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天盛

作品数:54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染色
  • 41篇染色体
  • 26篇核型
  • 23篇产前
  • 21篇产前诊断
  • 20篇细胞
  • 15篇遗传学
  • 14篇核型分析
  • 12篇染色体核型
  • 10篇胎儿
  • 10篇染色体异常
  • 9篇细胞遗传
  • 8篇遗传学分析
  • 8篇染色体核型分...
  • 8篇综合征
  • 8篇细胞遗传学
  • 8篇流产
  • 7篇易位
  • 6篇异常核型
  • 6篇绒毛

机构

  • 54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卫生职业...

作者

  • 54篇刘天盛
  • 42篇黄红倩
  • 41篇费冬梅
  • 22篇欧珊
  • 20篇孙惟佳
  • 15篇郑陈光
  • 11篇陈少科
  • 9篇张海燕
  • 8篇蒙达华
  • 7篇杜娟
  • 7篇罗静思
  • 6篇邱庆明
  • 6篇唐斌
  • 6篇雷亚琴
  • 5篇刘孙荣
  • 5篇周元圆
  • 4篇韦波
  • 3篇罗超
  • 3篇玉晋武
  • 3篇赖允丽

传媒

  • 13篇中国优生与遗...
  • 10篇中华医学遗传...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遗传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 1篇2014全球...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产前诊断技术对于检测羊水细胞染色体嵌合的性能比较
202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microarray,SNP-array)检测对于发现羊水嵌合体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羊水诊断发现胎儿为染色体嵌合体并进行SNP-array检测的74例孕妇的资料。结果在74例嵌合体中,12例为假性嵌合体,62例为真性嵌合体,后者包括罗伯逊易位嵌合体1例、缺失嵌合体3例、标记染色体嵌合体4例、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体19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嵌合体30例、等臂染色体嵌合体5例。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SNP-array对于诊断嵌合体各有优缺点。当二者结果不一致时,可进一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进行验证。
孙惟佳苏家荪刘天盛刘天盛欧阳鲁平黄红倩李娇罗静思
关键词:产前诊断嵌合体染色体核型
广西地区唐氏综合征干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DS)妊娠临床特点、筛查价值及短串联重复序(Shorttan—demrepeat,STR)分析快速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9946例产前诊断孕妇的绒毛、羊水或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97例标本21号染色体5个STR。结果:Ds总检出率为0.89%,其中绒毛、羊水或脐血Ds检出率分别为0.39%、0.76%和1.39%。主要指征为血清Ds筛查高风险、高龄和超声异常发现,其Ds检出率分别为1.10%、0.65%和2.03%,其他指征合并以上3种指征者Ds检出率分别为1.69%、1.72%和3.75%。DS再发风险率为1.15%,其余指征组检出率为0~0.77%。STR分析显示21号染色三体核型18例,与染色体核型结果一致。结论:广西地区Ds主要在妊娠中晚期确诊,常规筛查方案能有效检出Ds,多项产前诊断指征者提示胎儿DS风险较大,STR位点可用于Ds快速产前诊断。
李东明何升蒙达华郑陈光徐钰琪林飞阙婷刘天盛欧珊费冬梅黄红倩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核型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
一管法制备染色体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一种在染色体制备过程中避免样本间互相混淆污染、缩短制备时间和降低制备成本的简单方便、经济安全的方法。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从2005年起,对1000例血标本、1000例组织培养标本包括羊水、绒毛和流产组织分别使用传统法和一管法进行对照培养和制备染色体。结果两种方法成功率接近,均获得满意的染色体分裂相;但与传统法相比,运用一管法可以在染色体收获过程中未发生标本混淆的差错事故,并且平均每例血标本收获时间可以节约1.5 min,成本降低11.1元;每例组织标本可以节约12 min,成本降低74.4元。结论一管法也许是一种简便、安全、误差少和成本低值得推广的染色体制备方法。
刘天盛郑茜郑陈光韦波杜娟周元园欧珊费冬梅黄红倩陈丽荔丘小霞
产前诊断胎儿47,XYY/46,XY嵌合体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25岁,第1胎。孕17+3周在我院行孕中期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高危,建议其进行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孕期无特殊病史,夫妻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家族史。细胞遗传学检查:于17+3周经腹壁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30mL,按我室常规方法培养、制片、G显带,计数20个分裂相,分析5个。
孙惟佳费冬梅黄红倩欧阳鲁平刘天盛欧珊
关键词: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胎儿嵌合体细胞遗传学检查21三体
细胞遗传学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流产绒毛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中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在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8日~12月2日因自然流产到该院优生遗传门诊、妇科病房行清宫手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3、16、18、21、22、X和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对94例早期流产绒毛标本进行FISH检测,同时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FISH检测成功率为100.0%(94/94),传统细胞遗传学法检测成功率为91.5%(86/94)。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成功的86例中,74例结果与FISH结果相符,另外检出12例FISH探针所不能覆盖的染色体异常;培养失败的8例标本中,FISH检出5例异常。FISH异常检出率为48.9%,细胞遗传学法异常检出率为60.5%。结论:FISH与细胞遗传学法均具有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应根据流产绒毛标本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的成功率和结果的准确率。
