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晓玲

作品数:94 被引量:53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3篇糖尿
  • 33篇糖尿病
  • 30篇代谢
  • 30篇老年
  • 28篇老年男性
  • 21篇代谢综合
  • 21篇代谢综合征
  • 21篇综合征
  • 17篇血糖
  • 13篇胰岛
  • 12篇病患
  • 11篇胰岛素
  • 11篇糖尿病患者
  • 11篇骨转换
  • 10篇2型糖尿
  • 10篇2型糖尿病
  • 9篇代谢异常
  • 9篇血管
  • 9篇标志物
  • 8篇维生素D

机构

  • 9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装甲兵工程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空军总医院

作者

  • 94篇成晓玲
  • 76篇李春霖
  • 50篇田慧
  • 35篇李剑
  • 35篇刘敏燕
  • 35篇方福生
  • 34篇卢艳慧
  • 29篇孙般若
  • 27篇龚燕平
  • 26篇李楠
  • 25篇裴育
  • 25篇邵迎红
  • 16篇苗新宇
  • 16篇闫双通
  • 13篇肖海英
  • 13篇张颖
  • 9篇杨彦
  • 8篇钟文雯
  • 7篇李志冰
  • 6篇肖彧君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华内科杂志
  • 6篇中华保健医学...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药物应用...
  • 3篇中华骨质疏松...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医药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2013年中...
  • 2篇THE 22...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21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对血糖水平与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了解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糖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 ,为护理病情观察和护理评估提供依据。 [方法 ]将 14 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 ,比较两组不同阶段血糖水平及院内感染、心功能不全和病死率的差异。 [结果 ]糖尿病组院内感染、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死亡人数均较非糖尿病组高 ,糖尿病组各阶段血糖水平均较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 ,应给予警惕。
王晓媛黄英成晓玲席佳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血糖预后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评价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应用二肽激肽酶Ⅳ(DPP-Ⅳ)抑制剂磷酸西格列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3例为调整血糖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方案均为合并应用西格列汀100 mg,每日1次。比较治疗前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PG)、生化指标、血常规,并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HbA1c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体重、血压、肝、肾功能、血脂、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无明显变化。用药期间均能耐受治疗。无严重低血糖事件。结论: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和其他口服降糖药用于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邵迎红李剑孙般若成晓玲李春霖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
查体人群代谢异常对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某单位查体人群合并代谢异常对踝臂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velocity,baPWV)的影响。方法某单位健康查体人群,常规体检及采集血样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相关...
刘敏燕田慧邵迎红李春霖成晓玲方福生卢艳慧苗新宇徐彦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年龄
文献传递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评价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uardian RT 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18例T2DM患者佩戴Guardian RT CGMS连续3d,并于监测的第2天给予CSII治疗,根据实时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各时段血糖、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幅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高血糖、低血糖报警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结论 Guardian RT CGMS能及时显示血糖变化值,反映血糖变化趋势,以此指导CSII中胰岛素的应用,可平稳有效控制血糖,预防血糖大幅度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徐岩李春霖李剑田慧成晓玲
关键词:糖尿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高龄病人使用氨磷汀治疗的护理
2006年
成晓玲王晓媛
关键词:高龄病人氨磷汀细胞保护剂WR-2721活性代谢产物恶性肿瘤病人
北京某高校2006和2008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状况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2006年和2008年北京某高校教职员工年度查体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预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由专业人员询问调查人群的既往史,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值,除确诊2型糖尿病者,均统一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和负荷后2h血糖、血胰岛素、空腹血脂、尿酸、肝肾功能等指标。分别计算两年MS的检出率。结果:按照CDS和IDF的诊断标准,2006年MS检出率分别为8.9%、9.9%,2008年分别为15.1%、17.4%,MS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06年糖尿病、糖尿病前期、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25kg/m2者、腰围异常(男性≥90cm,女性≥80cm)者的检出率分别为3.5%、6.6%、16.6%、30.3%、41.5%、20.6%,2008年分别为4.2%、8.1%、25.6%、36.4%、48.5%、30.7%,分别净增20.0%、22.7%、54.2%、20.1%、16.9%、49.0%。较2006年明显增加(P<0.01)。结论:北京某高校教职员工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检出率,并呈增长趋势,以高血压和腰围的增加最为明显。
