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荣

作品数:99 被引量:426H指数:9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风湿
  • 40篇类风湿
  • 40篇关节炎
  • 37篇类风湿关节炎
  • 37篇风湿关节炎
  • 25篇尿酸
  • 15篇类风湿关节炎...
  • 13篇血尿酸
  • 12篇细胞
  • 11篇基因
  • 10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10篇血症
  • 10篇酸血症
  • 10篇尿酸血症
  • 10篇关节
  • 10篇高尿酸
  • 10篇高尿酸血症
  • 9篇多中心
  • 8篇狼疮

机构

  • 40篇华北煤炭医学...
  • 33篇开滦总医院
  • 14篇北京大学
  • 12篇开滦(集团)...
  • 9篇北京大学第三...
  • 9篇广西壮族自治...
  • 9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北京医院
  • 9篇山东大学
  • 9篇中日友好医院
  • 9篇河北省人民医...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包头医学院第...
  • 9篇华北理工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首钢...

作者

  • 99篇舒荣
  • 93篇崔刘福
  • 71篇宋海澄
  • 54篇杨文浩
  • 50篇韩依轩
  • 48篇于萍
  • 37篇王洁蕊
  • 24篇刘白鹭
  • 22篇陆艳萍
  • 14篇叶丛
  • 14篇宋立军
  • 14篇张卓莉
  • 14篇杨荣
  • 14篇王莉枝
  • 14篇胡绍先
  • 14篇黄慈波
  • 14篇周云杉
  • 14篇陶杰梅
  • 14篇王秀茹
  • 14篇孙琳

传媒

  • 11篇中华风湿病学...
  • 9篇中国煤炭工业...
  • 8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北京医学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第15次全国...
  • 2篇第17次全国...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遗传易感性研究
崔刘福杨文浩舒荣宋海澄韩依轩于萍王洁蕊王健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破坏性多关节炎和多器官受累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在中国的患病率为0.32%-0.36%,是发病率、致残率最高的风湿性疾病。研究首次检测了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I4)基因、信号转导和转录...
关键词: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病
血清白细胞介素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RA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75例RA患者(稳定期19例,活动期56例)和7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7的浓度。结果RA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为(28.51±11.27)ng/L,正常对照组为(22.17±5.48)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P〈0.001);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浓度为(34.16±14.42)ng/L,稳定期为(18.27±7.88)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01);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病例组患者DAS28评分与IL-17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25例RA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血清IL-17、DAS28、类风湿因子(RF)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IL-17:(28.51±11.27)、(15.15±8.32)ng/L,t=4.77、P〈0.001;DAS28:4.30±1.29、2.35±1.11,t=3.80、P〈0.001;RF:(47.84±16.50)、(28.18±8.90)kU/L,t=5.24、P〈0.001]。结论RA患者血清IL.17存在高表达,且与RA患者的DAS28评分呈正相关,IL-17可能成为RA观察疗效的一种指标。
韩依轩王洁蕊宋海澄舒荣杨文浩于萍陆艳萍崔刘福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1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沈桂英王洁蕊崔刘福舒荣杨文浩韩依轩宋海澄陆艳萍于萍王建
肿瘤坏死因子-α-863C/A基因多态性与痛风的相关性研究
贾玉红王洁蕊崔刘福舒荣杨文浩韩依轩宋海澄陆艳萍于萍王建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舒荣谢雯张奉春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转归金字塔式DRUG临床医师
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肝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肝口服液治疗肝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Ⅱb或Ⅲ期肝癌病人和健康志愿者各5例,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采集血清,与SMMC-7721细胞共同培养24h、48h后,应用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测定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水平。结果:HCC患者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h、48h分别为45.00%3、9.32%;而健康志愿者为4.58%、7.70%,HCC患者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结论:肝口服液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表明肝口服液有抗肿瘤作用。
宋海澄王燕云姚树坤陆艳萍韩依轩舒荣崔刘福
关键词: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含药血清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折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 研究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折的临床特征,进一步评估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设计专门的登记表,随机现场调查全国9省市18个医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681例,收集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受累表现、治疗情况、骨折的发生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RA患者发生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在此次调查的681例RA患者中有48例共发生过54处骨折,骨折发生率达8%。骨折发生在不同部位,足,踝、股骨、脊柱及腕为多发部位。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危险因素显示:病程长(OR:1.245,95%CI:0.987。1.570,P=0.065)、男性(OR:0.433,95%CI:0.199~0.942,P=0.035)、畸形关节数多(OR:1.042,95%CI:1.006~1.079,P=0.023)、有RA家族史(OR:2.201,95%CI:0.984。4.923,P=0.055)、健康测量量表(SF-36)分数高(OR:1.017,95%CI:1.002.1.033,P=-0.028)增加了RA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骨折的危险因素按强弱顺序依次为:病程、SF-36、性别、畸形关节数、RA家族史。结论RA患者中骨折的发生率高,病程长、男性、畸形关节数多、RA家族史阳性为RA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早期对RA患者评估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阻断疾病发展、避免关节发生畸形,对防治RA患者的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有利。
王莉枝王彩虹李小峰赵向聪赵文鹏王秀茹苏茵安媛周云杉朱平陈丽娜王国春卢昕靳洪涛王永福杨荣张卓莉李光韬刘湘源孙琳张风肖陶杰梅李振彬杨静林金盈韦美秋崔刘福舒荣刘晓敏柯丹胡绍先叶丛杨岫岩李昊黄慈波高明赖蓓李兴福
关键词:骨折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被引量:4
2010年
舒荣杨文浩袁伟崔刘福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二例并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肺病变以胸膜炎、肺炎多见,而弥漫性肺泡出血(DAH)是SLE的一种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楚,由Osier于1904年首先报道,发病率不到SLE的2%,国内外报道较少。本文对临床...
韩依轩邱虹宋海澄舒荣陆艳平于萍刘燕鹰崔刘福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泡出血
文献传递
开滦研究人群全血铁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开滦研究人群全血铁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为早期预防高尿酸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林西医院、马家沟医院、荆各庄医院参加健康体检且完成全血铁检测的开滦集团在职和离退休职工,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共3 579人。按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组(2 983例)和高尿酸血症组(59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全血铁(按照三分位分为Q1~Q3三个亚层)与高尿酸血症的关联,并分析不同年龄对全血铁与高尿酸血症关联的影响。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全血铁[(464.73±104.05)mg/L]显著高于正常血尿酸组[(420.96±109.6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与全血铁Q1组相比,全血铁Q3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OR值(95%CI)为1.989(1.487~2.661)。在<60岁的研究对象中,与全血铁Q1组相比,全血铁Q3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OR值(95%CI)为2.304(1.539~3.450);而在≥60岁的研究对象中,与全血铁Q1组相比,全血铁Q3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OR值(95%CI)为1.269(0.818~1.969)。在敏感性分析中,与全血铁Q1组相比,全血铁Q3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OR值(95%CI)为2.018(1.499~2.716)。结论 较高的全血铁水平与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相关,且在年龄<60岁的人群中有显著关联。
王洁蕊王洁蕊王丽王丽崔刘福崔刘福舒荣宋海澄张艳淑
关键词: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全血铁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