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莲 作品数:94 被引量:330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文化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贵州剑河凯里生物群中的沃克西海绵新材料 海绵动物是最古老的后生生物,起源于前寒武纪,繁盛于寒武纪。本文报道了贵州寒武系第5阶凯里生物群中的海绵动物Vauxia sinensis sp.nov.。能谱测试发现该海绵动物含有硅质成分,意味着该类海绵动物具有硅质骨骼... 杨兴莲 赵元龙 Loren E.Babcock 彭进 朱雅杰 何树兴关键词:海绵骨针 寒武纪 文献传递 球形小壳化石在贵州金沙寒武系牛蹄塘组的首次发现 2015年 贵州金沙岩孔剖面的寒武系牛蹄塘组为跨阶地层,以镍钼矿层为分界面,其上部属于筇竹寺阶,下部为梅树村阶。近期,作者利用15%左右的醋酸浸泡金沙岩孔剖面牛蹄塘组底部(梅树村阶)的岩样,发现了以球形化石为主的单胞、多胞球形类小壳动物化石,包括Olivooides pearformis和其余两类未确定的球形化石。此次球形化石的发现不仅丰富了牛蹄塘生物群的生物面貌,而且为解译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胚胎生物学提供了化石资料。 朱雅杰 杨兴莲 赵元龙 何树兴 段小林关键词:牛蹄塘组 寒武系 贵州遵义松林黑沙坡牛蹄塘生物群中的疑难化石 德国的M.Steiner等与贵州大学赵元龙教授以及郭庆军等于1998年在遵义松林中南村黑沙坡牛蹄塘组发现了以海绵动物为主体的多门类化石群,被命名为遵义生物群(上部化石层位)及松林生物群(下部化石层位),旋即统称为牛蹄塘组... 赵元龙 杨兴莲 郑昊林 罗绣春 刘玉娟贵州寒武纪海绵动物(附:开腔骨类)的研究 该文描述了13属21种及6号、种未定海绵及开腔骨类化石,其中包括3新属、7新种、8未定种及3相似种.大部分海绵属种在贵州尚属首次研究及报道.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泥岩中保存大量海绵及其它生物化石,其成因是难以圆满解释的,可... 杨兴莲关键词:海绵动物 凯里生物群 文献传递 桂北兴安奥陶纪至志留纪初笔石序列的再研究 被引量:11 2013年 桂北兴安发育有一套奥陶系至志留系底部的含笔石浅变质的碎屑岩地层,自下而上可分成3个岩石地层单元,即升坪组(下部),黄隘组(中部)和田岭口组(上部)。这些地层的笔石自下而上可分为奥陶系Corymbograp-tus cf.balticus层,Expansograptus hirundo带,Exigraptus clavus-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带,Didymogra-ptus artus带,Dicellograptus sextans带,Leptograptus flaccidus trentonensis层,Dicellograptus elegans层,Dicel-lograptus ornatus带,Appendispinograptus venustus层及志留系底部的Neodiplograptus modestus层。 唐兰 陈旭 杨杰 杨兴莲 丛培允 杨显峰 王欣 张举 宋妍妍 陈中阳 侯旭东 张琳娜 孙海静关键词:生物地层 奥陶纪 志留纪 贵州松桃黄莲寒武系都匀阶杷榔组三叶虫地层划分及意义 被引量:2 2019年 贵州松桃县黄莲村西的黄莲剖面杷榔组厚417.8m,主要由深灰色钙质泥岩组成,岩性与湘西、黔东杷榔组基本相似,除底部38m未见三叶虫外,以上均含有三叶虫,由下而上可分为2个三叶虫带,下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38-83m),化石较少;上为Oryctocarella duyunensis-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组合带(83 m以上)。除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外,还含有A.xinzhaiheensis,Oryctocarella duyunensis,O.sibirica?,O.balangensis,Duyunaspis duyunensis,Changaspis elongata及Redlichia (Pteroredlichia)murakamii。与剑河交榜潜在的寒武系第四阶国际层型剖面下部2个三叶虫带Oryctocarella duyunensis-Arthricocephlus chauveaui组合带及Oryctocarella duyunensis带完全相同,也可和格陵兰北部Freachen land及Peary land等地Henson Gletscher组对比。黄莲剖面是潜在的寒武系第四阶国际层型剖面剑河交榜杷榔组剖面的良好辅助剖面。 