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大明

作品数:158 被引量:48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5篇细胞
  • 26篇白血
  • 25篇白血病
  • 22篇免疫
  • 20篇儿童
  • 18篇淋巴
  • 18篇急性
  • 14篇蛋白
  • 12篇球蛋白
  • 12篇基因
  • 11篇小儿
  • 10篇贫血
  • 10篇淋巴细胞
  • 9篇再生障碍性贫...
  • 9篇障碍性贫血
  • 8篇淋巴瘤
  • 8篇免疫球蛋白
  • 8篇骨髓
  • 8篇B细胞
  • 6篇肿瘤

机构

  • 54篇上海第二医科...
  • 43篇上海市儿科医...
  • 15篇上海第二医科...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血液学研...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长春市结核病...
  • 1篇三重大学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作者

  • 101篇应大明
  • 34篇王耀平
  • 30篇林梓
  • 20篇顾龙君
  • 14篇姚慧玉
  • 10篇周昕
  • 10篇朱亚忠
  • 10篇梁辉
  • 9篇陈同辛
  • 9篇吴圣楣
  • 7篇顾梅榆
  • 6篇李庆生
  • 6篇汤静燕
  • 6篇殷蕾
  • 5篇沈永年
  • 5篇陈惠金
  • 5篇陈静
  • 4篇何振娟
  • 4篇穆宏华
  • 4篇谢晓恬

