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志峰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双相
  • 4篇双相钢
  • 3篇热轧
  • 3篇热轧双相钢
  • 2篇CCT曲线
  • 1篇伸长率
  • 1篇退火
  • 1篇汽车
  • 1篇汽车零件
  • 1篇汽车行业
  • 1篇屈强比
  • 1篇相变
  • 1篇相变过程
  • 1篇连续退火
  • 1篇两相区
  • 1篇加工硬化率
  • 1篇高强
  • 1篇SI
  • 1篇车行

机构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赵爱民
  • 4篇赵征志
  • 4篇祝志峰
  • 3篇唐荻
  • 1篇牛枫

传媒

  • 1篇轧钢
  • 1篇金属世界
  • 1篇钢铁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i对高强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实验试制了590MPa级C-Si-Mn-Cr系高强热轧双相钢,同时分析了合金元素Si对双相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含量增加0.5%后,组织中铁素体含量增加了3%,硬度提高了HV20;双相钢抗拉强度提高了41MPa,屈服强度提高了8MPa,降低了屈强比,伸长率提高了8%,塑性得到显著改善。
祝志峰赵征志赵爱民唐荻
关键词:热轧双相钢屈强比伸长率
热轧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双相钢一般用于需高强度、高的抗碰撞吸收能且有一定成形要求的汽车零件,如车轮、保险杠、悬挂系统及其加强件等。文章介绍了在实验室进行的600MPa级热轧双相钢的试制研究,以及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机研究工艺参数对热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合理控制冷却工艺可得到室温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的热轧双相钢,其显微组织由细小的岛状马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组成,马氏体含量约为8.8%,铁素体晶粒尺寸较为细小,平均铁素体晶粒尺寸为8μm。试制的双相钢的力学性能指标达到相关标准,其屈服强度为335MPa,抗拉强度为630MPa,延伸率为26.6%。
赵征志赵爱民唐荻祝志峰
关键词:热轧双相钢汽车行业加工硬化率汽车零件
两相区部分奥氏体化对连续退火双相钢相变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将连续退火双相钢部分奥氏体化与完全奥氏体化后的CCT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部分奥氏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奥氏体化后,该钢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区的范围扩大,珠光体转变受到抑制且晶粒尺寸减小,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从368℃下降到349℃;部分奥氏体化时马氏体的转变温度区域大于完全奥氏体化时的。
祝志峰赵爱民赵征志唐荻牛枫
关键词:双相钢相变CCT曲线
600MPa级热轧双相钢的组织性能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实验室使用两段式冷却工艺试制的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及相变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SEM以及拉伸试验对双相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Ac1和Ac3分别为785、940℃;经830℃终轧后,空冷10 s到750℃,在750℃开始快冷至卷取温度(≤200℃),可得到室温组织为铁素体(86.5%)+马氏体的热轧双相钢,其屈服强度为327.1 MPa,抗拉强度为651.6 MPa,加工硬化率高达0.235,伸长率达25.7%。
祝志峰赵征志赵爱民
关键词:热轧双相钢CCT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