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作品数:26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理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多移动机器人局部跟随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种多移动机器人局部跟随控制方法,是跟随机器人利用自身的视觉系统提供的信息实时实现对其领航机器人的跟随控制。跟随机器人依靠视觉测量,获取与领航机器人的相对距离d和观测方位角θ;结合指定距离d<Sub>p</Sub>... 谭民 杨丽 曹志强 周超 袁瑗 马莹 张文文文献传递 多机器人协调队形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种多机器人协调队形控制方法,是一种跟随机器人通过递推预测,进而实现与领航机器人的队形控制。跟随机器人结合视觉、码盘信息,获取当前采样时刻k与之前的N<Sub>p max</Sub>次采样时刻相对于领航机器人的距离... 谭民 曹志强 周超 杨丽 袁瑗 张文文 马莹文献传递 锥光全息非接触式测量系统设计及不确定度分析 2011年 针对几种常见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锥光全息原理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并设计系统结构,搭建实验平台来验证系统重复性等特性指标,实验结果证明系统重复性强。对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并按照不确定度的合成原则,对系统的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得到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0μm。 任淑艳 李小鹏 杨永刚 段海龙 杨丽关键词:不确定度 多机器人系统动态跟随与队形控制研究 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多机器人系统以其柔性、并行性及鲁棒性等个体机器人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受到普遍重视,多机器人协调的研究已经成为机器人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针对多机器人系统动态跟随与队形控制开展研究工作,主要... 杨丽关键词:多机器人 机器人轨迹跟踪的RBF神经网络控制 2011年 针对模型未知的机器人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即将H∞控制理论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建模误差及外部干扰衰减到期望的程度下。文中基于Lyapunov方法给出了RBFNN学习自适应率和H∞跟踪特性的证明,并通过对两自由度机器人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杨丽 任淑艳 段海龙关键词:机器人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H∞控制 未知环境下基于意图推理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 被引量:1 2011年 设计了一种未知环境下基于意图推理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机器人自身移动局部坐标系中通过观察其领航机器人,采用限定记忆最小二乘多步递推策略对领航机器人的运动趋势进行预测,估计出领航机器人的运动信息及机器人之间的相关信息,结合已有的编队控制律以及切线避障策略使机器人安全躲避潜在危险的同时实现多机器人之间的协调。该方法扩展性较好,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杨丽 曹志强 周超 程龙 谭民关键词:多机器人 编队控制 不确定环境下多机器人的动态编队控制 被引量:24 2010年 提出了一种不确定环境下多机器人的动态编队控制方法.通过队形参数矩阵确立多机器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全局队形控制问题转化为跟随机器人离轴点对虚机器人(与领航机器人运动方向一致,且对领航机器人保持期望的相对距离和观测方位角)离轴点的跟踪.基于建立的跟随机器人和领航机器人之间的误差跟踪系统模型设计相应控制律实现队形保持,并提出了防止机器人与障碍物及其它机器人碰撞的避障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杨丽 曹志强 谭民关键词:多机器人 队形控制 避障 室外环境下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气味源测绘及定位 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单个移动机器人对室外自然环境下的多气味源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构建嗅觉感知模型,将机器人在每个采样周期中测得的气味浓度和风速/风向信息融合为局部区域内是否存在气味源的证据.然后采用证据理论将该证据与已有证据进行组合,从而更新气味源的空间分布图.最后在室外自然环境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嗅觉感知模型可用于时变流场下的多气味源在线测绘.对比IP(independence of posteriors)算法(一种贝叶斯占用栅格测绘方法),所提出的基于证据理论的测绘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特性. 李吉功 杨静 周洁勇 刘佳 刘佳关键词:移动机器人 证据理论 一种采用多机器人的传感器网络优化部署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机器人的传感器网络优化部署方法,涉及机器人网络与传感器网络两个热点领域,根据特定的传感器网络部署和感知目标特点(如限制区域种类及分布,感兴趣区域分布)、感知性能指标需求(如覆盖与连通性、生存期、广义... 路海龙 邴志刚 田立国 杨丽文献传递 面向安保的多机器人协同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2011年 以安保为应用背景,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中规划并搭建了多机器人系统,围绕基于视觉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重点研究了多机器人系统中的定位,避障及编队等典型问题和相关算法,进而通过协同围捕这类多机器人系统的典型作业,验证了系统、算法和软件的有效性。 李华雄 王永霞 杨丽关键词:视觉检测 SURF 避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