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眠

作品数:130 被引量:413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教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病毒
  • 23篇仙台病毒
  • 20篇细胞
  • 18篇柯萨奇
  • 15篇疱疹
  • 15篇柯萨奇病毒
  • 13篇单纯疱疹
  • 13篇单纯疱疹病毒
  • 10篇蛋白
  • 9篇毒性
  • 9篇小鼠
  • 9篇流感
  • 8篇提取物
  • 8篇流感病毒
  • 8篇抗体
  • 7篇心肌
  • 7篇粘病毒
  • 7篇体外
  • 6篇滴丸
  • 6篇血清

机构

  • 120篇天津医科大学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市中心妇...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天津医学院
  • 5篇天津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3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延边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出入境检...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29篇李晓眠
  • 33篇李梅
  • 22篇刘民
  • 20篇石立莹
  • 15篇何健民
  • 14篇张国际
  • 9篇刘凤勇
  • 9篇石建党
  • 9篇袁立军
  • 9篇金孟珏
  • 8篇何建民
  • 6篇王芳
  • 6篇任中原
  • 6篇李电东
  • 6篇訾自强
  • 6篇刘静
  • 6篇邵文爱
  • 6篇郭洪刚
  • 6篇齐秀英
  • 5篇王卿

传媒

  • 2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3篇天津医药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国际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天津轻工业学...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国外医学(病...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9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 14篇2004
  • 7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棉耳狨猴仙台病毒感染的报道被引量:1
2002年
刘凤勇金孟珏石建党李晓眠钱月辉
关键词:实验动物
柯萨基B组病毒所致病毒性心肌炎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992年
利用提纯的Cox B1~6型病毒抗原分别包板、建立了检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特异性IgM的间接ELISA方法。32例患儿血清中有23例检为阳性(71.9%)。利用提纯的兔抗Cox B1~6免疫血清分别包板来捕捉病毒抗原的改进间接ELISA方法检测32例患儿血清,有28例检为阳性(87.5%)。用上述两种方法对30份正常人血清进行检测,均有1份检出阳性(3.3%)。与白求恩医科大学提供的检测药盒比较,本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特异性,且敏感性不受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
马海伦李晓眠任中原秦学书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因子
副粘病毒Tianjin株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2007年
为研究仙台病毒主要表面抗原f蛋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应用RT-PCR从副粘病毒Tianjin株基因组中扩增出F基因,将其插入pcDNA3的Pcmv下游,构建了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同时使用PCR、限制性酶切和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证实构建成功.构建好的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为下一步的体外表达和动物免疫实验奠定基础.
张国际李晓眠钟启平李梅
关键词: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板蓝根提取液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8
2007年
目的:研究板蓝根提取液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的作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力的影响。方法:用鸡胚培养法观察板蓝根提取液灭活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以病毒滴鼻感染小鼠,建立病毒感染小鼠的模型,观察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无菌进行脾T、B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1)鸡胚实验显示,板蓝根提取液能明显灭活病毒。(2)动物实验表明,经过板蓝根提取液治疗的小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肺脏病变减轻,免疫细胞增多。结论:板蓝根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甲1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杨海霞李晓眠
关键词:抗病毒作用
加强七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通过医学微生物学的课外实践活动,加强七年制医学生早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及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方向,指导学生参加部分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围绕感兴趣的某个专题查阅文献,撰写综述;由能力强的学生独立选题、立题设计出实验方案,再结合本教研室的实际情况,由教师适当地予以指导。结果学生通过课题的研究了解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新进展、新发现及相关的科研思路,力求科研题目有前沿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通过实验设计了解了实验的整体过程,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何建民李晓眠
关键词:微生物学七年制医学生
通过基因转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胰岛样细胞的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器官和组织移植技术的进步,胰腺和胰岛移植已开始用于治疗糖尿病并成为热点,但是关于胰岛细胞的来源问题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改进之处。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因为具有获取简单、易于培养和免疫抑制等优点成为被诱导为胰岛样细胞的热点。近几年来人工构建类胰岛细胞(即利用基因重组及基因转染再造胰岛样细胞)的技术提高了单纯使用诱导剂后的细胞诱导率和胰岛素分泌量,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柏晟盛明薇李晓眠
关键词: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样细胞糖尿病
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在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探索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方便而可靠的方法。〔方法〕应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对健康人群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进行了检测 ,并检测了 30份鼠脑中和试验阳性的血清 ,与反向间接血清凝集抑制试验测得的抗体进行对比。〔结果〕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法测得的抗体能真正了解人群对乙脑病毒的免疫力 ,而不能用血凝抑制试验代替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结论〕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是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和抗体的方便而可靠的方法。
邵文爱李晓眠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
胃肠安丸抗轮状病毒作用的体外试验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胃肠安丸体外抗轮状病毒作用。方法:利用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终点稀释法和噻唑蓝比色分析法在细胞水平上检验胃肠安丸的抗轮状病毒作用;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含药血清抑制轮状病毒情况及药物在体内代谢情况。结果:胃肠安丸有预防、治疗和直接灭活轮状病毒感染的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为67.05%、67.02%和71.24%(P<0.05)。同时在TC0范围以下,药物浓度与病毒抑制率呈正相关。在给药后45~65 min之间,药物在血清中浓度最高,其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抗轮状病毒作用。结论:胃肠安丸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轮状病毒作用。
张婧周洪经李晓眠
关键词:胃肠安丸轮状病毒血清药理学
治咳川贝枇杷滴丸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流感病毒FM1株的作用研究
本实验采用体内和体外两部分实验进行观察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抗病毒疗效,以期望阐明治咳川贝枇杷滴丸的疗效及其部分机制。体外试验的结果表明:细胞水平上,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有直接灭活作用、侵入阻断作用、生物合成抑...
任莹利李晓眠
关键词:实验药理
清咽滴丸抗柯萨奇病毒B3,B5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清咽滴丸在细胞水平及血清水平对柯萨奇病毒B3、B5(CVB3、CVB5)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CPE法和MTT法在细胞水平上检验清咽滴丸抗CVB3、CVB5感染的作用;观察不同时间段的含药血清抑制CVB3、CVB5的情况,进而在血清水平上验证清咽滴丸的抗病毒作用。结果:(1)细胞水平上,清咽滴丸在7.81×10-5g/mL时对CVB3的抑制作用最好,在3.91×10-4g/mL时对CVB3的治疗作用最强。血清水平上,当血药浓度1:10且在灌胃65 min时对CVB3呈现最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58.74%(P<0.05)。(2)细胞水平上,清咽滴丸在7.81×10-5 g/mL时对CVB5的抑制作用最好,在3.91×10-5 g/mL时对CVB5的治疗作用最强。血清水平上,当血药浓度1:10且在灌胃85 min时对CVB5呈现最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到74.23%(P<0.05)。结论:清咽滴丸有一定的抗柯萨奇病毒B3、B5的功效。
迟玮陈霞王小龙褚玉晶李志媛李晓眠
关键词:清咽滴丸柯萨奇病毒CPEMTT血清药理学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