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太生

作品数:50 被引量:978H指数:1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肾病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9篇糖尿病肾病
  • 7篇中医
  • 7篇细胞
  • 6篇当归
  • 5篇中药
  • 5篇小鼠
  • 4篇当归补血汤
  • 4篇血汤
  • 4篇薯蓣
  • 4篇薯蓣丸
  • 4篇腺癌
  • 4篇TGF-Β
  • 4篇补血
  • 4篇补血汤
  • 3篇多糖
  • 3篇医药治疗
  • 3篇早期糖尿病

机构

  • 41篇武汉大学
  • 12篇江汉大学
  • 11篇湖北中医药大...
  • 4篇湖北省中医院
  • 4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麦克马斯特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0篇叶太生
  • 27篇张莹雯
  • 20篇彭艳芳
  • 16篇张亚兵
  • 16篇吴朝妍
  • 11篇柯浩亮
  • 10篇王秀萍
  • 9篇姚琼
  • 6篇夏玉坤
  • 5篇邓阿黎
  • 3篇张雪荣
  • 3篇向楠
  • 2篇郭玮
  • 2篇赵剡
  • 2篇徐丹
  • 2篇谢伟
  • 2篇任学群
  • 2篇程真顺
  • 2篇王永炎
  • 2篇郭鹏

