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成 作品数:22 被引量:11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针刺缓解中重度周期性乳腺痛患者疼痛疗效初步评价 研究目的观察评价针刺缓解中重度周期性乳腺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两组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模拟针刺组),针刺组选穴为膻中、乳根、屋翳、期... 张学成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 文献传递 试论腧穴体内属性 被引量:2 2023年 该文在《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和《类经》等医籍的论述节、节之交、脉气所发等腧穴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取穴和治疗经验,论述了腧穴的体内属性及其在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和针刺深度三个方面的体现。临床上取穴时应注重切诊技术,应用按、压、爪、切、循、弹、拨或按压、爪切、弹拨等切诊技术时,医者既要感知指下腧穴或病痛处的皮肤温度、搏动状态以及筋肉的软硬度、凹陷、凸起、结节和条索状等状态,也要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如皱眉、咧嘴等异常表现,还要询问患者按之酸痛、按之痛甚、按之快然和按之痛解等反应方能取准腧穴,并根据经脉、季节、五体、脉象和体质、职业方面等决定腧穴的针刺深度。认识腧穴的体内属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张学成 张学成 贾红玲 贾红玲关键词:腧穴 针刺深度 基于CNKI的近10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近10年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11~2020年CNKI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072篇,该领域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团队以张允岭团队、谢雁鸣团队、周德生团队等为核心,研究机构主要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为核心。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在病证情况、治疗方法、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关键词时间线分析显示,研究趋势主要在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发生了演变。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疾病及其并发症、中医治疗及护理、辨证分型及证候积分、疗效观察及临床试验四个方面。结论通过可视化分析,直观地展现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团队及机构,研究热点、趋势及前沿,为国内学者及临床工作者有针对性的推进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陈莹 陈莹 常静玲 刘岩 张晶晶 张学成 张晶晶 商洪才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药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万病回春》《寿世保元》脐疗法探析 被引量:4 2019年 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行医60余年,足迹至江西、北京、山东、河北及河南等地,曾被鲁王授予"医林状元"。其代表性的著作为《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其中内含较多脐疗法的内容,本研究总结出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脐法、滴脐法、浴脐法和揉脐法6种脐疗操作方法,各脐疗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结合应用;有一种脐疗法治疗多种病证者,也有一种病证应用多种脐疗法者;还可结合中药内服;而除了取神阙穴外,还扩展到脐部周围及关元、气海等穴。文中还对脐疗法所用药物加以分析,对当今的临床、科研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张学成 刘志顺关键词:龚廷贤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脐疗法 金元医家张从正刺血疗法探析 被引量:8 2017年 刺血疗法是张从正攻邪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尊崇《黄帝内经》的刺血经旨,应用的刺血工具有针、草茎和磁片,取穴以阳明、太阳经穴为主,擅用五脏井穴、经外奇穴,且放血部位多、出血量大,涉及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皮肤科、儿科等病证,并明确指出耳鼻喉科、外科、眼科、急性病证宜首选刺血,火热、风热所致疾病最宜刺络放血。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的刺血疗法产生了极大影响。 张永臣 贾红玲 张学成关键词:金元医家 儒门事亲 刺血疗法 齐鲁医家翟良及《经络汇编释义》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3 2017年 翟良为明清时期著名医家和医学启蒙家,行医50余年,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致力于医学的启蒙和普及。就翟良的家世、生平、里籍、医学著述进行简述,总结其著作《经络汇编释义》的学术特点,从汇集经络腧穴文献、勾画出经络腧穴框架;重视解剖知识;图谱歌诀并举、适于医学的启蒙和普及;重视胎儿与经络滋养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郝志 贾红玲 张学成 张永臣关键词:学术思想 窦默特色针法简析 被引量:2 2019年 窦默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曾从师于山东滕县名医李浩,其著作《针经指南》从临床实际出发,对穴位、针刺方法、得气、针灸宜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发。窦默特色针法体现在临证重视经络,针具方面偏爱使用毫针,取穴方面重视特定穴,倡导使用流注八穴。针刺时强调神朝、气至,强调针下手感,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针刺时进针重视押手,主张双手进针,提出针刺十四法(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扪)的具体操作。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寒热补泻法,后世基于寒热补泻发展出"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影响很大。 鞠静 张永臣 贾红玲 张学成关键词:取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及其使用说明 被引量:1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人数不断增加,国内已注册多项临床研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如何提高不同试验间临床数据的可比性,提升临床试验数据收集效率,减少临床资源浪费,是疫情期间临床研究开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牛津大学国际严重急性呼吸系统和新发感染协会,针对COVID-19住院患者临床数据特征,开发了免费的电子版本病例报告表(electronic Case Record Form,eCRF),本文介绍了该eCRF的结构与内容,并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 张晶晶 张晶晶 陈莹 张晓雨 陈莹 张晓雨 张学成 商洪才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病例报告表 精准医学模式下的母方案篮式试验设计方法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22年 精准医学是根据患者生物学信息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建立的个体化医疗体系,形成了新的临床研究模式和医疗实践路径。中医学的思想和精准医学的理念在很多方面高度契合,为精准医学开发的篮式试验设计亦适用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临床试验和疗效评价。篮式试验用于评价一种药物治疗多种疾病或疾病亚型的疗效,具有共享母方案设计、统一管理子研究、精简试验实施流程、统一进行数据分析、节约资源、减少预算、加快药物评价进度等优势,与中医学“异病同治”理念相似。本文通过介绍篮式试验的概念、设计方法,探讨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势,以期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学创新提供参考。 陈莹 陈莹 常静玲 张凯歌 张晶晶 张学成 张晶晶 关之玥 张学成 刘岩 商洪才关键词:异病同治 以证统病 中医药临床研究 疗效评价方法 朱震亨及其针灸学术成就探析 被引量:2 2016年 朱震亨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滋阴派"代表人物,祖籍山东,西晋时迁入浙江。其在针灸方面的学术观点主要有针刺、刺血有补泻双重作用;实热证、虚热证均可灸,实热证灸之可泄引热下,虚热证灸之可补阳生阴;提出的"十二经见证""合生见证"是对经络病候学与经络诊断学的补充和完善,对临床各科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永臣 贾红玲 张学成关键词:朱震亨 针灸学 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