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艳萍

作品数:24 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地质
  • 4篇锆石
  • 4篇矿床
  • 4篇花岗岩
  • 4篇教学
  • 3篇找矿
  • 3篇年代学
  • 3篇金矿
  • 3篇斑岩
  • 3篇成矿
  • 2篇地质意义
  • 2篇岩体
  • 2篇杂岩
  • 2篇实验教学
  • 2篇铜矿
  • 2篇锆石U-PB...
  • 2篇控矿
  • 2篇控矿规律

机构

  • 24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广西区域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桂林矿产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有色桂林...

作者

  • 24篇白艳萍
  • 6篇杨锋
  • 4篇冯佐海
  • 4篇陈宏毅
  • 4篇钱建平
  • 3篇李晓峰
  • 3篇刘苏桥
  • 2篇张能
  • 2篇刘纯
  • 2篇孙涛
  • 2篇陆济璞
  • 2篇付伟
  • 2篇唐专红
  • 2篇谢廷勇
  • 2篇刘辉利
  • 2篇康志强
  • 2篇王翠云
  • 2篇李沁华
  • 2篇张成龙
  • 1篇张力

传媒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环江尾矿重金属形态及其潜在迁移能力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以广西环江地区某尾矿库3个区域的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old七步分级化学提取法,研究了Zn,Cd,Pb,As,Sb和Ni 6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特征,并分析了其潜在迁移能力。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尾矿样品均为碳酸盐型金属硫化物尾矿,样品中Zn和Pb的质量浓度较高(分别达4 119.9 mg/kg和3 375.1 mg/kg),Cd和Ni的质量浓度相对较低,As和Sb的质量浓度差别较大(可达191.5 mg/kg和86.5 mg/kg)。形态分析结果表明,Zn和As的迁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环境风险,Pb,Cd,Sb和Ni相对较稳定。
李沁华刘辉利白艳萍侯云峰
关键词:重金属尾矿形态分析
综合系统理论评价滑坡稳定性研究
2015年
滑坡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是一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涉及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交汇。在系统分析滑坡体的地质条件和环境背景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系统理论分析评价方法对龙胜某二级公路2号滑坡进行研究;通过使用剩余推力计算和有限单元(ANSYS)法等,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和稳定性评价,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后监测,滑坡稳定性较好,反映该方法是成功有效的。
谢廷勇张紫峰白艳萍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剩余推力法
云南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64-245℃,成矿流体平均盐度为6.6-9 wt%NaCI,成矿压力为(463-618)×105Pa,成矿流体属Ca2+-Na2+-SO42--Cl-型流体...
文美兰熊健王葆华白艳萍
关键词:包裹体地球化学铅锌矿床
文献传递
胶东金华山-洼孙家断裂南段前孙家金矿和金华山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预测
钱建平孙涛王自国陈宏毅刘纯白艳萍张力
该项目属于地质科学领域。该项目通过在胶东金华山—洼孙家断裂南段的前孙家金矿和金华山金矿开展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系统研究,首次建立了矿区成矿构造研究的一般程式和找矿模式,提出了构造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项目首次提...
关键词:
关键词:金矿构造控矿规律成矿预测深部找矿工作
广西水汶盆地晚白垩世火山角砾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2024年
利用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相学对广西水汶盆地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的形成时代、锆石特征和角砾来源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的地质意义。该火山角砾岩主要由大量砂岩和变质砂岩角砾、浆屑、玻璃质和细小长英质矿物组成。锆石U-Pb定年结果主要集中在418~469 Ma,较年轻的为107、104和90 Ma;锆石Th/U值均大于0.1,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表明其为岩浆成因锆石。锆石形态研究显示,年龄老的锆石磨圆度较好,环带不清晰;年龄新的锆石磨圆度较差,环带较发育。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原来划分为新元古界的变质砂岩获得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为393~456 Ma。因此,本文认为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中418~469 Ma的年龄不是该火山角砾岩的成岩年龄,该年龄段的锆石可能来自早白垩世砂岩角砾,也可能来自曾被认为是新元古界的变质砂岩角砾。90 Ma的锆石年龄代表了上白垩统西垌组下段火山角砾岩形成之前,深部岩浆喷发活动的年龄,该岩浆活动时限比上段的石英斑岩早约7 Ma。
杨金豹徐珍珍吴祥珂杨启军冯佐海余红霞白艳萍
关键词:火山角砾岩锆石地质年代学