传媒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湖北中医杂志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中国药师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新知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国医论坛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抑制介导的黄芪多糖抗人肺癌细胞效应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的抗肿瘤效应,并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APS抗肿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PS干预A549细胞,用MTS法检测APS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量效和时效关系)。用Real-time PCR法检测APS对A549细胞p65mRNA的抑制效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PS对A549细胞P65蛋白的抑制效应。用NF-κB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APS对A549细胞NF-κB活性的的抑制效应。结果:20g/L和40g/L的APS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效应,处理48h后抑制效应最强。20g/L的APS处理A549细胞后24h对p65mRNA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同浓度APS处理后48h对P65蛋白有显著抑制效应。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20g/L的APS处理A549细胞后6h可显著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结论:APS可显著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通过对NF-κB的抑制介导其抗肿瘤活性。
吴朝妍张莹雯叶太生张亚兵彭艳芳於海军
关键词:黄芪多糖肺癌人肺腺癌细胞系核转录因子
当归补血汤醇提物和水提物调控BMP-7、TGF-β1表达对腺嘌呤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保护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制备当归补血汤醇提物和水提物,比较两者抗肾纤维化的药效,筛选更有治疗作用的提取物。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5组:A组(空白)、B组(模型)、C组(水提取物)、D组(醇提取物)、E组(福辛普利)。除A组外其它组用腺嘌呤诱导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成功后,给药30天,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24小时蛋白尿(24hUPro),并观察一般情况、肾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RT-PCR法检测BMP-7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当归补血汤不同提取物组均能明显改善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衰竭,同时诱导肾组织BMP-7及其mRNA表达(P<0.05),下调了TGF-β1及其mRNA表达(P<0.05),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对比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作用更强(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抗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在于调控BMP-7、TGF-β1表达,更有效的药物成分主要在其醇提物中。
叶太生张莹雯王秀萍姚琼向楠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肾间质纤维化醇提物水提物
中国本草典籍源流考被引量:12
2018年
本草典籍是中医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考证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较大的本草典籍,可知其源流来自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南北朝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把多种同名异书《本草经》糅合为一体,为后世历代本草所宗。至唐代,由政府组织编纂了《新修本草》,开创了国家编纂本草的先例。宋代本草著作多为继承《唐本草》发展的本草,如《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金元时期,各派医家多利用宋代刊行的本草,精炼药效,归纳药理,从而创造出气味厚薄、归经、引经、升降浮沉等药性理论体系。至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集明代以前本草学之大成,载药1 892种。清代本草文献种类繁多,以注释、节录、改编前代本草为主。通过梳理历代本草源流可知,自秦汉到清末,我国本草著作代代相承,前后都有递嬗的关系,是一种有所创造的继承。因此,了解古人的继承与创新观念,对本草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叶太生刘萍
关键词:本草典籍源流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张莹雯吴朝妍谢伟叶太生柯浩亮高卫陈小梅徐丹郭鹏谭异伦王健
通过观察黄芪多糖对肾阳虚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NF-Kb,IkB表达的影响研究,课题组得出结论:与苯那普利治疗组相比,APS治疗组能使大鼠肾组织NF-Kb表达减少,IkB表达增多,且在减轻肾脏病理改变方面优于苯那普利治疗组,...
关键词:
关键词:黄芪多糖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动物实验
当归补血汤干预miRNA-21调控自噬保护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基于miRNA-21干预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探讨当归补血汤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当归补血汤的醇提取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造模成功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7g/(kg·d)];D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1.75g/(kg·d)];E组:格列奇特组[2mg/(kg·d)]。每组10只,连续灌胃4周后取材。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并观察一般情况、肾脏组织病理(PAS染色),电镜观察肾足细胞的自噬体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Akt(protein kinaseB)、总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的表达,RT-PCR法检测miR-21以及Akt、mTOR的mRNA表达。结果对比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大鼠的肾功能指标(P<0.05),病理表现上减轻了肾系膜增生,上调了足细胞nephrin蛋白(P<0.05),增加了肾足细胞自噬体形成,延缓了肾纤维化。同时当归补血汤组抑制了miR-21表达(P<0.05),下调了Akt、总mTOR及其mRNA表达(P<0.05),从而增强了肾足细胞的自噬活性,起到延缓肾衰竭的作用。结论当归补血汤能抑制miR-21表达调控肾足细胞自噬活性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
叶太生向楠姚琼张莹雯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MIRNA-21自噬
运用五行学说论治杂病实质浅析——《金匮要略》首篇“十七句”争议的启示被引量:2
2004年
从《金匮要略》首篇之“十七句”历代医家争论中得到启示 :五行学说论治杂病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的思辨功能 ,实质是理清病变过程 ,即针对每行的内外平衡、四种关系 ,分清主次的治疗过程 ,在临床运用五行学说指导杂病治疗中意义重大。
叶太生
关键词:杂病五行学说《金匮要略》历代医家
金叶败毒颗粒联合金因肽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金叶败毒颗粒与金因肽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金因肽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叶败毒颗粒。结果:治疗组预防溃疡复发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金叶败毒颗粒与金因肽联合治疗口腔溃疡预防溃疡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西药金因肽。
张亚兵邓阿黎彭艳芳叶太生吴朝妍
关键词:口腔溃疡复发性金叶败毒颗粒金因肽
温阳利湿通络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ET-1 VEGF及TGF-β1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基于"肾脾阳虚,湿瘀阻络"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基本病机的认识,以"温阳利湿通络方"治疗NS,是临床实践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该方改善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AN)大鼠蛋白尿、血脂的作用,并检测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分别用"温阳利湿通络方"和盐酸贝那普利干预治疗4周。生化法测定用药后各组动物24h尿蛋白定量(24h UPQ)、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的ET-1、VEGF及TGF-β1的水平。结果:"温阳利湿通络方"组可明显降低AN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与模型组比较,P<0.05),并使肾组织的ET-1、VEGF及TGF-β1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温阳利湿通络方可降低AN大鼠的血脂和蛋白尿水平,其机理与下调了肾组织ET-1、VEGF及TGF-β1的水平有关。
姚琼叶太生邱幸凡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内皮素1转化生长因子-Β1
开口箭皂苷对S-180肉瘤细胞荷瘤小鼠NF-κB mRNA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开口箭皂苷对S-180肉瘤细胞荷瘤小鼠NF-κB mRNA的影响,证实开口箭对实体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计算四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开口箭皂苷对S-180肉瘤细胞体外培养下抑制率,并进行电镜形态观察。同时建立S-180肉瘤荷瘤小鼠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开口箭皂苷进行干预,以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观察细胞形态,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技术检测NF-κB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检测各组NF-κB mRNA。结果开口箭皂苷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180肉瘤细胞增殖,以48h作用最佳。开口箭各组荷瘤裸鼠的瘤质量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给药组瘤组织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均P<0.05),并随着开口箭皂苷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口箭皂苷明显抑制S-180肉瘤细胞体外增值,具有抑制实体肉瘤作用,降低NF-κB mRNA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叶太生张莹雯王秀萍张贤梅张曼玲
关键词:核因子-ΚB
蛇葡萄素对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SOD和MD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蛇葡萄素对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和结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对照组、蛇葡萄素低剂量组、蛇葡萄素中剂量组、蛇葡萄素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5组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制实验性结肠炎大鼠模型,24 h后分别灌胃给药7d,测定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炎大体损伤评分(CMD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血清和结肠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大鼠DAI、CMDI及结肠HP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血清和结肠SOD活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蛇葡萄素组和柳氮磺吡啶组3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蛇葡萄素对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减轻结肠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张亚兵张莹雯柯浩亮彭艳芳叶太生吴朝妍夏玉坤
关键词:实验性结肠炎蛇葡萄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