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昀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模态超声新技术评价心肌应变功能
- 袁建军朱好辉魏常华张喜君王振华王一洒陈纪昀丁晓李杨田新桥
- 心力衰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早期发现心肌功能受损尤为重要。心肌应变可早期、敏感、准确反映心肌功能。该成果采用多模态超声新技术,针对临床常见具代表性心血管疾病,包括结构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超声评价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摘要1目的探讨我国目前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采用的一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治疗方案对AIDS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AIDS患者100例,非治疗组、HAART治疗组患者各50例,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行右侧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测量和动脉弹性测量。结果对照组、AIDS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三组间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AIDS治疗组和非治疗组颈动脉顺应性(CC)降低,僵硬度(8)、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治疗组和非治疗组间IMT、CC、8、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患者在未出现颈动脉IMT增厚的早期阶段,其弹性功能已减低。目前国内AIDS治疗采用的一线HAART治疗方案,在用药依从性好(80%以上)、无严重其他系统并发症的轻症AIDS患者中较长期应用以来,未见对其动脉弹性功能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 朱好辉袁建军王一洒高帆王晓魏常华陈纪昀樊晓惠
- 关键词:颈动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改变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应用分层应变技术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各层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对4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和3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存储二维动态图像后在EchoPAC工作站进行描记分析,获得左室壁18个节段内层、中层及外层心肌的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circumferential strain, CS)、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longitudinal strain,LPS)及整体的分层和全层应变值。结果糖耐量异常组患者整体的内层心肌、中层心肌及整体全层心肌CS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整体外层心肌的CS、整体各层及整体全层LP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段、中间段的内层、中层心肌CS和LPS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基底段、中间段外层心肌及心尖段的各层心肌CS、LP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定量评价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各层及整体心肌的周向和纵向收缩功能,对于评价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心室早期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一洒魏常华朱好辉陈纪昀丁晓高帆李杨袁建军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葡糖耐受不良心室功能
- 超声心动图对无明显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减退的评估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射血分数(EF)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左室)功能减退检测效果,并评估其影响因素。方法 286例无心脏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压力校正左室中段短轴缩短率(sc-MS)和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来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以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峰值流速(E、A)、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峰值速度(E')及肺静脉频谱形态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分析各临床参数及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与左室功能减退的关系。结果共检出左室功能减退者194例,其中77例是单纯收缩功能减退,45例是单纯的舒张功能障碍,72例舒张及收缩功能减退。结论应用合适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可以早期检测无明显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左室功能减退。
- 王一洒袁建军魏常华朱好辉陈纪昀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2型糖尿病
- 超声评价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FT)与颈部血管弹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非冠心病组)、B组(单支病变组)、C组(双支病变组)、D(三支病变组),每组各25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EFT,采用回声跟踪技术测量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分析EFT与右侧颈总动脉弹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EF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而增加(P<0.05)。EFT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僵硬度、弹性模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r=0.517、0.422、0.542、0.494,P<0.05),与顺应性呈负相关(r=—0.428,P<0.05),与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患者EFT与颈动脉弹性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EFT与颈动脉弹性指标均是冠心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 王一洒袁建军朱好辉魏常华陈纪昀
- 关键词:冠心病回声跟踪技术心包颈动脉
-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左室心肌分层应变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心脏也是其重要的受累靶器官之一。研究报道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0%,甲状腺激素缺乏不仅能引起心脏结构的异常改变,还能引起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减弱,若不治疗更可能发展为心功能不全。
- 丁晓魏常华朱好辉陈纪昀王一洒高帆李杨袁建军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左室心肌甲状腺激素缺乏心脏结构内分泌疾病
- 心肌做功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心肌做功(MW)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30例AMI患者(AMI组)与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MW参数,分析AMI患者左心室整体有用功(GCW)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整体长轴应变(GL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后叶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e)、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二尖瓣反流面积(MR)均增大,LVEF、E及e值均减低(P均<0.05);左心室GCW、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均降低,整体无用功(GWW)、GLS、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均增高(P均<0.05)。AMI患者GCW与LVEF呈正相关(r=0.573,P=0.001),GCW与GLS呈负相关(r=-0.880,P<0.001)。结论MW技术可用于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 徐瑞牛瑜琳申凯凯丁晓王一洒陈纪昀朱好辉袁建军
- 关键词:心肌梗死超声心动描记术
-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对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 D-CPA)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提高Ⅰ~Ⅱ期宫颈癌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分为Ⅰ期组(53例)和Ⅱ期组(66例),纳入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3 D-CPA检查结果及SCC-Ag、CEA水平以及不同分期患者3 D-CPA、SCC-Ag、CEA的检测阳性率。结果3组3 D-CPA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VI、FI低于对照组,Ⅱ期组VI、FI、钙化直径大于Ⅰ期组(P<0.05)。3组SCC-Ag、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SCC-Ag、CE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Ⅱ期高于Ⅰ期(P<0.05)。Ⅱ期患者3 D-CPA、SCC-Ag、CEA检测阳性率高于Ⅰ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3 D-CPA、SCC-Ag、CEA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637、0.535、0.841,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7.4%。结论3 D-CPA、SCC-Ag、CE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于芳陈纪昀高子涵
-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癌胚抗原
- 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RT3PE—TSI)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拟行CRT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前和CRT术后1个月优化治疗前及优化治疗后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收缩末内径(LVI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LVOT)等。应用RT3PE-TSI技术测量左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12个心肌节段的局部收缩达峰时间(Tp)、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12-Tp—DIF)和标准差(12-Tp—SD),确定室壁运动最延迟的心室壁节段,并依此指导起搏电极的放置位置;CRT术后1个月在超声心动图指导下行起搏器AV和VV间期优化。结果在治疗前、治疗后、优化后和对照组,LVIDd、Tp、LVIDs、12-Tp—DIF和12-Tp—SD均依次降低,LVEF、VTILVOT依次增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TSI显示术前24例患者均存在左室内收缩不同步,最延迟收缩部位位于侧壁8例,下壁10例,后壁6例。左室起搏电极植入位置与收缩最延迟部位一致。相关性研究显示12-Tp—DIF和12-Tp—SD与LVEF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70,-0.73,P=0.000)。结论RT3PE—TSI能够直观、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心肌运动的同步性,对CRT术前患者的筛选、指导左室电极的放置位置及起搏程序的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 魏常华王一洒朱好辉陈纪昀高帆屈雪蒸袁建军
- 关键词:组织同步显像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后右室功能改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术后右室功能改变。方法应用2DSTI技术测量52例ASD患者(ASD组)封堵术前、术后1个月右室游离壁基底段、中段、心尖段收缩峰值应变(£)、收缩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4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正常组)作为对照,测量方法及观察项目同ASD组。结果 ASD组患者右室壁各节段的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动脉高压(PH)程度的加重,ASD患者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SRs、SRe、SRa数值也逐步下降;ASD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各节段的峰值应变及应变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右心室功能减退,肺动脉高压越重,右室功能减退程度越明显,ASD患者封堵术后,其右室功能得到改善,2DSTI技术可准确、客观地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右室功能的变化。
- 陈纪昀袁建军朱好辉魏常华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右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