费冬梅韦波欧阳鲁平黄红倩刘天盛张强张海燕周元圆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绒毛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和类型,为优生遗传咨询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2834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对其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2834对夫妇(5668例)中,染色体异常检出817例,检出率为14.41%(817/5668)。其中染色体多态633例,检出率为11.17%(633/5668);常染色体异常140例,检出率为2.47%(140/5668);性染色体异常36例,检出率为0.64%(36/5668);标记染色体8例,检出率为0.14%(8/5668)。817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习惯性流产或胚胎停育史527例,占64.50%(527/817);染色体异常儿孕产史198例,占24.24%(198/817);畸胎史60例,占7.34%(60/817);先天性疾病患儿孕产史17例,占2.08%(17/817);死胎死产14例,占1.71%(14/817);早产1例,占0.12%(1/81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遗传学因素,行染色体检查可以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行生育指导。
黄红倩欧阳鲁平刘天盛费冬梅孙惟佳
关键词:不良孕产史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多态性
侧平底培养试管培养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使用侧平底培养试管对绒毛和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来自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遗传门诊就诊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孕妇的检验样品,其中绒毛样品157例和羊水样品147例。每例样品分别采用1支侧平底培养试管和1个传统细胞培养方瓶进行2种方法的细胞培养,对2种方法检验对侧平底培养试管法与传统细胞培养方瓶法从细胞接种、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整个实验过程和耗材进行比较。结果绒毛和羊水样本培养的成功率侧平底培养试管法分别为97.45%(153/157)和97.96%(144/147);传统细胞培养方瓶法分别为98.73%(155/157)和98.64%(145/147),统计学分析2种培养方法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绒毛和羊水样本从接种到细胞收获的平均时间侧平底培养试管法分别为8.45 d和9.43 d;传统细胞培养方瓶法分别为9.05 d和9.54 d,绒毛样本使用侧平底培养试管法平均细胞收获天数少于传统细胞培养方瓶法(P<0.001);羊水样本使用2种方法细胞平均收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整个实验过程侧平底培养试管法均在1支侧平底培养试管中进行,无需细胞转移,而传统细胞培养方瓶法需要更换3个容器和2次样本转移。平均每支侧平底培养试管和每个传统细胞培养方瓶使用培养基的总量分别为3.91 mL和6.26 mL。结论使用侧平底培养试管对绒毛和羊水样本进行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误差少和成本低的染色体制备技术,具有在产前诊断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刘天盛黄红倩苏景玉覃旺尚费冬梅欧阳鲁平黄敏攀玉晋武雷亚琴欧珊孙惟佳邱庆明郑茜
关键词: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产前诊断
南宁地区307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南宁地区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病因。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G显带的方法,对南宁地区疑似唐氏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核型分析。结果 307例确诊的唐氏综合征患者中,标准型为285例(92.83%),易位型为19列(6.19%),嵌合型为3例(0.98%)。结论 21号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发畸形、不良孕史的重要原因。
欧珊唐斌陈少科邱庆明刘天盛张海燕黄红倩费冬梅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染色体核型
47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学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本院发现的47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遗传学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象来自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优生遗传门诊就诊11698例患者。外周血或脐带血标本常规接种、制片、G显带。无菌条件下接...
孙惟佳陈少科刘天盛费冬梅欧珊黄红倩欧阳鲁平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核型世界首报
文献传递
2396对自然流产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自然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异常妊娠之一,造成自然流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解剖因素(如先天性子宫结构异常)、内分泌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环境毒素、不良药物和X线接触以及遗传异常等.50%~ 60%的早期流产是由于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其中染色体异常携带者遗传给胎儿不平衡的染色体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此,本研究对2 396对(4 792例)有自然流产史的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旨在探讨自然流产夫妇中染色体变异的发生频率,以便为自然流产的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刘天盛费冬梅孙惟佳黄红倩欧珊欧阳鲁平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分析流产夫妇内分泌功能障碍染色体核型分析自然流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