伍孟银 赵元龙 杨兴莲 陈争鹏 杨光福贵州剑河中寒武世中期甲劳组水母状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6 2007年 贵州剑河革东镇八郎村南甲劳组中部钙质白云岩中新近发现的具有粗强放射状辐管的水母状化石和其下凯里组中具细辐管及同心环的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有明显区别,属于伊尔东钵科(Eldoniidae)。其层位晚于中寒武世早期凯里生物群中拟轮盘水母(Pararotadiscus)层位1个化石带,属中寒武世中期,是该类化石在中国的最高层位,相当于北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中Eldonia化石层位。 杨兴莲 朱茂炎 赵元龙 毛永琴 王宇轩贵州金沙长岩沟寒武系牛蹄塘组生物群组成特征 被引量:6 2013年 贵州金沙长岩沟牛蹄塘组生物群化石丰富,共计25属,以海绵动物为主,另有节肢动物及藻类两大门类化石代表。海绵动物以普通海绵为主,计8属,占整个海绵动物属的57%;六射海绵5属,占海绵的36%,另有纲、目及科未定1属。节肢动物8属中高肌虫占优势,计有5属;大型双壳节肢动物2属,三叶虫仅1属。藻类共计3属。与遵义牛蹄塘生物群相比,两地均以普通海绵为主,金沙长岩沟牛蹄塘生物群海绵更为丰富,与遵义黑沙坡的海绵组成有差异。金沙长岩沟节肢动物中三叶虫少,仅1属,但高肌虫丰富,达5属,而遵义黑沙坡只有2属高肌虫,三叶虫则达4属。遵义和金沙牛蹄塘组生物群分别有藻类属4个和3个,共有属2个。两地同一生物群组成的差异,说明同处扬子浅水区的金沙长岩沟及遵义黑沙坡沉积环境可能有所差异,因而组成面貌也有差异。两地牛蹄塘生物群均具有显著的澄江生物群色彩。 王平丽 赵元龙 李增学 杨兴莲 伍孟银 张培兴关键词:海绵 寒武纪大爆发——来自贵州的化石证据 2024年 寒武纪展示了生物演化和生态创新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在此期间发生了后生动物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近四十年来,基于寒武纪特异埋藏生物群的大量研究为解密寒武纪大爆发具体过程、主要动物类群起源与生态演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素有古生物王国之称,在寒武系地层中不仅保存了大量解剖学细节精美的化石资源,也在多个地区产出时间连续的生物组合演化序列,在探讨动物起源与演化、全球地层对比及群落古生态学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近年来,小壳动物群、牛蹄塘生物群、杷榔生物群、剑河生物群、凯里生物群等多个生物群在贵州的发现提供了早期后生生物的新信息,加密了中国乃至全球早期后生生物特异埋藏化石群的演化链,为全面揭示寒武纪生物群落面貌、早期多门类后生动物的辐射演化和海洋生物群落演替提供了独特的意义,最终为深入解读寒武纪大爆发的过程与发生机制提供重要实证。本文简要总结了贵州地区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结合全球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杨兴莲 殷宗军 殷宗军 赵方臣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生物演化 贵州剑河八郎寒武系“清虚洞组”海绵化石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17年 贵州剑河八郎"清虚洞组"为深水陆棚过渡相沉积,在其上部的剑河生物群中发现海绵动物化石,共6属6种,包括次圆柱形细丝海绵Leptomitus teretiusculus Chen,Hou and Lu,1989,小细丝海绵未定种Leptomitella sp.,密集鬃毛状海绵Saetaspongia densa Mehl and Reitner in Steiner et al.,1993,小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ella sp.,斗篷海绵未定种Choiasp.以及疑问原始海绵?Protospongiasp.,占整个生物群组成的6.98%,多为寒武纪第二世常见属种。本文主要描述前4属4种海绵动物。根据目前所采集到的海绵动物高度来看,多处于0—15cm范围内,其中0—5cm的海绵较多,5—15cm的海绵主要为Choiaellasp.。与皖南寒武系荷塘组和澄江生物群的海绵化石相比,"清虚洞组"的海绵动物总体个体较小,这种分层性可能与它们所处的环境背景和生态复杂性有关。 王圆 杨兴莲 赵元龙 段晓林关键词:海绵化石 寒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