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同山

作品数:2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射电
  • 13篇VLBI
  • 12篇射电源
  • 9篇河外
  • 9篇河外射电源
  • 4篇星系
  • 4篇天文
  • 4篇VLBI观测
  • 3篇仪器
  • 3篇甚长基线干涉
  • 3篇甚长基线干涉...
  • 3篇视超光速运动
  • 3篇天体
  • 3篇天体物理
  • 3篇天文学
  • 3篇统计分析
  • 3篇长基线
  • 3篇超光速运动
  • 2篇星系核
  • 2篇英文

机构

  • 27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28篇万同山
  • 16篇洪晓瑜
  • 10篇沈志强
  • 9篇蒋栋荣
  • 4篇梁世光
  • 2篇刘祥
  • 1篇郑兴武
  • 1篇钱志瀚
  • 1篇华德铭
  • 1篇黄心永
  • 1篇邬林达
  • 1篇须同祺

传媒

  • 12篇天文学进展
  • 10篇天体物理学报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天文学报

年份

  • 3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 7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0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天区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报道南天区5GHzVLBI普查式观测结果.首次观测是在1992年11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了23个河外射电源,获得了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高分辨率的射电图象.有15个射电源呈现核喷流结构,1个有双向喷流,3个未分解,末发现有致密观源.在16个核喷流(包括一个双向喷流源)源中有11个呈现弯曲喷流现象.此外还首次发现有3个源中可能有超光速运动现象.
沈志强万同山洪晓瑜蒋栋荣梁世光
关键词:河外射电源VLBI
射电源0420—014,1334—127和2345—167中的视超光速运动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叙述南天区 5GHzVLBI普查中新发现的视超光速射电源 ,0 4 2 0— 0 1 4,1 334—1 2 7和 2 345— 1 67。
沈志强万同山洪晓瑜
关键词:射电源VLBI视超光速运动
90年代的VLBI天体物理学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评述VLBI天体物理学的进展,特别是在河外连续谱天文学、星际脉泽、脉冲星和恒星等方面VLBI观测的主要结果。同时列出90年代VLBI观测能力的扩展,主要在毫米波VLBI、空间VLBI站以及地面VLBI的提高等诸方面。
万同山
关键词:VLBI天体物理学
空间紫外天文探测者被引量:3
1999年
现代紫外天文学的观测波段是3100 ~100?, 和X 射线相接。紫外观测要把望远镜放到150 km高度以上, 以避开臭氧层和大气吸收。90 年代发射的专用紫外空间探测器有Astro - 1 , Astro - 2 ,IUE, EU VE。在HST 和TRACE 上也安装有紫外空间探测器。这些紫外空间观测已覆盖了全部紫外光谱。1999 年6 月24 日发射升空的FUSE 卫星是NASA 的“起源计划” 项目, 将通过氘或“重氢”的探测来研究轻元素丰度,
万同山
关键词:紫外天文学紫外光谱
NGST,GAIA和SIM——21世纪初的空间天文望远镜被引量:4
1999年
“下一代大型空间天文望远镜”(NGST) 、“空间干涉测量飞行任务”(SIM) 和“天体物理的全天球天体测量干涉仪”(GAIA) 是21 世纪初的大型空间天文望远镜的计划。NGST 和SIM 是NASA“起源计划”的关键项目, 可用于探索在宇宙最早期形成的第一批星系、星团。NGST 是大孔径被动制冷望远镜, 口径4 ~8 m , 是哈勃空间望远镜( HST) 和红外空间望远镜 (SIRTF) 的后续项目。它强大的观测能力特别体现在光学、近红外和中红外的大视场、衍射限成图能力上。将运行在近地轨道上的SIM 采用迈克尔干涉方案, 提供4μas 精度的恒星的精密绝对定位测量, 由此导出高精度视差和自行, 同时它具有综合成图能力, 能产生10mas 分辨率的图像。SIM 可用于搜索其他的太阳系, 研究恒星和太阳系的形成的过程; 利用精密全天球天体测量, 研究恒星和星团的动力学;校准宇宙距离尺度的距离和年龄指示器; 探测活动星系演化的动力学。GAIA 可对银河系的总体几何结构及其运动学做全面而彻底的普查, 在此基础上开辟广阔的天体物理研究领域。GAIA 采用Fizeau 干涉方案, 视场1°。GAIA 和SIM 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补充的飞行,
