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
- 作品数:35 被引量:730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薏苡拔节期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以西农薏苡二号为材料,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拔节期薏苡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薏苡净光合速率为10.4 ̄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中午11:00 ̄15: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上午9:00 ̄11:00时和下午15:00 ̄17: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7.8μmol/(m2·s)和6.6μmol/(m2·s)。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5:00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温度。薏苡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1 ̄37℃,相对湿度33% ̄44%,光合有效辐射在470 ̄710μmol/(m2·s)。
- 舒志明梁宗锁孙群王凯刘海涛
- 关键词:薏苡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 不同丹参种质生物学性状比较与评价被引量:16
- 2007年
- 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个不同来源的丹参种质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研究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8个丹参种质在株高、冠幅、茎、叶、花冠颜色,以及根部性状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可根据这些特征和差异区别鉴定不同的丹参种质;8个丹参种质中的南丹参和商洛丹参最适宜在陕西商洛地区推广种植,甘西鼠尾和山东白花丹参可以作为搭配品种,其他品系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但三叶丹参是一个高抗根结线虫病的种源,可以作为抗病育种材料利用.
- 舒志明梁宗锁孙群叶正良张兴悟付亮亮
- 关键词:丹参种质生物学性状
- 丹参移栽后苗系与根系的生长关系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 :研究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有效成分累积的关系 ,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丹参种苗移栽成活后 ,对生长一致的植株定点挂牌编号 ,每 2 0d取样 1次 ,测定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根系与苗系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及其与丹参酮ⅡA、丹参素等有效成分含量累积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研究发现 ,种苗移栽成活后 ,苗系首先迅速生长 ,根系的快速生长期明显滞后于苗系 ,但其生长持续时间长 ;根系数量的变化呈现双“S”型增长曲线 ,快速增长期分别出现在移栽后的 30~ 70d和 14 0~ 2 0 0d 2个时间段。丹参素含量在移栽后14 0~ 180d达到最高水平 ,丹参酮ⅡA 最高含量出现在移栽后的 10 0~ 12 0d。
- 孙群梁宗锁王渭玲韩建萍王敬民卫新荣刘文婷
- 关键词:移栽根系数量生长发育阶段规范化栽培技术生长发育规律丹参素
- 氮、磷对丹参根系生长及总丹参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3年
-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对丹参生育期、器官发生与生长、干物质积累、养分含量及总丹参酮累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养分施入量为1∶1时产量最高,对试验盆栽该配比处理的产量是对照的1.8倍,对大田试验该配比高肥区产量高出低肥区2.5倍,高出中肥区2.25倍.移栽时用做基肥的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产量.氮磷养分施入量最佳配比为1∶1.
- 韩建萍梁宗锁孙群王渭玲魏永胜叶正良王敬民
- 关键词:丹参根系氮磷总丹参酮养分含量
- 丹参种子形态结构与吸水特性研究
- 丹参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之一,其药用部分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根及根茎,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养血安神的功能。尤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疗效。丹参种子...
- 孙群梁宗锁王渭玲刘文婷
- 关键词:种子发芽整齐度
- 绞股蓝氮磷钾肥效反应模式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采用N、P、K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在陕西安康平利绞股蓝药源基地进行了绞股蓝氮、磷、钾 肥效田间试验,结合试验点的土壤肥力水平,求得了绞股蓝N、P、K的肥效反应主程,提出了绞股蓝不同用药 部位的N、P、K合理配比和肥料用量。绞股蓝地上部分目标年均产量在3 900-4 600 kg/hm2的施肥量为N 158.05~222.36 kg/hm2,P2O51.915~116.10 kg/hm2,K2O104.06~170.134 kg/hm2。绞股蓝地下根茎目 标产量在900~1200 kg/hm2的施肥量为N 102.88~1 89.02 kg/hm2,P2O5 60.98~100.49 kg/hm2,K2O 152. 31~194.34 kg/hm2。分析N、P、K对绞股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药用部位的需肥特点 虽不相同,但N、P、K均表现为正效应,都能促进绞股蓝产量的提高,但不能过量。对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发 现,NP反应为负,NK反应为正,PK反应为正。说明化学肥料必须在一定限度下以合理的比例施用,否则会造 成减产。
- 张辰露梁宗锁王渭玲孙群李金灿张军
- 关键词:绞股蓝肥效药用植物氮磷钾
- 丹参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在显微水平上对丹参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其与不同发育阶段花蕾的外部形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有2枚雄蕊,每个花药具2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属同时型,小孢子在四分体中的排列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属3细胞型并有6个萌发沟。花粉囊壁发育属双子叶型,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细胞为腺质,二核。植株花蕾肉眼可见,大小在1~1.5mm时雄蕊孢原细胞开始分化;花蕾长至9~12mm。即从钟型花萼的钟口肉眼可见乳白色花瓣时.形成成熟的雄配子体,雄配子体具有3细胞的花粉粒。
- 舒志明梁宗锁孙群田广文付亮亮
- 关键词:丹参小孢子雄配子体发育
- 外源ABA/GA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过程的调控作用
- 孙群
- 连作对丹参生长的障碍效应被引量:126
- 2005年
- 通过对1~4年不同连作年限地块丹参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的连续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连作严重危害丹参生长,主要表现在6~9月,丹参生长期的枯苗率大幅度上升,地上、地下部生长量下降,根系数量、直径和长度减小,产量降低。同时由于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根系外观畸形,造成商品率下降,从而影响丹参质量。通过对土壤pH测定发现,丹参连作障碍可能与土壤酸性增加有关。
- 张辰露孙群叶青
- 关键词:丹参连作障碍种子萌发中草药
- 不同干旱土壤条件下杨树的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被引量:112
- 2004年
- 在适宜土壤水分 (70 %θf)、中度干旱 (5 5 %θf)和严重干旱 (4 0 %θf)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杨树 (Populussimonii)的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 ,杨树叶水势、相对含水量 (RWC)、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及单叶水分利用效率 (WUE)显著下降 ;在适宜水分和中度干旱条件下 ,杨树的快速生长和干物质迅速积累时期主要集中在 5~ 6月 ,严重干旱下快速生长时期和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 5月 ;杨树总耗水量和总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 :适宜水分 >中度干旱 >严重干旱 ;WUE则表现出中度干旱下最高 ,严重干旱下最低 ;杨树在适宜水分下的日、旬、月耗水量明显高于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处理 ;杨树在适宜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条件下的最高耗水月分别在 6~ 7月 ,最高旬耗水量分别在 7月中旬、上旬和 6下旬 ;在中度水分亏缺和严重水分亏缺下的最高耗水日出现的时间比适宜水分下的最高耗水日提前 1~ 2个月以上。一天中的最大耗水高峰随着杨树生育期和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杨树不具备耐旱植物的特征 ,因此在黄土高原缺水地区不适宜大面积栽植 ,只能用于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条件下造林。
- 杨建伟梁宗锁韩蕊莲孙群崔浪军
- 关键词:杨树水分利用率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