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艳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肛门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术后
  • 3篇肠癌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混合痔
  • 2篇肛门坠胀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化
  • 1篇低分化腺癌
  • 1篇医药治疗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印戒细胞癌
  • 1篇用药规律
  • 1篇粘膜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后
  • 1篇痔术后

机构

  • 8篇成都肛肠专科...

作者

  • 8篇蒋艳
  • 4篇杨向东
  • 4篇乔峰妮
  • 4篇曹暂剑
  • 2篇安辉
  • 2篇张琦
  • 2篇巫加
  • 2篇顾尽晖
  • 2篇卢雪娇
  • 1篇罗超兰
  • 1篇李志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十届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06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脾多肽对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并发症和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脾多肽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脾多肽。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测定两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8^+)和炎性因子(SIL-2R、IL-8)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和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IL-2R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IL-2R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给予脾多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术后免疫功能,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蒋艳乔峰妮卢雪娇
关键词:结直肠癌并发症免疫功能
PPH术后粘膜间囊样感染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反复便时肛内异物脱出5年余,加重伴便血、肛门疼痛1年余"入院,入院时查: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1.1专科检查:肛门皮肤松驰,肛管外翻,皮下静脉曲张;直肠粘膜松弛,堆积肠...
杨向东蒋艳
关键词:PPH肛门坠胀
文献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肛周湿疹的用药规律
2025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肛周湿疹的中医临床用药组方规律。方法:以“肛周湿疹”为主题词,“中医”或“中药”为自由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搜集近30年来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方剂,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主要功效等分析,并研究规律。结果:最终纳入59篇文献,涉及110味中药。进行深度探索发现,有14种中草药的使用频率>10%,其中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和白鲜皮的使用频次较高,排在前五。出现频次≥20的药对有13个,“苦参、黄柏”“苦参、地肤子”“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和“黄柏、蛇床子”这5个药对的使用频次排在前五。结论:临床治疗肛周湿疹多从肝、胃、肾、脾、心经入手,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则,多采用清热解表、利水渗湿结合攻毒杀虫止痒、活血祛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罗超兰杨向东蒋艳
关键词:肛周湿疹中医药用药规律
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
我科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男197例,女61例,年龄22~90岁,平均年龄49岁;直肠上段58例、中段98例、下段95 例,齿线附近7例;高分化腺癌127例,低分化腺...
曹暂剑杨向东张琦蒋艳顾尽晖安辉巫加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吻合法
文献传递
小儿肛肠病的发病特点及常见疾病类型
2021年
小儿肛肠病是一个特殊群体的疾病,然而家长对医生要求很高,要求高手术成功率高和低风险率,这就要求医生熟悉小儿肛肠病的发病特点,将病情解释清楚,做好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但不可否认,部分医生对小儿肛肠病的发病特点及围手术期的相关诊疗技术不太清楚,在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后疗效以及远期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就小儿肛肠病的发病特点及常见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其他医生有所借鉴。
乔峰妮蒋艳曹暂剑
消炎止痛液保留灌肠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100例临床观察
2022年
观察消炎止痛液保留灌肠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后换药时采用消炎止痛液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提肛锻炼。观察两组术后肛门坠胀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对结果进行分析,以α=0.05为水准进行双侧检验。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术后肛门坠胀程度及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天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消炎止痛液保留灌肠能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
乔峰妮曹暂剑蒋艳李志卢雪娇
关键词:肛门坠胀痔术后保留灌肠
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并详细阐述了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疗效满意.
曹暂剑杨向东张琦蒋艳顾尽晖安辉巫加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文献传递
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符合环状混合痔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水肿、肛管狭窄、皮赘残留等指标。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术后伤口疼痛、水肿、肛管狭窄及皮赘残留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硬注术加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大大降低术后疼痛、水肿、肛管狭窄及皮赘残留几率。
蒋艳乔峰妮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硬注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