王玲田慧李春霖邵迎红李剑刘瑜方福生成晓玲苗新宇杨彦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疾病
老年男性骨转换标志物随增龄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人群血清骨钙素(OC)、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和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骨转换标志物随增龄的变化趋势。方法从常规查体人群中,收集337例老年男性,分为60-65,65-70,70-75,...
李楠邵迎红田慧龚燕平李春霖肖海英孙般若白洁成晓玲金萌萌卢艳慧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老年男性骨转换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夜间低血糖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对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夜间低血糖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11年1月行动态血糖监测的33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1年《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MAGE作为血糖波动评估指标,分为正常MAGE组和异常MAGE组。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异常MAGE组的低血糖指数(LBGI)、夜间低血糖时间显著高于正常MAGE组(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MAGE与LBGI显著相关(r=0.320,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后,MAGE是夜间低血糖风险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其OR(95%CI)为1.842(1.084~3.133,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夜间低血糖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方福生成晓玲李剑李志冰田慧李春霖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夜间低血糖
北京地区老年男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调查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初探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并初步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查体的老年男性472名,评估北京地区老年男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并分析25(OH)D水平与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P)的相关性。结果472名老年男性的血清25(OH)D水平平均为(19.47±11.32)ng/ml,其中严重缺乏、缺乏、不足、充足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97%、39.20%、24.36%、15.47%。25(OH)D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TC/HDL-C)、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25(OH)D水平与收缩压(SBP)呈显著负相关,与舒张压(DBP)未见明显相关性。不同25(OH)D水平组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BMI水平组25(OH)D变化,将研究对象根据BMI水平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结果发现,随BMI上升,25(OH)D水平显著下降。非糖尿病组及糖尿病组25(OH)D与Hb A1C均呈负相关,与FBP无明显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25(OH)D与Hb A1C、HDL-C、SBP均显著相关。结论北京市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现象普遍,且维生素D营养状态与多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
王琪卢艳慧李春霖李敏燕成晓玲孙般若王传海张丽丽
关键词:老年男性25(OH)D心血管危险因素
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评价在老年男性中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至2010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门诊收集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的老年男性研究对象382人。以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3组,即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按年龄分为3组,60~70岁组,71~80岁组和〉80岁组。采用Spearman分析各部位骨密度与OSTA指数的相关性。以DXA法诊断骨质疏松为标准,比较OSTA指数评价骨质疏松症风险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Youden指数。结果本组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9.42%,低骨量42.67%。在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间,年龄逐渐增大,OSTA指数、骨密度(包括股骨颈、大转子、全髋部、腰椎L1-L4)、体重逐渐下降(P〈0.01)。在年龄渐增3组间,骨量正常的百分比逐渐下降,分别为60.68%、51.97%、33.33%,〉80岁组骨质疏松者明显增加(24.64%),占全部骨质疏松的94.44%。OSTA指数评分显示,随年龄增加,3组间骨质疏松中风险和高风险百分比逐渐增加(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STA指数与股骨颈、大转子、全髋部骨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28、0.29(P〈0.01),与腰椎L1-L4骨密度的相关系数0.06(P〉0.05)。以T值≤-1为切点,OSTA指数≤-1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Youden指数分别为56.28%、64.48%、60.21%、0.21;以T值≤-2.5为切点,上述指标分别为86.11%、57.80%、60.47%和0.44。结论OSTA指数与骨密度存在相关性;OSTA指数评价骨质疏松症风险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较好,可作为骨质疏松诊断简单的筛查工具。
刘敏燕李春霖裴育肖彧君张颖成晓玲
关键词:骨质疏松老年人骨密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