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成
- 作品数:121 被引量:3,187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蛋白质及其他营养因素与血压——山西、广西、浙江三组人群膳食资料分析被引量:6
- 1992年
- 在广西、山西农民和浙江渔民共705人中进行了连续三天的膳食调查,同时进行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结果发现,山西人群血压水平最高,其膳食结构的特点是高钠、低钙、低动物蛋白质;浙江人群血压水平最低,膳食结构的特点是高钠,高动物蛋白质摄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根据钙的摄入量分为高钙组和低钙组,在低钙组中,个体的收缩压与钠/及钠/钾比值显著正相关;(2)个体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量,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饮酒精量、钠的摄入量及其它地区间整异等因素后,仍与血压呈显著性的负关联,提示动物蛋白质对血压具有保护作用。
- 赵连成周北凡杨军郭东双梁生应朱寿民阮连生朱立光
- 关键词:血压膳食蛋白
- 农村家庭经济水平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家庭经济水平对农村人口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以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所调查的 7个农村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资料完整者 675 5人 (男 3190人 ,女 35 65人 ) ,年龄 35~ 5 9岁。据问卷获得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计算个体家庭经济水平等级评分。血压、身高、体重和血脂均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测量。结果 :①调整年龄后 ,男性的各项危险因素均值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正相关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负相关 ;女性的收缩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负相关 ,总胆固醇和体重指数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正相关。②利用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后发现高家庭经济水平男性有各项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均显著高于低家庭经济水平者 ,高家庭经济水平女性超重危险显著高于低家庭经济水平者。结论 :处于高经济水平的农村人口与处于低经济水平者相比具有较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 安宁武阳丰周北凡赵连成李莹杨军张林峰
- 关键词:农村家庭心血管疾病
- 中老年人群饮茶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经常饮茶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并有利于血脂水平。我国人群中关于饮茶和血脂水平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社区中老年人群中估计饮茶和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队列2007年~2008年复查资料,纳入研究对象7 227人(男3 304人、女3 923人),平均年龄(55.6±7.1)岁。采用问卷调查收集饮茶资料。按性别分层,是否经常饮茶分组。采用协方差分析,评价是否经常饮茶与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中经常饮茶人数为3 012人(41.7%)。男性中经常饮茶1 946人(58.9%);女性中经常饮茶1 066人(27.2%)。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城乡、文化程度、吸烟、饮酒、腰围、每日红肉摄入量、工作体力劳动强度、运动强度、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血症病史后,男性中经常饮茶组与不经常饮茶组相比,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低(差值:-0.12 mmol/L,P=0.0001),甘油三酯(TG)较高(差值:0.11 mmol/L,P=0.0001);女性中经常饮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高(差值:0.06 mmol/L,P<0.0001)。结论:中老年男性经常饮茶与血清LDL-C水平较低和TG水平较高相关;中老年女性经常饮茶与HDL-C较高相关,上述关系独立于可能的影响因素。社区人群长期规律饮茶对血脂、脂蛋白水平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证实。
- 陈沛李莹陈纪春郭敏陈祚李建新赵连成顾东风
- 关键词:血脂流行病学
- 生活方式对中国35~74岁成年人中心型肥胖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调查我国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及其分布特征,并探讨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影响.方法 2007-2008年,对1998年和2000年建立的两个队列中27 020名35 ~ 74岁成年人进行随访,收集腰围及生活方式等相关指标;以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和≥80 cm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计算中心型肥胖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基线相关变量(性别、年龄、南北方、城乡及生活方式等)后,计算生活方式对中心型肥胖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我国35 ~ 74岁成年男性中心型肥胖(腰围≥90 cm)标化年发病率为2.19%,65岁前,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使用腰围≥85 cm和≥80 cm标准,女性中心型肥胖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2.64%和4.06%,更年期后(55 ~ 74岁)发病率明显升高.多因素调整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发病的相对风险较低[RR =0.84(95% CI:0.74 ~0.96)];中心型肥胖发病风险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升高而升高;与中-重度体力工作者相比,非在岗者(从事家务劳动和退休者)的发病风险较高[RR=1.17 (95% CI:1.01 ~ 1.36)];饮酒[RR=1.15(95%CI:1.01 ~ 1.32)]、饮花茶[RR=1.49(95%CI:1.28 ~ 1.72)]可以增加中心型肥胖的发病风险,而喝牛奶[RR =0.85(95% CI:0.74 ~0.97)]、饮红茶[RR =0.74(95% CI:0.58~0.95)]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结论 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中心型肥胖最有效的途径,应在全社会中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摒弃不良习惯,以遏制中心型肥胖的流行.
