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丹

作品数:29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静脉
  • 8篇细胞
  • 7篇血管
  • 6篇血栓
  • 6篇平滑肌
  • 6篇平滑肌细胞
  • 6篇肌细胞
  • 5篇血栓形成
  • 5篇增生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5篇内膜
  • 5篇内膜增生
  • 4篇动脉
  • 4篇血管平滑肌
  • 4篇血管平滑肌细...
  • 4篇肿瘤
  • 4篇静脉血
  • 4篇静脉血栓
  • 4篇静脉血栓形成

机构

  • 22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尚丹
  • 15篇郑启昌
  • 10篇宋自芳
  • 9篇李毅清
  • 7篇金毕
  • 5篇熊俊
  • 5篇郭兴军
  • 5篇李伟
  • 4篇吕平
  • 4篇汪谢丹
  • 4篇刘建勇
  • 4篇胡青钢
  • 4篇舒晓刚
  • 4篇周斌
  • 3篇管思明
  • 3篇赖传善
  • 2篇欧阳晨曦
  • 2篇刘红菊
  • 2篇陶晓南
  • 2篇杨超

传媒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第七届国际血...
  • 1篇第三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静脉内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探讨
2009年
腔静脉内肿瘤是指腔静脉外生长的肿瘤沿腔静脉的属支进入到腔静脉内或原发于腔静脉内的肿瘤,沿腔静脉向心脏生长,并占据和填塞腔静脉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该疾病临床上少见,本院近年来收治腔静脉内肿瘤患者10例,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杨超金毕吕平李毅清赖传善刘建勇夏印陈靖胡国富尚丹吴汉青
关键词: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髂内静脉右心房胸腹联合切口肾静脉
腘动脉瘤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0年
刘建勇李毅清金毕吕平欧阳晨曦尚丹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
尚丹
中药热毒宁对急性肺损伤兔肺内致炎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研究中药热毒宁(RDN)对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兔肺内致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兔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动物共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应用RDN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外周血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灌洗液内的多形核白细胞(PMN)凋亡、坏死细胞比例及呼吸爆发功能。结果:模型组血IL-8、IL-10、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灌洗液PMN成活比例增加,凋亡延迟,呼吸爆发明显增强(P<0.05)。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受抑(P<0.05,P<0.01)。结论:RDN的预处理可抑制内毒素性兔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刘红菊陶晓南辛建宝熊先智尚丹
关键词:肺疾病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急性肺损伤
外科手术学中多站式考核评估体系的应用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多站式考核评估体系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06级、2007级临床医疗系本科生进行外科手术学技能考核成绩分析,探讨提高本科生手术学操作的方法。多站点考核的实施促进了手术学技能操作教学的规范化,能够客观、可信、全面、公平地评价医学生技能操作,拓展学生临床思维,掌握严谨、规范的手术操作技能。
尚丹郑启昌彭义香周斌
关键词:外科手术学多站式考核技能考试
肝门胆管癌根治术中用胃十二指肠动脉行肝动脉重建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动脉代替肝动脉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用顺性分析2004-2008年9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胃十二指肠动脉代替肝动脉重建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9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动脉切除超过1cm,利用胃十二指肠动脉代替肝动脉进行重建,其中1例联合门静脉部分楔形切除,自身大隐静脉移植修复,8例行肝内胆管支撑?9例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于2—3d后明显缓解,1例术后3d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治愈,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术后2周彩色超声监测显示重建肝动脉通畅。9例随访1~4年,中位生存期为23(6~32)个月:结论胃十二指肠动脉能较好地代替肝动脉重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汪谢丹郑启昌尚丹沈新明吴瑞乔
关键词:胆管肿瘤外科手术肝动脉
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来源于受体骨髓细胞的实验依据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Sry基因表达,探讨移植物动脉硬化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来源。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骨髓细胞移植到雌性大鼠体内,制备嵌合体大鼠;4周后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分为4组:雌性同系移植组、雌性异系移植组、雄性异系移植组、嵌合体异系移植组。移植术后8周,取移植动脉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移植动脉新生内膜增生及新生内膜细胞α-SMA的表达;采用显微切割技术收集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用PCR扩增方法检测细胞Sry基因表达,分析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与受体骨髓细胞的关系。结果:异系移植组移植动脉新生内膜中α-SMA表达阳性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致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动脉壁新生内膜面积及新生内膜/中膜面积比均显著高于同系移植组(P<0.01)。PCR分析显示,嵌合体异系移植组和雄性异系移植组一致,在约225bp处均有1条特异性扩增条带,而雌性异系移植组则无相应的核酸扩增条带。结论:受体骨髓细胞作为移植物血管新生内膜平滑肌细胞的来源,参与移植物动脉硬化发生和发展。
宋自芳李伟郑启昌管思明尚丹郭兴军
关键词:动脉移植新生内膜增生平滑肌细胞骨髓细胞
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SSUM评分系统对63例肝切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3例行肝切除患者,其中恶性疾病46例,良性疾病17例,POSSUM预测住院30 d内死亡率6.16%,实际死亡患者4例(6.35%);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26.67%,实际出现并发症18例(28.57%)。结论POSSUM评分系统能有效地预测肝切除术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出现机率,为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提供了指导依据。
熊俊尚丹
关键词:POSSUM评分系统
仅有血栓或栓塞吗?一个新的概念:急性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型
目的: 总结急性肢体缺血性疾病(acute extremitiesischemia,AEI)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8年4月间302例急性肢体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金毕刘建勇李毅清欧阳晨曦赖传善吕平尚丹
关键词:急性肢体缺血病因分型医源性损伤
文献传递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疗效及预后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影响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手术疗效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3年收治的6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按术后是否加用化疗、有无合并肝硬变、肿瘤大小及Child-Pugh分级等进行分组研究,比较各组间术后不同的疗效.结果手术切除加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8月,术后6个月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及64.7%、47.1%、31.4%;单纯手术切除组分别为14.5月和70.6%、52.4%、29.4%、5.9%.手术切除加化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切除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或栓塞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案.肝硬变、肿瘤大小及Child-Pug分级与病人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郭兴军郑启昌宋自芳左克强尚丹张磊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疾病预后化学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