万同山
关键词:空间望远镜空间飞行器天文望远镜
三颗河外射电源第一历元的VLBI图像
1998年
本文给出利用上海、乌鲁木齐、意大利NOTO和南非HartRAO射电望远镜,对三颗河外射电源(1532+016,2320020,2351154)。
洪晓瑜万同山蒋栋荣沈志强刘祥
关键词:河外射电源历元射电星系
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式
1994年
本文评述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式理论研究,这一研究的基础是活动星系核的相对论性射束效应和它周围各向异性气体的遮蔽效应。我们首先叙述几种统一模式,并阐述其发展。然后讨论检验统一模式的统计检验进展,特别是R参数的作用。本文还评述了多波段(特别是光学和红外)的统一模式统计检验问题。
洪晓瑜万同山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星系核
南天区耀变体的VLBI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报道南天区5GHzVLBI的第二轮观测.第二轮观测是在1993年5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了25个射电源,检测到24个源,获得了23个南天区耀变体(Blazar)的VLBI高分辨率的图象,其中15个是第一次VLBI成图,7个是高能(>100MeV)γ射电源,12个源呈现核-喷流结构,其余11个源是单一的致密核,未发现致密双源.有两个源可能有视超光速现象.
沈志强万同山洪晓瑜蒋栋荣梁世光
关键词:河外射电源VLBI耀变体耀斑
相对论性射束模型的统计检验
1995年
本文收集了43个视超光速源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改进Irene和Reme的统计方法。在同步加速自康普顿散射的构架上,从射电和X射线的观测结果导出源的多普勒因子δ:,并利用相对论性射束模型的运动学公式,导出洛仑兹因子v和喷流与视线的夹角θ。将这些参数以及观测参数代入相对论性射束模型的有关公式,计算理论模型预言的光度和亮温度,并与它们的观测值比较,通过它们的相关性来检验理论模型。通过比较观测亮温度和理论亮温度,如图1,它们有很强的相关,Tth=38.5Tob0.09,相关系数r=0.92,源数目为43,相关检验表明在99.9%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个结果对相对论性射束模型是一个支持,亮温度主要分布在1011~1012K的范围内。把相对论性射束模型预言的理论光度与它们的观测单色光度比较,发现它们没有明显的相关,但去掉8个不大可信δ值和v值(δ<1和v>>1)的源后,得到28个源观测光度和理论光度有一定的相关,如图2所示,Lth=40×1027K—Lob0.39,相关系数r=0.60,源数目n=28,相关检验表明在99.9%的水平上相关。但相关性不如亮温度的相关性好。这有可能是Lth的误差来源比Tth多,特别是Tth与v、β无关,而Lth与v、β有关。观测值与理论值的相关性不是偶然的,而是AGN内禀性质的反映,说明理?
洪晓瑜蒋栋荣万同山
关键词:河外射电源光度
3C345的低频VLBI观测研究
1995年
1991年,我们利用欧洲VLBI网的Crimea、Torun、Westerbork、JodrellBank和上海25米射电望远镜在327MHZ的频率上对3C345进行了VLBI联测。数据的视频信号相关处理是在上海天文台的三台站VLBIMKI相关处理系统上完成的。条纹搜索有采用通用的变化延迟和条纹频率方法。结果成功地搜索到它们的条纹,其中上海一Crimea以及上海一WSRT两条基线的干涉条纹也成功地搜索到。我们所采用的成图软件是CALTECHVLBI程序,其中包括相位校准和幅度校准。以点源模型作为混合图迭代的初始模型。开始时只做相位校准,因为在重新恢复射电图象时,相位比振幅更为重要,直到相位拟合好时再做振幅核准。在成图过程中,使用抑制(V,V)数据法,即开始时只用总数据的1/3,即长基线数据进行成图:从自校准(AMPHI)、博里叶变换(INVERT)到洁化(CLEAN),先找出最致密的部分,重复做H个循环得到较稳定的收敛结果,再由基线的长到短逐渐放开短基线的数据,找出扩展部分的结构。再重复上述过程做一遍,与此同时CLEAN的参数LOOPGAIN由0.4逐渐变小到01,最后得到终图。成图结果如图1所示,CLEAN波束为60X20(mas),PA4”。图中最大的流量为1.884灯/beam,r.m.s残差为0.O154Jy/beam。
洪晓瑜万同山
关键词:VLBI观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喷流视频信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