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地质灾害评估及防治措施被引量:5
2012年
对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的地质灾害现状和灾害预测进行了评估,在分析各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谢廷勇白艳萍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估灾害预测矿山地质环境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床矿相学”课堂与课外全链条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矿床矿相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在国家推进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矿床矿相学知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触及现代成矿理论前沿和生产一线实践,课程组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活动进行了综合改革。通过课堂理论教学重塑、实验教学改进、博物馆观摩教学穿插、室外实景教学拓展和科研专题教学提升等五项改革方案的多措并举,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延长了知识与技能传授的教学链条,把“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一流课程建设标准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冯梦付伟丁伟方贵聪赵增霞杨锋白艳萍招传许成
花岗岩(含)稀土副矿物组合对稀土元素风化富集的制约——以桂东南六陈与大容山岩体为例
2025年
花岗岩是中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主要成矿母岩。以桂东南六陈和大容山两个相邻花岗岩体为例,通过成矿母岩-富矿风化壳典型剖面地球化学和矿物学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特征花岗岩稀土元素风化成矿效应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六陈岩体钾长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高于大容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在风化壳中也产生了更显著的稀土元素次生富集效应。两个风化壳剖面所处的气候、地形和植被等外生环境条件无明显差异,母岩遭受的化学风化程度相似,且两处剖面在风化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元素迁移特征,综合推断成矿母岩中稀土元素的物质供应是导致风化成矿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六陈岩体风化壳主要(含)稀土副矿物组合为“褐帘石+萤石+磷灰石”,大容山岩体主要(含)稀土副矿物组合为“褐帘石+榍石+磷灰石”。六陈岩体钾长花岗岩中褐帘石贡献的稀土含量远高于大容山岩体二长花岗岩,分别占39.30%和9.00%,即成矿母岩中褐帘石稀土总量越高,对应风化壳中的稀土含量越高。成矿母岩中抗风化能力弱的稀土副矿物是六陈岩体和大容山岩体风化壳离子相稀土的主要来源,褐帘石含量是影响花岗岩类母岩风化成矿潜力的关键因素。
傅旋霓白艳萍付伟赵芹李佩强郭心荷唐专红
关键词:褐帘石花岗岩风化壳桂东南
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粤西北太保花岗岩体位于南岭花岗岩带西段,出露的岩石较复杂,主要岩性有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前人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黑云母K-Ar法测得该岩体年龄为370 Ma,其后相关研究资料也一直视其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太保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组成太保花岗岩体主体的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其中的闪长质包体形成年龄分别为158.4±2.0 Ma和160.5±1.6 Ma,两者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应为同期形成;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51.5±1.8 Ma和157.6±1.5 Ma。结果表明太保花岗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为燕山期花岗岩。
杨锋冯佐海汪钥龙康志强白艳萍张成龙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燕山期
江西德兴地区朱砂红斑岩铜矿成岩成矿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
2016年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是中国东部大型斑岩铜矿,由朱砂红、铜厂及富家坞三大矿床组成。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德兴地区朱砂红斑岩铜矿含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和磷灰石ID-TI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71.3±1.7)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MSWD)为1.4;热液蚀变磷灰石ID-TIMS U-Pb年龄为(170.6±1.0)Ma,MSWD值为0.49。上述年龄数据表明:朱砂红斑岩铜矿含矿斑岩侵位和铜钼成矿作用均发生在中侏罗世,从岩浆侵位到热液成矿具有较短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肖荣李晓峰王翠云韦星林白艳萍
关键词:斑岩铜矿年代学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