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素芬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底
  • 2篇血管
  • 2篇预后
  • 2篇症状
  • 2篇头颅
  • 2篇头颅CT
  • 2篇头痛
  • 2篇基底节
  • 2篇基底节钙化
  • 2篇发病
  • 2篇钙化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11篇南华大学
  • 2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春市中医院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13篇陈素芬
  • 6篇杨期明
  • 5篇胡海冰
  • 3篇赵巧珍
  • 3篇陈鹏
  • 3篇曹莉梅
  • 2篇廖远高
  • 1篇李海鹏
  • 1篇张奇山
  • 1篇陈建军
  • 1篇于生元
  • 1篇李珂
  • 1篇张明洁
  • 1篇高晓玉
  • 1篇黄仁彬
  • 1篇董钊
  • 1篇雷源标
  • 1篇刘小军
  • 1篇张永东
  • 1篇王彦红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特点与头部CT表现,防止漏诊及误诊。方法分析24例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特点与头部CT的表现。结果(1)24例病例均为散发;(2)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癎发作、锥体外系症状、进行性痴呆、头昏、失眠等,亦可无临床表现,血清钙、磷均正常;(3)头颅CT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双侧基底节钙化。结论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排除其它可引起基底节钙化的相关疾病的基础上,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无症状者更有意义。
陈素芬杨期明雷源标曹莉梅赵巧珍陈鹏胡海冰
关键词:基底节钙化头颅CT
郴州地区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郴州地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为早期识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能的实验室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郴州地区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
陈素芬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叶酸发病机制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01—2024-02国内外期刊报道的中国籍RCVS病例,结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诊治的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60例RCVS患者,发病年龄在20~64(40.7±12.8)岁,60%在40岁以前发病。最常见的诱因是沐浴,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反复发作性霹雳性头痛,多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痫性发作、偏侧肢体乏力、视力障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可表现为双侧头痛或单侧头痛,头痛部位无差异(P<0.05)。约5%的患者病程中无头痛出现。37例患者疾病早期行头颅MRA/CTA,发现颅内动脉弥漫性节段性狭窄者24例,前循环节段性狭窄者9例,后循环节段性狭窄者2例,颅内动脉正常颅外血管节段性狭窄者2例,仅10例患者DSA证实脑动脉多发局灶性狭窄。58例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2例避免诱因未予药物治疗,随访时所有患者症状及血管影像异常均完全恢复。结论RCVS患者以40岁以下女性多发,多以反复发作霹雳性头痛为首发症状,可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痫性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可全程无头痛,颅内外血管均可受累,尼莫地平治疗预后良好。
陈素芬唐建生胡珏宋康平李璋麟
关键词:血管影像预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20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2)临床多以头痛、发热、记忆减退、精神异常、癫痫发作伴或不伴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3)头颅MRI检查比CT敏感,早期可见单侧或双侧颞叶、额叶、顶叶或岛叶呈异常高信号;(4)脑电图出现中度异常脑波,多呈颞额部偏胜、周期性棘-慢波;(5)脑脊液细胞学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部分病例可见大量红细胞;(6)更昔洛韦及高压氧疗的应用疗效显著。结论根据早期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可以拟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应用更昔洛韦,结合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陈素芬李海鹏杨期明刘玲英廖远高刘小军胡海冰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12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和常规组(4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双下肢血管指标与大腿、小腿周径及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2组双下肢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大于治疗前,平均血流速度低于治疗前,大腿、小腿周径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1);2组FAM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1)。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0 vs.15.00%,χ^(2)=4.505,P=0.034)。结论足底静脉泵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与下肢循环,增加下肢血流量,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肖玲阳丹丹陈素芬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足底静脉泵低分子肝素
盐酸美金刚片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评估盐酸美金刚片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中、重度A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10 mg.d-1,试验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片20 mg.d-1,疗程16周,每4周随访1次,评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结果盐酸多奈哌齐组MMSE、ADAS-cog、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美金刚片组ADL、ADAS-cog和MMSE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量表评分比较(P>0.05)与治疗16周后2组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6.25%。结论盐酸美金刚片可以改善中、重度AD患者的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张永东廖远高杨期明黄仁彬陈素芬
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阿尔茨海默病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影像特点。方法对15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多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嗜烟酒等),以意识障碍、神经眼征、瘫痪、感觉障碍、记忆障碍等为常见表现,MRI可发现基底动脉尖端5条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梗死灶(中脑、丘脑、小脑、颢叶及枕叶等部位)。结论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头部MRI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胡海冰杨期明张奇山赵巧珍陈鹏曹莉梅陈素芬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MRI
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将其中抽到粉红色签的4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将抽到蓝色签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参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参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低(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童洋萍陈素芬
关键词:脑血管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56例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依其应用正规强化抗结核治疗三个月的转归分为预后好和预后差两组。记录患者的9个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第一次脑脊液的蛋白含量、第一次腰穿的压力、血钠的浓度、头部磁共振是否发现局限性病灶、强化期是否合用激素、是否使用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显著相关的变量,后用多变量stepwise 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显著相关的独立变量包括:临床分期、第一次脑脊液的蛋白含量、血钠的浓度、强化期是否合用激素、是否使用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结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并鞘注治疗可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
曹莉梅杨期明陈鹏赵巧珍陈素芬胡海冰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特点与头部CT表现,防止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特点与头部CT的表现。结果 (1)26例病例均为散发;(2)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症状、进行性痴呆、头昏失眠等,亦可无临床表现,血清钙、磷均正常;(3)头颅CT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双侧基底节钙化,MRI诊断阳性率不高。结论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排除其他可引起基底节钙化的相关疾病的基础上,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无症状者更有意义。
熊焰杨期明陈素芬胡海冰
关键词:基底节钙化头颅CT锥体外系症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