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凌
- 作品数:73 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猪丹毒丝菌的分离鉴定及其SpaA基因高变区域的序列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为确定来自广东韶关某猪场猪只发病的病原,从送检材料中分离纯化细菌,共分离到3株细菌,根据3株菌的形态特征、生化试验、16SrRNA基因序列结果确定3株细菌均为猪丹毒丝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对22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SpaA基因432bp高变区域的序列测定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序列一致,但区分于GC42株;将该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获得39个高度同源的猪丹毒丝菌的SpaA基因序列;将所有43个序列采用MEGA5.05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5个氨基酸位点替换,根据这种多态性,可将所有菌株分为5个SpaA型,国内流行SpaAⅡ、Ⅲ、Ⅳ型,其中SpaAⅡ最流行,占分析的国内菌株的75%。
- 彭凌杨旭夫
- 关键词:RRNA药敏试验
- 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移植性实体瘤小鼠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为研究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移植性实体瘤小鼠的影响,以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移植性实体瘤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实体瘤小鼠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白细胞数无明显影响,还能显著增加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含量。表明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提取液对H22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对小鼠免疫系统的毒副作用小。
- 彭凌席小燕朱必凤
- 关键词:抗肿瘤
- 鸭疫里默氏杆菌ERIC-PCR基因分型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解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采用经优化建立的ERIC-PCR分型方法对来自广东地区16个鸭场的48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用ERIC-PCR法可将48个分离株分为16个基因型。12个鸭场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的菌株,并且不同鸭场流行基因型不同,8型和11型是较为流行的菌株。该研究结果可为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
- 彭凌杨旭夫
-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分型ERIC-PCR
- 对除草剂敏感致死水稻bel基因的RAPD和SCAR分子标记被引量:9
- 2006年
- 以8077s与抗感的籼稻品种丰35亲本及杂交后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群分法(Bulked SegregantAnalysis,BSA),从210个10mer随机引物,找到2个水稻苯达松敏感池和抗感池之间表现多态性的特异引物———S20和S316,分别产生的标记片段为S20-440和S316-590。它们与bel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13 cM和7.97 cM。对RAPD扩增标记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合成两对特异性的SCAR引物,包含原有的RAPD序列。SC01引物在敏感单株中扩增出1条423 bp带;SC02引物在敏感单株中扩增出1条606 bp带,它们的SCAR标记与bel基因的连锁距离为10.66 cM和7.04 cM。应用SCAR标记对水稻恢复系进行了辅助选育。
- 朱必凤朱友林吴成钢廖朝晖黎书伟刘主彭凌郭克婷刘安玲
- 关键词: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RAPD标记
-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表型分析
- 2011年
- 为了揭示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与毒力的关系,采用SDS-PAGE测定了82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细胞外膜蛋白(OMP),比较了不同临床背景分离株的OMP表型差异,根据外膜蛋白的电泳迁移率Rf值和蛋白含量对OMP与毒力菌株的相关性和PAGE分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图谱表型分析结果表明,82个分离株分成以分子量36~40KD为特征的Ⅰ型和以42~45KD为特征的Ⅱ型2种类型,约34%患病猪分离株属于PAGEⅠ型,只有约9%健康猪分离株属于PAGEⅠ型。Rf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外膜蛋白分为3种类型,PAGEⅠ、PAGEⅡ和PAGEⅢ型。图谱蛋白含量聚类分析显示5个PAGE型。结果提示,36~40KD蛋白与菌株的毒力相关。
- 朱必凤杨旭夫彭凌韦昭玉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毒力菌株聚类分析
- 艰难梭菌毒素A和B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2025年
