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丽丽

作品数:27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儿童
  • 8篇代谢
  • 7篇代谢组学
  • 6篇中医
  • 6篇病毒
  • 5篇小儿
  • 3篇医经
  • 3篇色谱
  • 3篇中医药
  • 3篇未病
  • 3篇相色谱
  • 3篇名医
  • 3篇名医经验
  • 3篇辨治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婴儿
  • 2篇婴儿巨细胞病...
  • 2篇婴儿巨细胞病...
  • 2篇再发性

机构

  • 2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6篇江苏省中医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南京市溧水区...

作者

  • 27篇林丽丽
  • 18篇汪受传
  • 10篇单进军
  • 8篇谢彤
  • 8篇林丽丽
  • 6篇戴启刚
  • 5篇杨燕
  • 4篇陈慧
  • 4篇李维薇
  • 3篇杜丽娜
  • 3篇安黎
  • 2篇李涛
  • 2篇赵霞
  • 2篇陶嘉磊
  • 2篇徐珊
  • 2篇沈存思
  • 2篇何文彬
  • 1篇叶进
  • 1篇钱文娟
  • 1篇狄留庆

传媒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分析化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世界中联第六...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代谢组学在中医寒、热证型实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寒、热"是八纲辨证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辨别疾病的寒、热证型对临床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均有重要意义。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从机体内小分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水平探索中医寒、热证型的实质,并建立精准量化的"证"的标准。
钱文娟钱文娟林丽丽汪受传狄留庆
关键词:寒证热证代谢组学
从肺络构效与病变证治论治儿童肺系疾病
2025年
肺络是从肺经支横别出,行于肺系而布散于表的网络状络脉。肺络病是指肺络因受外邪、内伤导致结构改变或功能障碍的肺系疾病。研究儿童肺络的结构组成、生理功能及儿童肺络病的发病机制与辨证治疗,对于防治儿童肺系疾病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借鉴古今医家临证经验及现代研究成果,结合儿童呼吸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初步归纳儿童肺络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的形态层次,三维空间、网状分布的空间布局,疏薄不密、短窄脆嫩的分布及结构特点。基于儿童肺络结构,分析儿童肺络的生理功能特点,进而从邪与肺络的病机演化关系阐释儿童肺络病的发病机制,提出儿童肺络病“求治于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总结儿童肺络病的常用治法及相关方药。初步构建儿童肺络构效与病变证治理论体系,为儿童络病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为儿童络病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卢志远王雨涵戴启刚林丽丽谢彤汪受传
关键词:儿童肺络
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感冒、支气管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4年
在系统回顾、梳理清宣止咳颗粒上市以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临床医学专家共识研制方法,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及函审,结合现有循证证据制定本专家共识。共识对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儿童感冒、支气管炎的优势环节、给药方案与剂量疗程特点、安全性问题等进行了推荐或建议,并通过专家会议以及函审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意见征求和同行评议,可为指导清宣止咳颗粒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杜丽娜林丽丽韩姗姗杨燕
关键词:儿童感冒合理用药
汪受传从“四实三虚”辨治小儿鼻衄经验
2024年
总结汪受传教授辨治小儿鼻衄的临证经验。认为小儿鼻衄的病机可概括为“四实三虚”,即肺经热盛、胃火炽盛、心火亢盛、肝火上炎四种实证病机,气虚、阴虚、阳虚三种虚证病机。提出治疗小儿鼻衄七法,即肺经热盛证治宜清肺降气,自拟泻白止衄汤治疗;胃火炽盛证治宜清胃泻火,自拟清胃止衄汤治疗;心火亢盛证治宜清心泻火,自拟导赤止衄汤治疗;肝火上炎证治宜清肝泻火,自拟抑木止衄汤治疗;气虚证治宜补脾益气摄血,自拟扶土止衄汤治疗;阴虚证治宜补肾滋阴清热,自拟滋水止衄汤治疗;阳虚证治宜益气温阳养血,自拟温脾止衄汤治疗。
李涛李涛林丽丽戴启刚戴启刚陈慧谭广兴谭广兴汪受传(指导)
关键词:鼻衄儿童名医经验
从“风火湿燥”分期辨治小儿唇风
2025年
总结汪受传教授从风火湿燥分期辨治小儿唇风的临证经验,认为小儿唇风的病位在唇,病本于脾胃,发病因素与风、火、湿、燥相关。临证根据小儿唇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虚实变化及症状特征不同分为“三期四证”进行辨治。急性初起期以红肿痛痒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积热、风火上攻,治宜清胃泻脾、散火消风,方选泻脾散合清胃散加减。慢性持续期以湿疹糜烂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湿热、风湿热蕴,治宜清热护阴、祛湿消风,方选消风散加减;以干燥脱屑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虚热、血燥生风,治宜滋阴泻火、养血消风,方选四物消风饮加减。缓解易复期以症轻易复为主要表现者,病机为脾胃伏风、燥湿留恋,治宜培中消风、润燥化湿,方选增液汤加味。
卢志远林丽丽林丽丽
关键词:唇风唇炎小儿分期辨治名医经验
