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强
- 作品数:61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自制收腹带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中的应用效果
- 目的:探讨自制收腹带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动脉压迫器止血,观察组使用收腹带后再用动脉压迫止血...
- 涂静秋周先利童强王渊廖微蓉
- 关键词:糖尿病介入术动脉压迫止血器
- 糖尿病足发生相关风险性因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34例观察对象分为非糖尿病足组(NDF)及糖尿病足组(DF)2组,观察随访期间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糖尿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DF组患者的HbA1c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F女性组与NDF女性组比较,其尿酸水平较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F组尿微量白蛋白与NDF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钾、血清钠等生化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可通过观察HbA1c、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早预测及干预糖尿病足发生。
- 管凌志童强王慧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
- 胃大部切除术致糖尿病患者反复低血糖1例被引量:1
- 201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因"发现血糖高10年,控制不佳加重1月"入院。10年前,患者偶然查血糖16.2 mmol/L,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于某三甲医院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予"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治疗,
- 周厚地童强段炼陈卫郑宏庭
- 关键词:胃转流糖尿病胃大部切除低血糖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介入组,对照组采取传统药物治疗,介入组采取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12周、24周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无痛最大行走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介入组在术后12周和24周的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无痛最大行走距离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内24周与12周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优于传统药物治疗,是临床可行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治疗方式。
- 张瑞童强徐静王慧周厚地成军
-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 糖尿病病患者使用DPP4抑制剂对皮肤疾病新生风险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meta分析
- 目的 DPP-4i说明书提到鉴于非临床毒理学动物试验出现皮肤病变,我们需要在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管理中观察其皮肤情况.目前已有一些临床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DPP-4i出现皮肤疾病新生,但由于这些临床研究样本量较小,且...
- 张瑞郑宏庭周厚地童强管凌志王慧
- DPP4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疾病新生风险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meta分析
- 张瑞郑宏庭周厚地童强王慧
-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 目的 通过观察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DPP4i)对肿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机制,为临床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制定合理降糖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 王慧刘羞菲张琳琳张瑞管凌志徐静童强郑宏庭
-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DPP4抑制剂对皮肤疾病新生风险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meta分析
- 张瑞郑宏庭周厚地童强王慧
-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比较2种预混型人胰岛素制剂(诺和锐30特充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由我院2006年3月~2007年3月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诺和锐30特充组人选150例,诺和灵30R组60例,治疗12周。结果:(1)治疗12周诺和锐30特充组和诺和灵30R组的HbA1C分别下降了1.08%和1.01%,空腹血糖分别下降2.0和2.2mmol/L,治疗前后有明显变化(均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h餐后血糖分别下降了3.79mmol/L和3.05mmol/L,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诺和锐30特充优于诺和灵30R。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低血糖事件分别为12%和14%,大部分为轻度。结论:诺和锐30特充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安全的胰岛素剂型。
- 徐静徐梓辉王建陈卫郑宏庭童强
- 关键词:诺和锐30特充2型糖尿病
- 经皮氧分压评估糖尿病慢性创面处理预后的临床意义
- 张瑞郑宏庭周先利王敏张春林童强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