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英

作品数:49 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黄酮
  • 7篇饮片
  • 6篇低场核磁
  • 6篇低场核磁共振
  • 6篇指纹
  • 6篇指纹图
  • 6篇指纹图谱
  • 5篇中药
  • 4篇药材
  • 4篇质构仪
  • 4篇肉苁蓉
  • 4篇苁蓉
  • 4篇乌梢蛇
  • 4篇化学计量
  • 4篇化学计量学
  • 4篇UPLC
  • 3篇引物
  • 3篇质构特性
  • 3篇糖苷
  • 3篇酮类

机构

  • 49篇暨南大学
  • 5篇广东一方制药...
  • 4篇九州天润中药...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生物资...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华润三九医药...
  • 1篇康美药业股份...
  • 1篇无限极(中国...

作者

  • 49篇张英
  • 45篇曹晖
  • 45篇吴孟华
  • 44篇马志国
  • 11篇张英
  • 4篇彭杰
  • 2篇周光雄
  • 2篇周宇
  • 1篇王欢
  • 1篇韦柳斌
  • 1篇李向日
  • 1篇李承花
  • 1篇杨明
  • 1篇卫海英
  • 1篇贾天柱
  • 1篇陈金嫚
  • 1篇叶文才
  • 1篇姚英
  • 1篇徐俊

