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光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能级
  • 2篇能级结构
  • 2篇中子星
  • 2篇子星
  • 2篇吸积
  • 2篇X射线
  • 2篇FE
  • 1篇低能
  • 1篇电子散射
  • 1篇星系
  • 1篇原子
  • 1篇原子过程
  • 1篇跃迁
  • 1篇跃迁几率
  • 1篇射电
  • 1篇射电天文
  • 1篇射线
  • 1篇双星
  • 1篇特征线
  • 1篇天文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7篇徐海光
  • 4篇尤峻汉
  • 3篇陈军锋
  • 1篇刘当波
  • 1篇梁赞明
  • 1篇陈磊
  • 1篇伍洋
  • 1篇耿京朝
  • 1篇刘丽佳
  • 1篇吴皓
  • 1篇李硕
  • 1篇靳光学
  • 1篇卢雨
  • 1篇郑元鹏
  • 1篇金乘进
  • 1篇许亚娣
  • 1篇闫丰
  • 1篇顾俊骅
  • 1篇朱岩
  • 1篇李婧楠

传媒

  • 4篇天体物理学报
  • 2篇天文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中子星的一维吸积柱模型
1999年
本文给出了改进的一维吸积柱模型,探讨了在大吸积率下吸积柱的结构及物理性质,并理论推导吸积柱内下落物质的温度、密度及速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它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冲击区(辐射压减速压)、理想气体压减速区、简并气体压减速区、外流区。作为例证,详细计算了吸积率M≈10^17g/s,极区磁场强度Bm≈10^8T的中子星吸积柱。探讨了吸积柱内的热核反应。
吴皓徐海光尤峻汉林宣滨
关键词:中子星吸积热核反应
SN1987A膨胀气壳中自由电子散射对发射谱线轮廓的影响
1993年
SN1987A的观测表明,许多发射谱线(特别是重元素谱线)有以下明显特征:(1)非对称的谱线轮廓,(2)谱线红移,(3)较大的FWHM如果这些重元素发射线来自SN1987A的核区附近,然后穿过外面的膨胀氢气包层,则可通过包层中自由电子对谱线光子的Thomson散射,满意地解释这些观测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这类谱线轮廓的近似方法.计算表明,与SNl987A的ArII线的观测轮廓符合甚佳.在与观测结果的弥合过程中,可导出膨胀气壳的一些物理状态参数.
徐海光陈军锋尤峻汉
关键词:超新星谱线轮廓电子散射
黑洞X射线双星的类氢类氦铁K_α发射线
2002年
用径移主导吸积流模型(ADAF)不仅可以成功解释很多低吸积率天体的连续谱辐射,也可以说明X射线波段的谱线发射,而后者目前尚少有讨论.以黑洞X射线双星GX339-4处在低吸积率的宁静态情况为例,计算了它的铁线发射,表明在ADAF情况下的确可以产生足够强的可以在观测上检测的类氢和类氦铁Kα线.
许亚娣刘当波陈磊徐海光尤峻汉
关键词:吸积盘黑洞恒星双星
致密星系群SCGG223的ASCA观测
2000年
光学观测表明,致密星系群SCGG 223中成员星系的速度弥散高达1106km/s,并且 整个星系群处于平衡状态.星系群的数值模拟也显示, SCGG 223是维里化的.这些光学 波段上的研究结果暗示, SCGG 223可能具有星系团量级的大引力质量,其星系际气体则 很可能处在极高温的状态.为了证实这些推测,作者在 1999年 2月利用 ASCA卫星对 SCGG 223进行了 X射线观测.通过光谱分析,获得了它的气体温度和 0.5~10 keV波段 上的光度分别为kT=1.4_(-0.4)^(+.6): keV和9.85_(-2.04)^(6.11)× 1036J S-1.与光学观测所作出的预计相 反,这些数值显示 SCGG 223是一个正常的低温星系群.由于 SCGG 223在 0.5~10 keV 波段上很暗,无法从ASCA获得的X射线表面亮度分布推算其总引力质量,因此,尚不 能直接判断它的质量是否真的像光学维里质量那样大.
靳光学徐海光陈磊刘当波凌家杰
关键词:X射线星系
Fe^(+24)、Fe^(+25)低能态能级结构及K_α、K_β特征线的计算──相对论微扰法
1994年
本文采用相对论微扰法处理Fe(+24)系统,利用解析形式的波函数计算其低能态的能级结构及Kα、Kβ特征线(作为对比,我们也计算了Fe(+25)系统).通过与现有的Fe(+25)Kα线的实验和理论比较,证明我们的方法是准确可信的,而在数学计算上则更加简便。利用这一结果,对小质量X射线密近双星的Fe(+24)K特征线进行了简要的定性分析.
章世伟徐海光陈军锋
关键词:中子星相对论
Fe^(+24),Fe^(+25)低能态能级结构及谱线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通过采用居间耦合形式下的解析波函数,用相对论微扰法完整地计算了Fe+24低能态(n=1,2,3)能级结构和相应的谱线自发辐射跃迁几率(Fe+25的数据也同时列出作为对比),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其中涉及Fe+24n=3能级的数据是首次详细给出的。
徐海光章世伟陈军锋尤峻汉
关键词:原子过程X射线谱
持续参与世界最大综合孔径望远镜SKA国际合作被引量:19
2012年
平方公里阵SKA(Square Kilometre Array)是计划建造的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致力于回答宇宙起源和基本力等问题.自1993年概念提出,全球已有20个国家67个科研机构的天文学家和工程师参与SKA预研究.中国在SKA发起、选址、工程概念及技术研发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目前SKA已进入建设准备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进行先导天线、相位阵馈源等SKA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中国持续参与SKA国际合作,组建团队探索有限科学目标、致力于高精度轻型天线设计与工艺研究、宽频带大视场接收机技术研究,将跨越式提升我国天文学和技术水平、我国工程和制造业水平,实现国际重大科学工程的"中国创造"里程碑.其可行性已通过多方分析和论证,SKA是中国参与21世纪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千载难逢的机遇.
彭勃金乘进杜彪秦波郑元鹏卢雨梁赞明徐海光赵公博田文武刘国玺周建寨冯贞国师民祥张一凡金超闫丰伍洋刘鸿飞安涛顾俊骅牛传峰耿京朝朱岩朱凯于京龙柴晓明张立民张翔李婧楠李硕刘丽佳
关键词:射电天文SK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