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斯木吐拉 作品数:58 被引量:23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国家留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实验分析高海拔地区对驾驶员心电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驾驶员心理紧张度与行车安全有直接的关系,而心率变化是心理紧张度的直接反应。利用生物反馈仪对驾驶员在不同海拔的心率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心率变异性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之比(LF/HF)作为疲劳评价指标,利用SPSS建立LF/HF与海拔的关系模型并对此进行研究。随着海拔的升高,驾驶员行车疲劳度会更加明显。驾驶疲劳度对驾驶员的心率产生的影响越明显,行车过程中越容易发生安全问题。 道仁.叶尔江 艾力斯木吐拉关键词:海拔高度 心率增长率 基于改进灰色预测法的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事故预测 被引量:1 2012年 交通事故预测是交通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基础。为研究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在分析交通事故灰色特性的基础上,以乌鲁木齐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比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精度提高了74.98%。 陈远旭 胡新民 艾力斯木吐拉 张艳云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 改进灰色模型 伤亡人数 西部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 被引量:2 2008年 以少数民族聚居的新疆为例,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的范围和内容进行了初步研究,构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方法的探讨,以期为公路建设部门提供借鉴。 权柄涛 艾力斯木吐拉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公路建设项目 指标体系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09年 结合交通规划四阶段法的特点,在城市物流规划中的物流需求预测基础上,研究了物流需求分阶段的预测方法,并对物流需求预测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最后基于四阶段物流需求预测,论述了相应的城市物流调查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马凯 艾力斯木吐拉关键词:物流需求预测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交通事故趋势预测分析 被引量:6 2007年 应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线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在分析交通事故主要指标发展变化特征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沙漠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内交通事故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沙漠公路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4项指数将分别以15.9%,10%,4.5%和5%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同时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马晓松 艾力斯木吐拉 李鑫关键词:交通工程 交通事故 灰色预测 沙漠公路 高原区驾驶员特性对交通安全设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为寻求高原区驾驶员的生理及心理特性与安全设施配置的关系,在综合高原医学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原低氧环境及高原公路安全设施现状,对长期从事高原运输任务的驾驶员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驾驶员特性检测。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驾驶员生理及心理特性与高原公路安全设施的关系进行探讨。 姬生强 艾力斯木吐拉关键词:高原公路 驾驶员特性 安全设施 优化配置 沙漠公路驾驶员心理、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驾驶适宜性检测仪器,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进行驾驶员心理、生理特性的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沙漠公路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得驾驶员表现出有别于一般绿洲公路的心理和行为特性,其主要表现在:驾驶员动体视力较静体视力的平均降幅为44.75%,最高竟达到93%;速度估计和复杂反应时间均小于全国平均;复杂反应错误次数和处置判断错误次数均高于绿洲公路。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沙漠公路驾驶员的年龄、驾龄、驾车时间以及气温与驾驶员的各项生理、心理特性指标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关联度最高达到0.837,其中驾车时间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最大。 艾力斯木吐拉 李鑫 魏建东关键词:道路运输 驾驶员 生理特性 心理特性 一种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2008年 对DBSCAN(density based spatial cla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想,提出了基于DBSCAN方法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方法及其改进思路,并且结合J2EE技术,实现了一个Web环境下的交通事故数据挖掘系统,阐述了基于J2EE的交通事故挖掘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刘军 艾力斯木吐拉 马晓松关键词: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DBSCAN算法 J2EE 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公路强制休息处体系分析 2010年 通过对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实地检测结果综合分析,阐述长距离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长距离公路驾驶员出现疲劳现象时的生理、心理特性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得到"驾驶员生理、心理特性——行车时间衰退曲线",结合目标公路附属设施设置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强制休息处运用体系。最后以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安全畅通工程建设为实例,阐述强制休息处运用体系研究情况。 周家甄 艾力斯木吐拉关键词:沙漠公路 心理特性 高原地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及事故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2013年 为掌握高原地区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对中国青藏高原上主要道路及新疆叶城、塔什库尔干境内国道上发生的986起较为完整的事故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归纳,从事故发生原因、事故空间和时间分布、事故形态和类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分布在一天中呈现明显的3个高峰时段、特大交通事故类型所占比例较高、翻坠是主要事故类型之一、恶劣天气导致交通事故多发。 朱兴琳 艾力斯木吐拉 王宇关键词: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