坤唐宗玲纪经智陈岩峰陈虹邹小兵汤美安周汉健
关键词:儿科见习临床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