传媒

  • 4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成药
  • 4篇海峡药学
  • 2篇中草药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医教育
  • 1篇江苏商论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9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采收期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青皮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对不同采收期的青皮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并比较不同采收期样品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3',4',3,5,6,7,8-七甲氧基黄酮、5-去甲川陈皮素和桔皮素的含量。结果建立了青皮的UHPLC指纹图谱,共指认了8个特征峰,7~9月采收的青皮相似度大于0.97,5月份与其他月份的相似度均小于0.8。8个黄酮类成分的总量随着生长期的增长而减少,5月采收的个青皮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3',4',3,5,6,7,8-七甲氧基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甜橙黄酮、川陈皮素、5-去甲川陈皮素、桔皮素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变化不明显。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均可将5月采收的样品与7~9月采收的样品分开。结论不同采收期的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本文可为青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张戴英何小芳黄健晶张英吴孟华曹晖马志国
关键词:不同采收期黄酮类成分
青皮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和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青皮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橘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0 min,15%A;10~15 min,15%~20%A;15~20 min,20%~25%A;20~30 min,25%~40%A);流速1.0 mL·min^(-1),特征图谱检测波长为295 nm,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283 nm和330nm,柱温30℃。结果建立了青皮特征图谱,35 min内青皮的主要色谱峰能够达到完全分离,同时指认了5个特征峰,均为黄酮类成分。5个黄酮类成分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在0.56~22.4、3.59~143.5、0.21~8.4、0.09~3.62、0.06~2.58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12%(RSD=2.7%)、100.41%(RSD=0.91%)、99.11%(RSD=1.4%)、100.32%(RSD=2.6%)、98.62%(RSD=2.4%)。24批青皮中5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162%~2.44%、9.95%~18.0%、0.130%~0.507%、0.029%~0.884%、0.016%~0.52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并能同时测定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可为青皮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肖小春何小芳张英吴孟华吴孟华马志国
关键词:青皮川陈皮素
薏苡仁的炮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薏苡仁的炮制方法。该炮制方法的步骤包括:将薏苡仁加水于50~80kPa的压力下蒸制5~20min,得到蒸制后的薏苡仁;其中,薏苡仁和水的重量比为1:0.5~1;将蒸制后的薏苡仁在50~90℃的干燥温度下干...
吴孟华周宇曹晖徐葱茏马志国张英
不同基原枳实中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不同基原枳实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评价。方法采用GC-MS建立枳实中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别分析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中的挥发油差异。结果建立了枳实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酸橙枳实中确认了12个共有峰,甜橙枳实中确认了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12个共有峰。不同批次酸橙枳实的相似度在0.93以上,不同批次甜橙枳实的相似度在0.98以上。CA、PCA和OPLS-DA结果显示两种枳实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可被明显区分,综合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和载荷散点图,共筛选出7个差异性成分。结论GC-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模式识别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价不同基原枳实挥发油的质量特征,为枳实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张戴英吴梦玫庄冬苗张英吴孟华曹晖马志国
关键词:枳实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
“有+NP+VP”结构探析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有+NP+VP”结构中“有”的语义及语用功能,进入结构的“NP”的条件和特点,VP的类型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把“有+NP+VP”分为两类进行分析研究,一是兼语式“有+NP+VP”结构,二是...
张英
关键词:NPVP语用功能语义关系
文献传递
吸水动力学结合现代技术的当归润制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运用现代技术量化表征当归的润制过程,阐明当归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方法测定不同润制时间当归的吸水率,构建当归吸水动力学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磁共振成像技术(LF-NMR/MRI)表征当归润制过程中水分相态及分布状态的变化;采用质构仪测定当归润制过程中质地的变化;采用HPLC法分析当归不同润制时间的阿魏酸含量变化。结果当归润制吸水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决定系数(COD)大于98.1%,非线性拟合结果良好。吸水率随润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个头的增大而减小。LF-NMR/MRI结果表明当归润制过程中水分由外而内渗入,不同相态水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前4 h内自由水由4.02%增加为95.75%,结合水由95.98%减少为4.25%。除弹性外,当归润制时硬度、压缩功循环等物性指标在8 h内均明显下降,8 h后趋于平稳,符合传统“药透水尽”的判断标准。当归醇溶性浸出物和阿魏酸含量在润制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吸水动力学结合磁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可直观量化表征当归的润制过程,为阐明当归润制传统经验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
彭杰吴孟华马志国马志国沈华黄天赐曹晖张英
关键词:当归质构仪HPLC阿魏酸
基于雨课堂的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药用植物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基于雨课堂的药用植物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着眼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充分融合了雨课堂、国家精品课程SPOC和微信群的特色和优势,教学过程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涵盖了课前预习、课中解惑和课后练习、讨论、自我检测、反思和实践的完整过程。授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将线上答疑和线下实践充分融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用促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促进课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张英张英吴孟华吴孟华马志国周光雄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
HPLC特征图谱结合多模式识别及熵权TOPSIS法的不同基原蒲黄药材质量评价
2025年
目的建立蒲黄Typhae Pollen的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合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价2种基原蒲黄质量,采用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2种基原蒲黄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24批蒲黄不同基原药材的特征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确定2种基原蒲黄各自的共有峰及其基原之间交叉共有峰,均采用对照品进行色谱峰的指认。以峰面积为依据,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相对贴近程度,得到2种基原蒲黄的综合质量排名及各特征峰的权重;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te analysis,PLS-DA)筛选并确认2种基原蒲黄的质量差异标志物。结果水烛香蒲、东方香蒲特征图谱分别指认并确定了13个特征峰和16个特征峰,其中峰8、9、12是东方香蒲的特有峰,峰7、11与峰13之间的相对峰高可直观区分2种基原蒲黄。特征图谱对比分析发现,东方香蒲的含量测定指标选择峰13(水仙苷)更为合理。熵权TOPSIS法结果表明,各基原蒲黄样品批次间的特征峰均可稳定传递,东方香蒲的相对贴近程度(C_(i))均高于水烛香蒲,说明2种基原蒲黄质量有差异。PCA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9.008%。PLS-DA筛选出山柰酚-3-O-芸香糖苷等9个质量差异标志物,其中山柰酚-3-O-芸香糖苷、异槲皮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等7个质量差异标志物为首次提出。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可对2种基原蒲黄进行区分,并特异性识别两者的差异性成分,为蒲黄不同基原之间的区分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田芳张英吴孟华吴孟华马志国
关键词:熵权TOPSIS法
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及鉴别中药材乌梢蛇真伪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及鉴别中药材乌梢蛇真伪的方法,该引物包括cyt b‑4‑F3、cyt b‑4‑B3、cyt b‑4‑FIP和cyt b‑4‑BIP,其序列依次如SEQ.ID.NO.1‑SEQ.ID.NO...
曹晖周娜娜张英吴孟华何倾马志国
文献传递
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考证被引量:13
2018年
蛇类药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历代本草多有记载。蛇类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等功效,在风湿痹证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从名称、产地、性状特征、品质评价、功效五个方面对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记载进行梳理,旨在对其源流和历史沿革进行考证,以期为这两种蛇类药材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周娜娜吴孟华张英马志国何倾曹晖
关键词:乌梢蛇蕲蛇本草考证历史沿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