传媒

  • 16篇临床儿科杂志
  • 10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上海免疫学杂...
  • 4篇中国小儿血液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山西白血病
  • 4篇白血病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上海医学
  • 3篇癌症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11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13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刺激信号对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PLCγ1表达的影响
200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时淋巴细胞功能低下的可能环节。方法给予成人外周血和脐血淋巴细胞共刺激(抗CD3、抗CD28单抗)和跨膜刺激(phorbolmyristateacetate,PMA和ionomycin,IM)后,应用犤3H犦-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WesternBlot法检测淋巴细胞磷脂酶Cγ1(phospholipaseCγ1,PLCγ1)的表达。结果抗CD3+抗CD28单抗共刺激后,脐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明显增强;PMA+IM跨膜刺激后,脐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改善更接近于成人。给予抗CD3+抗CD28单抗共刺激后,脐血淋巴细胞PLCγ1的表达低于成人外周血;刺激前后脐血淋巴细胞PLCγ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而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LCγ1表达则有显著增加。结论脐血淋巴细胞活化的下游途径可以发挥更接近于成人的作用,推测其功能障碍可能主要在于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阶段。
何振娟陈同辛朱建幸吴圣楣应大明
关键词:共刺激脐血淋巴细胞
适当扩大我们杂志报道的范围
2004年
应大明
关键词:小儿恶性肿瘤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病例报道
1989年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又名迟发型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之一,现报道我们近年来发现的4例,以期引起重视。 病例介绍 例1 女,11岁(431811)83年2月确诊,主诉为不规则发热10年,反复呼吸道感染4年。既往史:生后3个月起反复高效、出血点及肝脾肿大,拟诊为“恶网”勒雪氏病。经强的松等治疗,热退、肝脾缩小。3岁时二腮腺肿大持续,曾拟诊为“结节病”,以后仍不时发生。4岁时发热、皮疹、红斑肿胀,拟诊“红斑狼疮”?皮肌炎。半月后消失。6岁后反复低热、咳嗽,疑为肺结核,抗痨治疗1年未愈。
林梓穆宏华周昕应大明许怀琪
关键词:免疫缺陷病
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研究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建立三染色 流式细胞术检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方法 利用三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中的CD1 0+ CD2 2+ CD45-或dim表现型白血病细胞。结果 在 2 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中均可检测到CD1 0 + CD2 2 + CD45 -或dim 表现型细胞 ,检测敏感度约为10 - 4 。正常人骨髓、化疗后再生骨髓和长期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儿的骨髓中未检测到CD1 0+ CD2 2+CD45-或dim 表现型细胞。该法可在化疗后 5 0d内监测到白血病细胞的变化 ,并且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认复发之前即可检测到白血病细胞逐渐增加。结论 利用三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的CD1 0 +CD2 2+ CD45-或dim表现型白血病细胞可以敏感地监测到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微量残留病的变化。
陈同辛朱亚忠周昕王耀平应大明
关键词:白血病B细胞急性流式细胞术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进展被引量:2
2000年
应大明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
分化早期小儿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基因结构的变化被引量:3
1991年
从29例免疫分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中选出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和不与细胞系相关或成熟细胞系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反应的6例白血病细胞,进一步作免疫球蛋白(包括重链和κ轻链)和T细胞受体(包括δ、γ、β)基因结构的分析。所有6例均有IgH基因的重排,提示这些白血病细胞是β细胞来源。两例CD_(10)阴性和白病细胞.κ链基因没有重排,其中一例的TCRδ、γ、β基因也都处于胚系,另一例的TCRβ处于胚系。在CD_(10)阳性白血病细胞中,其中两例κ链基因丢失,TCR基因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重排或丢失)。这些结果可能提示在CD_(10)阳性白血病细胞中能产生功能性IgH的重排,并可导致IgL和TCR基因结构的变化。
钱关祥仇一华徐铿林梓应大明陈诗书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56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2
1997年
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56例治疗体会汤静燕王耀平赵惠君薛惠良梁辉应大明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恶劣。本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联合化疗方法,使其有了治愈的可能,我们从1987年起采用了有效的非交叉耐药药物强烈联合化疗,现介绍如下。...
汤静燕王耀平赵惠君薛惠良梁辉应大明
关键词:淋巴瘤NHL药物疗法儿童
24例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和TCR基因重排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检测24例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IgH和TCR基因重排,以便选择恰当的引物组合用于NHLVI期患儿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方法以Chelex100为介质,从初诊的NHL患儿病理切片中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IgH、TCRβ、TCRδ和TCRγ基因重排。结果在BNHL中,IgH、TCRβ、TCRδ和TCRγ基因重排的检出结果分别为10/13(77%)例、13/13(100%)例、4/13(31%)例和8/13(62%)例;在TNHL中,上述不同基因重排的检出结果分别为3/11(27%)例、10/11(91%)例、3/11(27%)例和3/11(27%)例。在13例BNHL中,用TCRγ和TCRβ中的D1J2引物组合至少可检出有单一条带的有11例(85%),再加IgH引物时可达13例(100%)。而在11例TNHL中,用TCRγ和TCRβ中的D2J2引物组合至少可检出单一条带的有8例(73%),再增加其他引物,不能显著提高单一条带的检出率。结论可用TCRγ和TCRβD1J1基因做为BNHL的MRD检测标记,必要时加用IgH基因重排;选用TCRγ和TCRβD2J2基因?
步嵘王耀平张宗德林梓应大明
关键词:NHLIGHTCR淋巴瘤基因重排
白介素对脐血B细胞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的影响
1998年
采用反向酶联免疫斑点法观察脐血单个核细胞,及添加重组细胞因子后脐血 B 细胞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数量(IgSCs),以探究细胞因子对新生儿 B 细胞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的影响。结果:正常脐血单个核细胞仅产生少量的 IgSCs。用抗 CD3单抗刺激丝裂霉素 C 处理后的脐血 T 细胞,并补充 rIL-2、rIL-4、rIL-10及其组合,可诱导脐血 B 细胞释放 IgA、IgG 及 IgM。表明:细胞因子的补充可促进体外新生儿 B 细胞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
李庆生吴圣楣应大明林梓
关键词:脐血B细胞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
用聚合酶链反应研究先天性畸形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0
1995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畸形和非畸形新生儿死亡病例尸检的石蜡包埋病理组织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核糖核酸(CMV-DNA)片断,研究先天性畸形与宫内CMV感染的关系以及胎儿各脏器对CMV的易感性。结果显示:(1)畸形组中CMV的阳性率高达42.19%(27/64),明显高于非畸形组的4.69%(3/6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 ̄2=25.078,P<0.001),提示宫内CMV感染与胎儿畸形密切相关;(2)神经系统畸形病例CMV的阳性率与循环系统畸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 ̄2=6.626,P<0.05)。提示CMV感染可能导致小头畸形、脑积水和脊柱裂等畸形;(3)脑和肝脏是最易受CMV感染的脏器;(4)肝胆异常与CMV感染有关。本研究说明,先天性CMV感染易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崎形及肝脏损害。
钱丽清吴圣楣顾友梅袁曾荣应大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儿童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