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个含联吡啶的螯合二噻吩乙烯新配体合成、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2025年
- 为提高二噻吩乙烯光致闭环反应的转化率,延长光致开环反应的激发波长从而实现信号的低能读取,首次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具有联吡啶基的新螯合配体1,2-双-[2′-甲基-5′-(5″-联吡啶)-3′-噻吩]全氟环戊烯(BM-5-BP-3-TP)及其闭环体closed-BM-5-BP-3-TP,将其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组装成金属有机框架(MOFs)以实现调节配体光致变色的目的。借助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产物3-溴-2-甲基-5-(5′-联吡啶)噻吩(BM-5-BPT)和BM-5-BP-3-TP进行了结构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BM-5-BP-3-TP在液相的光致变色性质及其对不同极性溶剂的依赖性,其闭环体在甲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12 nm;光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闭环反应为零级反应,而开环反应为一级反应。此外,BM-5-BP-3-TP在PMMA薄膜相和晶体相均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性质,闭环体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08 nm和614 nm,且在PMMA薄膜中具有优异的耐疲劳性质。
- 余中陈怡璇杨键韩晶
- 关键词:螯合配体光致变色
- 基于4,4’-偶氮苯二甲酸合成金属Cd(II)配合物和晶体结构表征
- 本文报道了水热法合成4,4’-偶氮二苯甲酸和金属Cd(II)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X-射线单晶衍射 分析表明,晶体C14 H8 Cd N2 O5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 2/c,Fw=396.6,晶胞参数:a = 14.81...
- 代平韩晶马中琦李朋
- 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二芳基乙烯化合物是最有可能实用化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从溶液相和晶体相2个方面评述了二芳基乙烯配合物在光致变色性能、无损读取、分子识别/捕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金属离子参与配位不会阻止配合物的光致变色反应。通过金属离子与二芳基乙烯配体的合理自组装,可以调控配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
- 韩晶余中白力静赵高扬宗像惠
- 关键词: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配合物晶相
- Ag(I)二噻吩乙烯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2011年
- 以2-甲基-3,5-二溴噻吩为原料通过溴代、suzuki偶合反应与全氟代环戊烯反应合成了1,2-双(2’-甲基-5’-(4"-吡啶基)-3’-噻吩)全氟代环戊烯(BM-4-PTP),以IR,EA,ESI-MS和NMR进行合成产物的结构表征。通过扩散法用AgCF3COO和AgClO4与BM-4-PTP反应合成了两个Ag(I)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两个配合物在晶体相中的光致变色性质。结果表明:在合适波长的光激发下,伴随着在无色和紫色之间颜色的相互转换,配合物1和2在晶体相显示了可逆的光致变色反应,说明在晶体相两个配合物中的噻吩环均以反平行构型存在,二噻吩乙烯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并没有阻止晶体相基于环化反应的光致变色性质。
- 韩晶余中马中琦代平李朋王云
- 关键词:光致变色配合物
- 微米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 2025年
- 微米级介孔SiO_(2)微球具有单分散、比表面积大和对光漫反射等特点,在吸附、电子和化妆品等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制备粒径大于20μm的SiO_(2)微球仍具有挑战。研究通过Stöber法优化水醇比制备SiO_(2),将其疏水改性后作为Pickering乳液法的固体乳化剂成功制备了平均尺寸为41.8μm的单分散性SiO_(2)微球。SEM研究表明其表面存在裂纹,内部填充大量多孔纳米SiO_(2)球;N_(2)吸脱附测试表明其为介孔材料,经550℃煅烧后微球破碎,表面积增大为369.47 m^(2)/g。煅烧前后SiO_(2)微球对不同离子类型染料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与Ni/Fe双金属-有机框架相比,煅烧后SiO_(2)微球与其复合作为电极进行电化学检测多巴胺的氧化峰电流提升了561.3%,灵敏度提升了51.0%,检出限为0.08μmol/L,大幅度提升了1172.9%,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 余梦楠韩晶郭婷余中万一
- 关键词:微米
- 基于OBE和Oxford EMI理念的双语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3年
- 针对材料物理专业认证中《纳米材料与技术》双语课毕业指标点变更,基于“面向产出的教育”(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和Oxford EMI(English Media Instruction)理念,从毕业指标点出发,构建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技巧,重建科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体系,开展双语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切实提高学习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这一探索同时也是基于课程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为其他类似课程的改革实践提供参考解决方案。
- 韩晶余中游才印宋杨
- 关键词:EMI双语课程教学探索
- 锡掺杂的氧化铟薄膜及微细图形制备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掺杂的氧化铟薄膜及微细图形制备工艺,将硝酸铟和四氯化锡加入乙酰丙酮溶剂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制得溶液A;苯酰丙酮为螯合剂加入乙二醇甲醚溶剂中,制得溶液B,将溶液A、B混合,搅拌、沉化,得到感光性锡掺杂的...
- 赵高扬李颖张卫华韩晶陈源清
- 文献传递
- 光致变色的钴(Ⅱ)配合物合成和性质研究
- 2014年
- 以光致变色的1,2-双(2’-甲基-5’-(羧基)-3’-噻吩)全氟环戊烯(BM-5-CATP,H2L)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金属钴(Ⅱ)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质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光激发下,配合物[Co2Cl2L(H2O)2(MeOH)2]n在不同的溶液中具有不同的可逆光异构化反应。配合物的甲醇溶液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溶液颜色在粉红色和蓝紫色之间可逆改变,表现出典型的可逆光致变色反应。然而,以较强极性的DMSO为溶剂时,配合物溶液经254nm紫外光照射后,分别在可见区550nm和620nm处出现两个新的吸收峰,这归因于基于顺旋模式的光环化反应产生了两种闭环异构体,且这两种异构体在溶液中独立地发生光环化反应。
- 权春艳韩晶余中高琪
- 关键词:光致变色配合物溶剂
- 基于医学影像的疾病诊断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实现
- 本文论述了基于医学影像的疾病诊断系统的设计及相关实现.
本系统是与交大医学院影像科研究组进行的合作,是一个医工结合的项目.通过对医学领域的医学常识、诊断流程、诊断方法等相关信息的深入交流,对本系统定制了一套整体...
- 韩晶
- 关键词:医学影像数据挖掘
- 文献传递
- 三种配合物微晶的尺寸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质(英文)被引量:1
- 2016年
- 以4,4′-二苯醚二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通过调节水热反应的条件,如三乙胺的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可控合成了尺寸从10到250μm的Ni(Ⅱ)、Co(Ⅱ)和Zn(Ⅱ)3种配合物微晶,其尺寸、形貌和结构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3种配合物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甲基橙和亚甲基蓝均具有杰出的降解能力,且随着配合物晶粒尺寸减小其催化能力明显提高。最引人注目的是尺寸为30μm的Ni(Ⅱ)配合物,其光催化性降解Rh B染料的能力已超越纳米TiO_2。此外,X射线粉末衍射表明,在一次光降解过程后配合物结构保持稳定,可作为重复利用的光催化剂。
- 刘祥韩晶余中王晓祥
- 关键词:水热合成配合物尺寸可控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