-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A,TcdA)和B(TcdB)的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为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感染的快速检测和毒素分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TcdA和TcdB基因的保守序列各设计1套LAMP引物,在同一体系内进行双重LAMP扩增,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快速检测TcdA和TcdB的LAMP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并对LAMP扩增产物进行熔解曲线分析。用建立的方法对18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cdA和TcdB均能进行较好扩增的双重LAMP反应条件为:Mg2+浓度6.8 mmol/L,dNTPs浓度1.2 mmol/L,扩增温度64℃。扩增结果可采用SYBR GreenⅠ染色完成初步检测,目标基因(菌)显示翠绿色荧光,6种其他常见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脆弱类杆菌、肉毒梭菌)无荧光;双重LAMP体系检测TcdA和TcdB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10~1个质粒/反应,通过分析熔解曲线的特征峰可判断CD菌株所含的确切目标毒素。18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有8份样本初步检测为阳性,经溶解曲线分析,均含TcdA和TcdB两种毒素。结论初步建立了TcdA和TcdB双重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CD感染的快速检测,并可实现TcdA与TcdB的同时快速检测。
- 席小燕林玉兰卢金莹陈惠权彭凌
- 副猪嗜血杆菌与猪链球菌2型双重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 2018年
- 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的infB基因和猪链球菌2型的Cps2j基因各设计1套LAMP引物,在同一体系中进行双重LAMP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YBRGreenⅠ荧光检测,并对双重LAMP扩增产物进行熔解曲线的分析,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与猪链球菌2型双重LAMP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常规PCR高两个数量级。通过熔解曲线特征峰的分析可以判断感染的确切目标菌株,且与其他的病原菌无交叉反应。对29份临床样品检测的结果显示,普通PCR和双重LAMP的检出率分别为17.0%和31.0%。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实现两种病原的同步快速检测,对于临床疫病的初筛有一定的帮助。
- 刘博婷李娜彭凌郑娅莉柯璐菲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2型常规PCR
- 油茶肉质果、叶提取液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通过观察FF/FL对Fe2+和H2O2激发的正常小鼠肝组织匀浆体外MDA生成的影响;观察FF/FL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的抑制作用;观察FF/FL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O2-·及Fe3+-EDTA-Vc-H2O2自由基产生系统产生的OH·的清除作用;连续7d灌胃FF/FL,测定小鼠体内SOD活性及MDA含量后,探讨油茶肉质果(FF)和油茶肉质叶(FL)提取物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结果:FF/FL均能抑制红细胞自氧化,FF/FL均可抑制Fe2+和H2O2激发的正常小鼠肝组织匀浆体外MDA的生成;FF/FL均能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FF/FL均能增加小鼠血清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结论:FF/F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提高SOD的活性及降低MDA含量。
- 彭凌席小燕刘主朱必凤
- 关键词: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 重组双基因鸭源大肠杆菌菌蜕的制备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利用裂解E基因和葡萄球菌核酸酶A(SN)基因的表达,制备鸭源大肠杆菌(E.coli)菌蜕。方法通过将带有裂解E基因和葡萄球菌核酸酶A(SN)基因的质粒pET29a-E-S转化至鸭源E.coli O_(92)中,对E.coli O_(92)(pET29a-E-S)进行诱导,每隔30min检测菌液的OD_(600)值,并检测培养液中所含DNA。结果通过诱导,E.coli O_(92)(pET29a-E-S)OD_(600)值在诱导90min后开始持续下降,180min时开始趋于平稳,到360min溶菌效率达99.999%。并且葡萄球菌核酸酶把DNA降解为50~400bp的小片断。结论通过裂解E基因和SN基因表达,成功制备了E.coli O_(92)菌蜕,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该菌蜕疫苗奠定了基础。
- 彭凌杨旭夫
- 关键词:大肠杆菌裂解E基因
- 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 2012年
-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猪上呼吸道常在菌,能够引起Glsser’s病,其典型的特征是纤维性多发浆膜炎,脑膜炎和胸膜炎.从血清型,基因,基因组与毒力之间的关联对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方面的报道做综述,为预防该病的爆发的提供参考.
- 吴康乐朱必凤杨旭夫彭凌刘博婷
-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基因基因组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