- 李建新李莹陈纪春曹杰黄建凤赵连成刘小清俞玲邓颖陈娜萦杨军杨小平顾东风
- 关键词:发病率中心型肥胖
- 饮茶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饮茶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利用1998年秋季所获得的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15组人群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资料,以各项资料均完整者共14212人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调整其他脑卒中危险因素后,饮茶者与不饮茶者相比,脑卒中的OR值是0.60(95%CI:0.42~0.85)。饮茶剂量与脑卒中危险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不饮茶者相比,每月饮茶>150g,脑卒中的OR值是0.56(95%CI:0.36~0.89),每月饮茶量<150g者与脑卒中的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茶与脑卒中患病间存在独立的负相关关系,多饮茶可能具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 陈祚李莹赵连成周北凡杨军王增武郭敏武阳丰
- 关键词:饮茶脑卒中LOGISTIC回归分析
- 二甲双胍对非糖尿病患者血脂影响的Meta分析
- 赵连成刘欢欢周龙
- 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膳食治疗状况与血脂控制达标率——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了解接受调脂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膳食状况及膳食对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应用食物频数法,于2000年5至8月,对12个省市25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136例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信访调查,其中应答1746例,占81.7%.年龄最小22岁,最大75岁.结果应答者中,控制膳食者占68.3%(1192/1746).其中有75%(894/1192)达到<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膳食合理标准.控制膳食者达标率为28.8%(343/1192),不控制膳食者达标率为13. 6%(1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应用调脂药物等混杂因素后,控制膳食组达标率是不控制膳食组的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R=2.7,95%可信区间为1.4~5.2).结论目前我国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脂控制状况不理想,与膳食治疗不足密切相关,合理膳食应作为临床治疗措施积极予以强化.
- 王振杰田秀芝李贤陈祚赵连成周北凡武阳丰中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调查协作组
-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药物治疗达标率血脂控制多中心膳食状况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1
- 2001年
- 目的 探索中国人群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石景山农民、首钢工人 ,年龄 45~ 6 4岁 ,共 3899人的空腹胰岛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现况调查。用方差分析方法判断不同胰岛素四等分组之间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均值的差别 ;以简、复相关分析法估计胰岛素对数值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相关系数 ;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法估计不同胰岛素四等分组的高血压发生的 OR值及其 95 %可信区间。结果 收缩压、舒张压均随着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上升 ( P<0 .0 0 1) ,城市女性、乡村男性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血胰岛素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 ,年龄调整后相关性依然存在 ,而年龄、体重指数调整后相关性消失。城市男性、乡村女性 SBP、DBP与血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胰岛素四等分组的第 2、3、4等分组与第 1组比较的 OR及其95 %可信区间分别为 :1.16 9,0 .945~ 1.44 8;1.473,1.189~ 1.86 2 ;1.5 84,1.2 82~ 1.96 0。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 ,且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升高 。
- 张月安武阳丰赵连成李莹李贤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患病率血压
- 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 2011年
- 半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开始关注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随着近30年来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已发现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特别是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近年来一些国家已相继出台政策和措施,限制和减少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也对此十分重视。本期赵连成、田雨两位专家特别就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病的关系进行阐述。
- 赵连成田雨
- 关键词: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病过量摄入政府机构学术界
- 蛋白质、盐和脑卒中死亡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9年
- 利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的13组人群监测和危险因素调查资料,对监测人群的脑卒中事件急性期死亡率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作生态学分析,探讨膳食蛋白质(Pro)、动物蛋白质(APro)、盐摄入量与脑卒中死亡率的关系。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忆法,人群监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MONICA方案进行。自1991~1995年监测5年,总监测人群25~74岁人口累计821717人。脑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男性为26/10万~165/10万,女性为12/10万~131/10万。经统计学分析,简单相关显示脑卒中死亡率与摄入膳食营养素中的钠钾比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呈负相关,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控制血压和体质指数后,提示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和盐除对血压产生影响外,对脑卒中死亡率有直接作用。
- 杨军张红叶赵连成周北凡
- 关键词:死亡率蛋白质脑中风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