虎杖调控脂质代谢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研究虎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脂质代谢及炎症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50μL RSV病毒液(4×106 PFU·mL^(-1))联合博来霉素(Bleomycin,2 mg·mL^(-1))气管滴注C57BL/6雄性小鼠,建立RSV感染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组、RSV感染肺纤维化组、虎杖(4.55 g·kg^(-1)·d^(-1))治疗组。造模第21天后采集各组小鼠的肺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及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组和RSV感染肺纤维化组肺组织病理可见明显胶原纤维沉积及炎症浸润,伴肺部炎症因子如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组相比,RSV感染肺纤维化组呈现显著脂质代谢异常(P<0.05),具体表现为神经酰胺(Cer)、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酰基乙醇胺(NAE)、鞘磷脂(SM)、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心磷脂(CL)、脂肪酸(FA)等脂质代谢紊乱。经虎杖(4.55 g·kg^(-1)·d^(-1))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呈现显著回调趋势。结论RSV可加重肺纤维化进程,虎杖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减轻RSV感染肺纤维化小鼠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胶原沉积,改善小鼠肺组织纤维化进程。
陈佳斌张梦瑶王单黄同杏单进军杨珺超宋康林丽丽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纤维化虎杖脂质
中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药方剂能够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延缓疾病进展、减少重症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COVID-19病理生理特征,在总结COVID-19潜在发病机制基础上,从直接抗病毒、调节免疫作用、缓解肺损伤与清除痰栓等方面对中药防治COVID-19的潜在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COVID-19的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陶嘉磊林丽丽沈存思谢彤赵霞汪受传单进军纪建建
关键词:中医药肺损伤免疫损伤
从五脏风证论儿童抽动障碍
2024年
文章总结了汪受传教授诊治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汪教授认为,五脏皆可生风,病机关键为风阳妄动、痰浊内蕴。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肺、肾,临证应首辨五脏病位,次辨标本,结合病因病机随证治之。在抽动障碍诊治中,将平肝息风治则贯穿始终,兼顾养肝、柔肝、疏肝、搜肝、镇肝、敛肝法。合并他脏病变时,从肝肺、肝心、肝脾、肝肾入手,丰富了抽动障碍的治法,亦拓展了抽动障碍的辨证思路。
李涛李涛汪敏林丽丽戴启刚陈慧严伟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临证经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胆道闭锁患儿尿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linear ion trap-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UHPLC-LTQ/Orbitrap-MS)对胆道闭锁患儿(Biliary atresia,BA)和健康婴儿(Normal control,NC)的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胆道闭锁患儿尿液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收集了32例胆道闭锁患儿及40例健康婴儿的尿液样本,获得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最终筛选并鉴定32种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可作为胆道闭锁潜在的生物标记物。涉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D-谷氨酸和D-谷氨酰胺代谢,组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通路紊乱。提示在胆道闭锁过程中伴随广泛的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谷氨酸、L-谷氨酰胺、瓜氨酸、脯氨酸、胍基乙酸、5'-甲硫腺苷、ε-(γ-谷氨酰)-赖氨酸等物质表达差异趋势明显,涉及一系列胆道闭锁相关的病理机制。本研究为了解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和早期筛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维薇李维薇汪受传戴启刚单进军戴启刚徐珊杜丽娜谢彤
关键词:胆道闭锁代谢组学尿液
基于UHP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湿热内蕴证(英文)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的证候实质。方法收集20例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的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组婴儿。采用超高效液相-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些受试者的血浆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这些代谢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共检测到1 076个血浆代谢物和414个尿液代谢物。最终共鉴定出22个血浆代谢物和7个尿液代谢物,涉及鞘脂、甘油磷脂、组氨酸、甘油酯和脂肪酸代谢,其中鞘磷脂和甘油三酯可作为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论代谢物和生物标志物的确认为探讨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的证候实质提供依据。
李维薇李维薇汪受传单进军谢彤林丽丽贺丽丽杜丽娜
关键词:代谢组学湿热内蕴证生物标志物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