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娟
- 作品数:66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AIF,Baz和Bcl-2在中子及γ射线照射致肠道损伤中的表达
- 目的:探讨AIF,Bax和Bcl-2在中子及γ射线照射致肠道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采用5.5和12.0 Gyγ线以及2.5和4.0 Gy中子照射290只BALB/c雄性小鼠,于照后6h,1d,2d,3d,...
- 王瑞娟彭瑞云高亚兵徐新萍常公民马俊杰李杨王水明王晓民
- 关键词:肠道损伤BCL-2
- IL-11对中子辐射肠上皮的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 目的:中子辐射肠损伤重、难恢复,且目前尚无防治良策。为此,本研究探讨IL-11中子辐射肠上皮的保护作用及IL-11-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的改变及其意义,为寻找新的防治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17...
- 王瑞娟
- 关键词:肠损伤信号转导免疫组化
- 小鼠全肠制片方法及其在中子辐射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 哺乳动物的消化道是对电离辐射极为敏感的器官系统之一,而肠道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有最为突出,尤其中子对其损伤更为严重,研究肠道的损伤及其进一步的机理为文献报道中少见。因此,我们在全小肠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制作成全肠制片(包...
- 高亚兵彭瑞云付凯飞王瑞娟常公民董霁姚斌伟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床旁动脉导管结扎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孔祥永黄俊谨黄捷婷陈颖王瑞娟马明广张幸封志纯
- 极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影响出生胎龄28~32周的极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胎龄28~32周、Bell分期≥Ⅱ期的NEC患儿46例.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29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统计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围产期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并发症以及预后等.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2组性别比例、出生体重和发病日龄和围产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降低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C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的血培养检测发现,预后不良组NEC患儿中血培养阳性者6例,而治愈组无血培养阳性者.2组发病前1周接受输血[治愈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为41.4%(12/29)和11/17]和口服布洛芬[治愈组和预后不良组分别为6.9%(2/29)和5/17]等治疗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治愈组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比例为69.0%(20/29),多于预后不良组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8,P=0.009).治愈组29例中,14例接受手术治疗;预后不良组17例中,10例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均死亡.治愈组接受2次及以上手术治疗者1例(占3.4%),少于预后不良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7).治愈组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者多于预后不良组[分别为51.7% (15/29)与3/17,x2=5.225,P=0.022].治愈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败血症[44.8%(13/29)与15/17,x2=8.478]、动脉导管未闭[17.2%(5/29)与9/17,x2=6.451;P值均<0.05]、消化道穿孔[3.4%(1/29)与6/17]、多系统器官衰竭[0.0% (0/29)与5/1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0.0%(0/29)与3/17]和感染性
- 蔡娜王瑞娟封志纯
- 关键词:预后
- 早产儿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早产儿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例真菌性败血症合并的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该例患儿为胎龄31周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0509,母亲胎膜早破128...
- 李秋平王瑞娟梅亚波王自珍封志纯
-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去脂肪体重给药剂量反应曲线的测定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建立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按去脂肪体重给药的剂量-反应曲线,确定ED50、ED75、ED90、ED95值,为临床合理应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提供参考。方法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80例,年龄19~60岁,ASAⅠ~Ⅱ级。按40、50、60、70μg/kg分为4个剂量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每组20例,按去脂肪体重计算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单次给药剂量。应用TOF-Watch SX Monitor型多功能监护仪中力-移位换能器进行肌松监测,记录拇内收肌4个成串刺激中第1次肌颤搐反应(T1)最大抑制的百分率并将其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对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剂量进行对数转换,用直线回归方法建立其剂量-反应曲线,且计算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ED95并记录其起效时间。结果 T1最大抑制的百分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各剂量组间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ED50为45.4μg/kg、ED75为52.5μg/kg、ED90为59.9μg/kg、ED95为64.8μg/kg。结论采用单次剂量法测得按去脂肪体重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ED50、ED75、ED90、ED95分别为45.4、52.5、59.9、64.8μg/kg。
- 王瑞娟刘中杰张庆国许睿雷洪伊徐世元
- 关键词:肌松药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 AIF、Bax和Bcl-2在中子及γ射线照射致肠道损伤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AIF、Bax和Bcl-2在中子及γ射线照射致肠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29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2.5Gy中子照射组(80只)、4.0Gy中子照射组(60只)、5.5Gyγ射线照射组(72只)及12.0Gyγ射线照射组(54只),分别采用5.5和12.0Gyγ射线以及2.5和4.0Gy的中子照射,并于照射后6h,1、2、3、5、10d活杀,取空肠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AIF、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空肠绒毛及隐窝上皮细胞质AIF呈强阳性,Bax和Bcl-2呈弱阳性。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6h~1d,隐窝细胞核中AIF呈强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4.0Gy中子照射后Bax强阳性持续至照射后3d,表达明显增加(P<0.01)。5.5、12.0Gyγ射线及2.5Gy中子照射后6h~5d,Bcl-2于上述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4.0Gy中子照射后6h~3d,Bcl-2于上述部位呈弱阳性,表达无改变(P>0.05)。结论中子及γ射线照射后空肠隐窝上皮细胞核中AIF表达增加,参与了肠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子照射时的Bax表达强于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照射时的Bcl-2表达强于中子照射时,二者变化规律不同,提示中子和γ射线致肠道损伤具有不同的分子机制。
- 王瑞娟彭瑞云高亚兵徐新萍常公民马俊杰李杨王水明
- 关键词:中子Γ射线凋亡诱导因子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质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及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调查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病情况,分析其高危因素,以降低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发生情况,分析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基本情况、产科病理症、干预措施、合并症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检出脑损伤78例,发生率43.09%。其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67例(Ⅰ级43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2例),发生率37.0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12例,发生率6.63%,其中1例合并Ⅲ级IVH。胎龄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脑损伤组与无损伤组在性别、胎数、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母亲妊高征、胎盘早剥、宫内发育迟缓(IUGR)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措施方面,除氨茶碱两组无差异外,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治疗在脑损伤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症方面,两组在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败血症、血小板减少、呼吸暂停、肺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脑损伤最重要的高危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脑损伤高危人群。应用PS、nCPAP、常频通气、高频通气以及窒息、NRDS、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血糖、贫血、PDA与脑损伤发生相关联,其中NRDS、PDA、高频震荡通气是重要高危因素。
- 李秋平黄捷婷陈佳王瑞娟陈颖黄俊谨封志纯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脑损伤高危因素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 IL-11调控中子辐射肠上皮细胞损伤的ERK和PI3K/Akt信息转导机制研究
- 王瑞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