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郄思远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气升式
  • 3篇导流筒
  • 3篇多晶
  • 3篇多晶硅
  • 3篇体动力学
  • 3篇气含率
  • 3篇气升式环流反...
  • 3篇污染
  • 3篇流体动力学
  • 3篇节能装置
  • 3篇金属污染
  • 3篇环流反应器
  • 3篇隔热
  • 3篇隔热层
  • 3篇反应器
  • 3篇辐射传热
  • 3篇
  • 3篇传热
  • 2篇导流
  • 2篇气体发生器

机构

  • 10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市天大北...

作者

  • 10篇郄思远
  • 9篇刘春江
  • 3篇周阳
  • 3篇段连
  • 3篇黄哲庆
  • 2篇袁希钢
  • 2篇鲍银龙
  • 1篇谢省宾
  • 1篇高飞
  • 1篇俞旭峰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流板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的影响
建立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二维模型装置,使用水、空气作为实验物系,系统地研究了进气气速及导流板结构对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气速、导流板间距、高度、长度对液体循环速度及流场分布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进气气速的...
郄思远刘春江
关键词: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体动力学
文献传递
导流筒结构对环流反应器内流体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建立了一套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拟二维模型装置,使用水、空气作为物系进行实验,使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研究了不同气量下导流筒结构对反应器内流体动力学的影响,并建立模型使用CFD方法对其进行了二维及三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上升区面积的增大,下降管内液速增大,当上升区与下降区面积相等时,环流流量最大。二维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该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三维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影响环流流量的关键因素不是直径比,而是上升区面积与下降区面积比。
郄思远高飞俞旭峰刘春江
关键词: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体动力学导流筒
导流板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流体流动的影响
建立了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二维模型装置,使用水、空气作为实验物系,系统地研究了进气气速及导流板结构对反应器内流体流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气速、导流板间距、高度、长度对液体循环速度及流场分布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进气气速的...
郄思远刘春江
关键词: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体动力学
气升式多级交错循环流动塔及循环流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升式多级交错循环流动塔及循环流动结构,包括塔体、微泡气体发生器、多级中心管、环隙向中心导流筒和中心向环隙导流筒;在塔体内设置有多段中心管,多段中心管下设置有间隔设置有环隙向中心导流筒或中心向环隙导流筒,环...
刘春江郄思远鲍银龙袁希钢
多级循环流充填式浮选柱充气性能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级循环流充填式浮选柱,并对其充气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液位上升法测量了全塔气含率;采用摄像法考察了气泡的大小和分布;使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液体循环速度.研究发现当起泡剂浓度增大时,全塔气含率上升,气泡平...
谢省宾郄思远刘春江
关键词:充填式浮选柱气含率充气性能浮选设备
文献传递
装有多晶硅插片隔热层的多晶硅还原炉节能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装有多晶硅插片隔热层的多晶硅还原炉节能装置及方法。不锈钢管和多晶硅插片组成的隔热层与炉体的内壁的间距为25~250mm;隔热层与炉体内壁连接,炉体通过法兰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装有底盘进气口,氢气或者四氯氢硅气体...
刘春江段连黄哲庆郄思远周阳
文献传递
多级环流装置的流体力学研究与其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气升式环流装置具有良好的传质及混合性能,但主要应用于生物发酵等气液反应过程。另外,由于其内部的多相流动结构非常复杂,目前仍存在许多基础性科学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借助PIV实验手段和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气升式环流装置内的流体...
郄思远
关键词: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气升式多级交错循环流动塔及循环流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升式多级交错循环流动塔及循环流动结构,包括塔体、微泡气体发生器、多级中心管、环隙向中心导流筒和中心向环隙导流筒;在塔体内设置有多段中心管,多段中心管下设置有间隔设置有环隙向中心导流筒或中心向环隙导流筒,环...
刘春江郄思远鲍银龙袁希钢
文献传递
装有多晶硅插片隔热层的多晶硅还原炉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有多晶硅插片隔热层的多晶硅还原炉节能装置。不锈钢管和多晶硅插片组成的隔热层与炉体的内壁的间距为25~250mm;隔热层与炉体内壁连接,炉体通过法兰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装有底盘进气口,氢气或者四氯氢硅气体由...
刘春江段连黄哲庆郄思远周阳
文献传递
装有多晶硅插片隔热层的多晶硅还原炉节能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装有多晶硅插片隔热层的多晶硅还原炉节能装置及方法。不锈钢管和多晶硅插片组成的隔热层与炉体的内壁的间距为25~250mm;隔热层与炉体内壁连接,炉体通过法兰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装有底盘进气口,氢气或者四氯氢硅气体...
刘春江段连黄哲庆郄思远周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