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平

作品数:30 被引量:462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测绘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GPS
  • 7篇水准面
  • 7篇大地水准面
  • 5篇地壳
  • 5篇控制网
  • 4篇形变
  • 4篇卫星测高
  • 4篇测高
  • 4篇测绘
  • 3篇地壳形变
  • 3篇全球定位系统
  • 3篇重力场
  • 3篇珠峰
  • 3篇GPS水准
  • 2篇地壳形变特征
  • 2篇地壳运动
  • 2篇地球动力
  • 2篇地球动力学
  • 2篇形变特征
  • 2篇似大地水准面

机构

  • 19篇国家基础地理...
  • 15篇国家测绘局
  • 6篇中国测绘科学...
  • 5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土资源
  • 1篇黄河水利委员...
  • 1篇海南测绘地理...
  • 1篇江苏省测绘地...

作者

  • 30篇张燕平
  • 19篇陈俊勇
  • 5篇张骥
  • 5篇岳建利
  • 5篇郭春喜
  • 5篇宁津生
  • 5篇张全德
  • 4篇晁定波
  • 4篇党亚民
  • 4篇刘经南
  • 4篇张江齐
  • 4篇李建成
  • 4篇张鹏
  • 3篇章磊
  • 2篇蒋志浩
  • 2篇章传银
  • 2篇宋眩
  • 2篇张鹏
  • 1篇杜清运
  • 1篇麦照秋

传媒

  • 6篇测绘学报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测绘通报
  • 3篇地理信息世界
  • 2篇测绘科学
  • 1篇Newton...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测绘科技通讯
  • 1篇海洋测绘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
张燕平岳建利郭春喜陈俊勇张江齐陈永军张鹏程传录高国平孙占义
主要有:布测了30个点的青藏板块运动GPS监测网、32个点的珠峰GPS控制网,并结合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手段精化该区域大地水准面,精确求定珠峰高程测量的起算点及6个交会点的高程值。5月22日峰顶觇标树立起来后,6个交会点...
关键词:
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被引量:1
2005年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作为世界群山之首,屹立在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造就的喜马拉雅山脉群峰之中。地壳板块运动、全球温室效应等因素都会引起珠峰地区环境的变化,喜马拉雅地区一直是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珠峰高程测量一直为世人瞩目。国家测绘局继1975年成功测定珠峰高程30年后,利用当今高新技术以法定测量方式于2005年7月完成珠峰高程测量和数据处理工作。
张燕平张鹏岳建利郭春喜
关键词:高程测量全球温室效应欧亚板块地区环境
信息化测绘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6
2007年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测绘也将进入信息化测绘阶段。在这个转型时期,政府测绘部门既拥有了顺应时代要求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传统的测绘管理体制技术体系将面临重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社会特点,探讨了目前政府测绘部门在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方面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张燕平
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化测绘共建共享协调管理
利用国家GPS A级网资料对中国大陆现今水平形变场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4
1998年
本文首先在ITRF框架下利用中国国家GPSA级网的两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中国大陆部分的局部水平形变。为了更好地和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地壳运动模型进行比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模型的形变分析方法,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党亚民陈俊勇刘经南晁定波张燕平
关键词:形变分析地壳运动先验模型反演
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若干问题的探讨被引量:5
2003年
对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便有关单位在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时进行参考。
张全德张燕平张鹏陈现军
关键词:大地水准面精化控制网
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工程建设
2003年
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内改进与更新原有的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建设道路及解决原则。
张燕平张全德张江齐岳建利
关键词:高程基准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科学内涵和发展特征被引量:7
2010年
基于社会需求和测绘发展的背景对数字地理空间框架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提出和建设的必然性,总体需求,基本内容,数据体系。指出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是现代测绘发展条件下测绘成果的新体系,是现代测绘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需要从信息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测绘转型的战略高度去认识、规划和实施。
郭仁忠张燕平杜清运任福
关键词:地理信息资源
新疆地区现今地壳运动被引量:2
2003年
根据 1 995~ 2 0 0 2年期间国家测绘局在我国新疆和南天山地区进行的多期GPS形变监测和地球动力学领域的合作研究获得的GPS观测资料 ,并结合中亚、天山地区的GPS连续跟踪站以及全球连续跟踪站数据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获得了较为详尽和准确的我国新疆和天山地区的地壳运动特征 ,并据此研究了塔里木块体和天山地区板内运动规律。
党亚民陈俊勇张燕平
关键词:GPS地壳形变
2005珠峰高程测定的技术进展被引量:10
2006年
2005年中国对珠穆朗玛峰高程进行了新的测定.重点介绍了2005珠峰测高中大地测量数据获取和处理方面的技术进步:其中峰顶GPS测量是整个珠峰测高中的关键,总结了以往珠峰峰顶GPS测量的经验教训,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峰顶GPS测量的精度;增加地面测站对峰顶觇标的激光测距,以提高测定珠峰觇标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采用雷达探测结合GPS技术,测定珠峰峰顶冰雪覆盖层的厚度,提高了测量峰顶冰雪覆盖层厚度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珠峰地区的重力、GPS水准和DTM资料,结合不同的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了珠峰地区两种栅格(30"×30"和2.5′×2.5′)的重力异常,精化了珠峰地区局域重力场和似大地水准面.最后给出了2005珠峰测高的成果:珠峰峰顶雪面正常高为8846.67m,珠峰峰顶雪面正高(海拔高)为8847.93m,珠峰峰顶岩面正高为8844.43m,珠峰峰顶冰雪层厚度为3.50m.
陈俊勇岳建利郭春喜张燕平张鹏
关键词:高程测定GPS大地水准面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被引量:144
2007年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
陈俊勇杨元喜王敏张燕平唐颖哲李辉程鹏飞孙凤华张鹏郭春喜
关键词:大地控制网GPS天文大地测量抗差估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