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洁

作品数:30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教师
  • 10篇教学
  • 6篇教育
  • 4篇师专
  • 4篇教师专业
  • 3篇知识
  • 3篇课堂
  • 3篇教师专业发展
  • 3篇PISA
  • 2篇在职
  • 2篇在职培训
  • 2篇社会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数学
  • 2篇数学教师
  • 2篇情感
  • 2篇中小学教师
  • 2篇小学教师
  • 2篇小学教师专业

机构

  • 26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市教育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青浦区教师进...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济南市教育局

作者

  • 26篇王洁
  • 3篇宁波
  • 3篇张民选
  • 1篇刘涛
  • 1篇刘涛
  • 1篇高玉英
  • 1篇孔凡蕾
  • 1篇郁琴芳
  • 1篇刘荣飞
  • 1篇章建丽
  • 1篇毛亚庆
  • 1篇姜虹
  • 1篇黄忠敬
  • 1篇张静
  • 1篇周文叶
  • 1篇张华峰

传媒

  • 4篇外国中小学教...
  • 3篇教育发展研究
  • 3篇全球教育展望
  • 3篇上海教育科研
  • 2篇人民教育
  • 2篇教师教育研究
  • 2篇比较教育学报
  • 1篇课程.教材....
  • 1篇比较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世界教育信息
  • 1篇基础教育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在线学习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四省市15岁在校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及影响因素——基于PISA 2015数据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们的合作能力。基于PISA 2015数据库对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省市15岁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平均得分为496,在51个参与该项目的国家和经济体中排名第20位,超过80%的学生持有积极的协作态度,但只有6%的学生具有高的合作能力,四成在PISA科学、阅读和数学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合作问题解决领域中也表现优异。学生个体与学校水平上各有多种因素与学生的合作能力表现有相关性。为此,本文提出提升青少年合作能力的建议,包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合作能力培养,保证学生适度的体育活动时间,改善师生关系,让每个教师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的合作能力。
王洁
关键词:学科教学师生关系体育活动时间
跨国视频研究的实践可能与方法论意义——TALIS Video Study对课堂教学研究的启示与反思被引量:5
2021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中新增"视频研究"(Video Study)作为附加项目。本研究首先分析了该项目发起的缘由与目的,并阐述了研究设计中的四个特点,包括共同评估主题、通用评估工具、纵向研究设计、标准化程序等。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揭示视频研究对于课堂教学研究的三个作用:作为开发共享话语的工具,开创跨国教学研究的新视角;作为反思性思考线索,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理论来源;弥补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不足,为教学研究带来突破。最后,本研究对视频研究所具有的共享性与隐私性、丰富性与局限性、抽样所具有的代表性、学生成就与教学实践的关联等进行了反思。
王洁张民选
关键词:教学研究方法论
学业述评:概念框架、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5
2023年
学业述评是教学述评的基础,其概念框架包括治理、程序、能力和结果使用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当前我国实施学业述评面临顶层制度设计不健全、述评范围重点不清晰、述评信度效度有争议、教师评估素养待提升及述评结果使用待优化等现实挑战。根据概念框架,借鉴丹麦、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未来我国在推进学业述评和教学述评过程中应在制度设计、述评范围、信度效度、评估素养及结果使用等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
刘荣飞王洁
关键词:教学述评
家长参与对学生成绩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启示——基于PISA 2015测试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通过分析PISA 2015家长参与的主要方式及学生成绩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家长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发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关键。通过研究,文章提出了加强家长和学校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毕慧王洁
关键词:家长参与生活满意度PISA
教师在职培训的趋势与分析——基于TALIS 2018结果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项目呈现数据的二次分析,在一个全球数据共享的平台上,指出全球和上海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同与不同:参加在职培训是一种制度化的规约;教师倾向于参加基于内容的培训,但OECD教师和上海教师的需求度不同;对于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培训内容,参与度中等但有高需求;基于内容和同伴合作、主动学习的培训被认为是有效的;工学矛盾仍然是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最大障碍。结合学校校长与教师的访谈案例,揭示和分析数据背后的细节,指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环境”:传统观念与趋势引导的宏观背景、有效学习与制度规约的不一致、自我实现和为公共服务动机的抗争。最后提出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王洁姜虹
关键词:教师在职培训环境影响
TALIS2018折射出的教师教学实践:全球趋势与上海特点被引量:12
2020年
通过分析TALIS2018关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数据,从教学时间、教学方式、评价反馈三大方面可勾勒出全球和上海教师教学实践的四大特点:用于实际教学时间多,但新教师与经验教师有差距;近2/3的课堂上教师经常采用讲授策略;不到1/2的教师经常采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近八成的教师会为学生提供建设性反馈,而形成性评价运用频率不高。在分析上海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其他国家的异同后,讨论了五个问题:课堂管理的本质是管理,还是教师的沟通、组织与激发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认知,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是技能,还是学科教学知识抑或学科教学经验?怎样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真正让课堂中的教与学发生改变?教师的反馈与让学生评估自己的进步一样吗?提高教师命题研究能力的意义何在?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如何在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改进。
王洁张民选
关键词:教学实践信息通信技术
“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笔谈
2024年
进入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教育的情感转向,即教育由重视知识、认知能力培养转向同时重视甚至更加重视人的情感,重视社会与情感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社会与情感能力主要是指以情感为中介来处理人际关系、进行社会适应的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能力。大量研究表明,社会与情感能力与学业成绩、社会成就和个人幸福感高度相关。尤其是在当前日渐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的情感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直接影响了个体的生活质量,也事关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和谐。人工智能快速迭代,认知性能力和动手技能越来越被机器替代,情感能力作为人所独有的能力越来越显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本组笔谈围绕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内涵、意义、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如何培养(课堂教学路径、学科实践路径等)、教师能力提升、家校社如何协同育人等关键话题,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其中既有基本理论的阐释,也有基于实证数据的分析;既有对跨国跨文化研究的比较,也有中国本土的阐释;既直面问题和挑战,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阐述,为人们深入思考、探讨和实践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提供观点上的启发和思路上的借鉴。
黄忠敬王翔宇张静王洁周文叶张怀浩张思怡郁琴芳逄霞毛亚庆
掌握教学法与上海数学经验——由“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中期评估报告”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英国教育部委托谢菲尔德哈姆大学对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进行评估,并发布了该项目的中期评估报告。本文对"评估报告"做了简要的介绍,以报告提出的"掌握性教学"概念框架出发,分析我国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本文对英方与上海自身对数学课堂特点总结的对比与分析,提出了上海数学教学值得自信以及需要反思的地方。
王洁冯吉
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影响与挑战——基于OECD《教育中的可信赖人工智能:前景与挑战》报告的解读与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人工智能自引进教育领域以来,其发展潜力与价值已得到广泛验证且取得较大成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20年4月发布了《教育中的可信赖人工智能:前景与挑战》报告,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从现状看,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及教育系统三个层面发挥了巨大价值。从影响看,人工智能推动了正规教育系统进一步变革知识与技能。从前景看,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给各国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钟悦王洁
关键词:教育人工智能OECD
什么因素在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测评的背景、发现与改进路径被引量:13
2019年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测评不仅用来解释教师间专业发展的差异,而且也要能够反映产生差异的关键原因。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政府支持、学校氛围、家庭背景、个人特质密切相关。这项测评框架的试测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教师在工作时间、学历水平和专业支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专业表现。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教师专业发展测评,有助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师支持政策。
王洁宁波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测评指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