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飞
- 作品数:87 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 《地貌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究
- 2022年
-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培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核心基础课《地貌学》为例,先从新时代地理学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师范专业行业属性等方面分析了其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后阐述了其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最后提出了《地貌学》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以期为高校地理科学(师范)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 杨林陈世发李航飞罗晓莹赖雨晴
- 关键词:地貌学地理科学教学实践
- 广东省旅游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 2024年
- 对比旅游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BCC及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广东省旅游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静态效率来看,广东省各年份的旅游效率均小于1,提升空间很大;山区地级市的平均旅游效率最高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区域地级市的平均旅游效率均低于全省均值,珠三角高于东翼、东翼高于西翼。(2)从动态效率来看,广东省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7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贡献是促进其增长的主要动力;除深圳、珠海外,其余地级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都大于1,旅游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广东省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热点、次热点地级市呈现由珠三角向东翼、西翼及山区转变之趋势,冷点、次冷点地级市则基本相反。(3)根据旅游效率的差异,广东省各地级市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活力型、稳健型、潜力型及保守型。
- 李航飞魏少彬
- 关键词:旅游全要素生产率
- 广东省山区五市旅游业集聚水平与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以广东省山区五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区位商分析、回归分析及灰色预测等方法探讨其旅游业集聚的水平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1999年以来,广东省山区五市的旅游业集聚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旅游业由原来的区域弱势产业发展成为优势产业,近年来的旅游产业优势更加明显;根据灰色预测结果,旅游产业集聚的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强化,需要预防旅游业过度集聚带来的负面影响;广东省山区五市的旅游业集聚效应明显,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利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对广东省山区五市的旅游产业集聚进行分析。
- 李航飞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旅游业旅游经济增长
- 对崀山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被引量:5
- 2006年
-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丹霞地貌的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国内丹霞地貌旅游开发较好的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进行比较,分析了新宁崀山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崀山丹霞地貌旅游业的开发,要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同时借鉴其它旅游区特别是丹霞地貌区旅游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加强丹霞地貌景观的保护,促进崀山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 李航飞
- 关键词:丹霞地貌
- 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成因空间统计分析被引量:11
- 2007年
-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利用免费软件GeoDa,以福建省为例,对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高产出的县域和较高产出的县域相靠近,较低产出的县域和较低产出的县域相邻;影响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商品化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资本的投入、工业化水平等.
- 李航飞汤小华魏文佳
- 关键词:县域经济
- 福建省产业结构地区差异聚类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选取1995~2004年数据,对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偏离-份额分析,以此为依据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进行聚类分析,将其产业结构的特点分成产业结构贡献率与竞争力贡献率都大于零、产业结构贡献率小于零而竞争力贡献率大于零、产业结构贡献率和竞争力贡献率都小于零三类,说明福建省产业结构地区差异明显,并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福建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航飞汤小华
-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聚类分析产业结构
- 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网络结构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4
- 2017年
- 在交通快速化发展背景下,以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2007年以来海西区市域经济网络联系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海西区区域经济联系的网络密度不断提高,网络联系逐渐向多向化、稠密化、纵深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在空间上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温州等设区市一直处于网络中心,丽水、衢州、鹰潭、梅州、潮州等设区市则处于网络边缘;(2)E-I派系结构分析表明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影响,海西区4省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行政派系结构"但有缓和趋势,经济联系由封闭逐渐趋于开放,各省份间经济溢出效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QAP分析表明收入水平、城镇化水平、空间近邻、时间距离等因素对海西区经济网络联系有显著影响。
- 李航飞韦素琼陈松林
- 关键词:经济联系社会网络分析交通网络海峡西岸经济区
- “新师范”背景下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探索被引量:4
- 2020年
- 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师范"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理念必然要发生深刻变化。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对策,以期提高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质量。
- 杨林李航飞陈世发田广增罗晓莹罗莹华
- 关键词:地理科学野外实践地方高校
-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回顾与展望
- 2024年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变化。在“碳排放、碳中和”及“绿色生态发展”背景下,本文从研究方法与模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等方面梳理了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提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未来需关注的几个重点。
- 李航飞魏少彬
- 关键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 翁源兰花发展前景分析——基于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方法
- 2019年
-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研究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探究翁源县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进而对兰花土地利用发展进行分析。对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2017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17年翁源县人均耕地生态足迹需求1.9606hm2/cap,而实际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为0.9031hm2/cap,人均耕地生态盈余为1.0575hm2/cap,翁源县有很大的土地利用发展空间,兰花产业的乡村建设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
- 邱丽金李航飞陈龙生江富香
-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利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