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剑峰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洛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综合征
  • 4篇动脉疾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造影
  • 4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急性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疾病
  • 4篇冠状动脉综合...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心肌
  • 3篇胰岛素样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冠状动脉造影
  • 2篇蛋白
  • 2篇心肌梗死

机构

  • 9篇洛阳市中心医...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0篇陈剑峰
  • 6篇张守彦
  • 6篇党瑜华
  • 5篇冯青俐
  • 3篇田利平
  • 3篇金军
  • 3篇陈魁
  • 3篇余森
  • 3篇薛书峰
  • 2篇谷云飞
  • 2篇常学伟
  • 1篇陈艳
  • 1篇党喻华
  • 1篇尤安民
  • 1篇范彩逢
  • 1篇薛国华

传媒

  • 5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斑块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测
2011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表面出现破损或裂纹,继而血管痉挛,血小板黏附聚集,并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完全或不完全堵塞性血栓的急性血管病变.
陈剑峰余森常学伟党瑜华张守彦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改善冠心病缺血心肌灌注96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采用SPECT心肌显像中的半定量指标评价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缺血的改善.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抗缺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肌放射性缺损面积(MIA)及放射性异常分布积分,并随访临床事件.结果 治疗组MIA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31.3±6.8比34.3±7.2,P<0.05),放射性异常分布积分进一步减低(19.2±7.5比21.0±7.4,P<0.05),同时临床事件减少(P<0.05).结论 标准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可以进一步改善冠心病缺血心肌灌注.
金军谷云飞薛书峰薛国华陈剑峰范彩逢陈艳张守彦尤安民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状动脉疾病核素显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且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研究IGF-1与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14例入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3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6例,冠状动脉照影无狭窄或狭窄小于25%者为对照组31例。用ELISA法测定其外周静脉血清IGF-1水平,分析各组IGF-1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IGF-1水平的关系。结果①UAP组、AMI组血清IGF-1浓度较对照组、SAP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2±9.65)μg/L,(16.56±6.64)μg/L和(34.89±7.09)μg/L,(31.06±8.64)μg/L,P<0.05],SAP组血清IGF-1浓度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6±8.64)μg/L和(34.89±7.09)μg/L,P>0.05],AMI组血清IGF-1浓度较UAP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56±6.64)μg/L和(19.02±9.65)μg/L,P>0.05];②血清IGF-1浓度与其相应的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呈明显负相关(r=-0.659,P<0.05)。结论血清IGF-1浓度可能作为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陈剑峰党瑜华冯青俐田利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冠状动脉造影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选择冠心病(ACS)患者11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或狭窄小于25%者31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胰岛素及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ISI的关系。结果:①UAP组、AMI组ISI较对照组、SAP组明显降低(P<0.05),SAP组较对照组、AMI组较UAP组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SI与其相应的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呈显著负相关(r=-0.472,P<0.05)。提示胰岛素抵抗程度可能作为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陈剑峰党瑜华陈魁冯青俐田利平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指数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试验组一旦确诊STEMI即静脉给予负荷量(10μg/kg)盐酸替罗非班,5min内静脉推注,继而以0.15g·kg^-1·min^-1微量泵持续泵人36h;对照组在导丝通过或球囊预扩张后在5min内静脉推注10μg/kg盐酸替罗非班,继而以0.15/μg·kg^-1·min^-1微量泵持续泵人36h。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得血管(IRA)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血流情况和心肌灌注分级情况,术后30d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术后7d和30d心脏超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并不能改善术后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分级,但可改善心肌灌注分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试验组的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而LVEF则显著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试验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并不能改善造影血流分级,但可改善心肌灌注分级,从而保护心功能,并且是安全的。
陈剑峰薛书峰张守彦谷云飞金军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效性安全性
颈动脉斑块检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58例ACS患者,2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和斑块积分。结果①ACS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与其相应的冠状动脉狭窄积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能作为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陈剑峰余森党瑜华冯青俐张守彦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颈动脉
脑钠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115例入院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8例,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或狭窄〈25%者为对照组28例。测定其外周静脉血脑钠肽(BNP)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各组BNP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Gensim积分和hs—CRP水平与其相应的BNP水平的关系。结果①UAP组、AMI组血浆BNP浓度较对照组、SAP组明显升高[(82.78±14.15)μg/L、(91.87±17.00)μg/L比(41.93±6.34)Dg/L、(45.52±6.65)μ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浆BNP浓度较对照组升高[(45.52±6.65)μg/L比(41.93±6.34)μ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浆BNP浓度较UAP组升高[(91.87±17.00)μg/L比(82.78±14.15)μ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浆BNP浓度与其相应的Gensim积分呈明显正相关(r=0.331,P〈0.05)。③血浆BNP浓度与其相应的hs—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75,P〈0.05)。结论血浆BNP浓度可能作为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陈剑峰余森党瑜华冯青俐张守彦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判断其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5例(所有入选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未再通),根据PCI术前1天血清TNF-α水平分为正常TNF-α组(N组)30例和高TNF-α组(H组)35例,行低剂量的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随访6~12个月,研究TNF-α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前1天、术后28天及180天,高TNF-α者超声指标LVEDD和WMSI均高于正常TNF-α者,而LVEF均低于正常TNF-α者,术前1天TNF-α是术后第180天LVEDD、LVEF和WMSI的危险因素;高TNF-α者随访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TNF-α者.结论 血清TNF-α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陈剑峰常学伟薛书峰金军张守彦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急性心肌梗死经皮介入治疗预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岛素抵抗和冠心病
2005年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与胰岛素抵抗 (IR)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可能作用。方法 :测定了 16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清IGF- 1和胰岛素 (IS)水平与 16例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GF- 1和IS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清IGF- 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 ,I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显著低于正常人。结论 :IGF -1和IR可能参与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陈剑峰陈魁党喻华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抵抗外周静脉血血清IGF-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2007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稳定型心绞痛(SAP)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其中包括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15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11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或狭窄小于25%的31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其外周静脉血清IGF-1水平,并将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IGF-1浓度与其相应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危险积分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①SAP组、UAP组、STEMI组和NSTEMI组血清IGF-1浓度较对照组、SA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06±8.64)μg/L,(19.02±9.65)μg/L,(14.62±7.08)μg/L,(14.48±6.33)μg/L vs(34.89±7.09)μg/L(P<0.05);对照组和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89±7.09)μg/L vs(29.06±8.64)μg/L(P>0.05);UAP组、STEMI组、NSTEM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2±9.65)μg/L,(14.62±7.08)μg/L,(14.48±6.33)μg/L(P>0.05);②NSTE-ACS患者血清IGF-1浓度与其相应的TIMI危险积分呈明显负相关(r=-0.688,P<0.05)。结论血清IGF-1浓度可能作为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参考指标之一。
陈剑峰党瑜华陈魁冯青俐田利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造影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