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帅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镇痛
  • 2篇肾切除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切除
  • 2篇麻醉
  • 1篇蛋白
  • 1篇低血压
  • 1篇低血压状态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血管收缩
  • 1篇血管收缩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S100...
  • 1篇血压
  • 1篇乳酸
  • 1篇神经刺激
  • 1篇神经刺激器

机构

  • 5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5篇丁帅
  • 2篇万政佐
  • 2篇周蓉
  • 2篇倪卫国
  • 2篇徐珂
  • 2篇梁志鹏
  • 2篇陈欣
  • 1篇刘胜强
  • 1篇张蔚青
  • 1篇阙彬
  • 1篇鲁凯
  • 1篇张迎华
  • 1篇李亚楠
  • 1篇祝胜美
  • 1篇钟泰迪
  • 1篇肖萍
  • 1篇胡庆丰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用于肾切除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评价肾切除术后采用腰方肌阻滞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12月拟行肾脏切除术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年龄35~65岁.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持续镇痛组(Q+P组)及单纯静脉持续镇痛组(P组),每组各20例.于术后6、12、24及48h,分别检测血气,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术后48h两组患者羟考酮用量、卧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 Q+P组与P组比较,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VAS评分明显降低,羟考酮用量减少,卧床时间明显减少,术毕至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间隔短,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肾切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完善,能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万政佐梁志鹏阙彬丁帅周蓉
关键词:超声引导手术镇痛
川芎嗪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或Ⅱ级、年龄65~80岁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右颈内静脉穿刺向头侧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颈内静脉球部。试验组于手术开始前经中心静脉内滴注川芎嗪注射液2mg/kg(每分钟40滴);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用药保持一致。术前(T0)、术后24h(T1)、72h(T2)、168h(第7天,T3)分别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5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S100β蛋白和NSE浓度。T0、T1、T2、T3由同一医师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0时MMSE评分、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T3时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均升高,MMSE评分均下降,除对照组T3时外,试验组与对照组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川芎嗪可以改变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浓度。
倪卫国胡庆丰徐珂张迎华丁帅刘胜强陈欣
关键词:川芎嗪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肾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评价肾切除术后采用连续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拟行单纯性肾脏切除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0~65岁,体质量45~80 kg,性别不限,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硬膜外阻滞组( CEA 组)及连续椎旁神经阻滞组( PVB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连续输注0.2%罗哌卡因250 ml,并采用静脉吗啡患者自控辅助镇痛。于术后6、12、24及48 h分别检测血气,并评估安静和运动状态时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统计术后48 h两组患者吗啡累计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EA组相比, PVB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吗啡累积用量减少[(5.2±1.2)比(13.9±1.6)mg],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体位性低血压患者数明显减少,术毕至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间隔短(P<0.05),而两组各点安静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性肾切除术后采用PVB镇痛较CEA镇痛可减少术后吗啡用量及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
张蔚青万政佐周蓉徐珂肖萍梁志鹏李亚楠丁帅汪丽凤鲁凯
关键词:镇痛
中度过度通气在静脉麻醉过程中增加脑乳酸外排的作用机制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度过度通气在静脉麻醉过程中增加脑乳酸外排、影响脑内有氧代谢从而降低脑血流量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准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照交叉试验。患者经芬太尼或咪达唑仑随机静脉麻醉,手术前分别在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0和〉25~30mmHg(1mmHg=0.133kPa,即通气不足和中度过度通气状态)时检测血流动力学和代谢指标并进行计算。结果中度过度通气状态下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脑血流量、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效的脑灌注压、颈静脉球静脉血氧饱和度、颈静脉血氧分压、脑氧供、乳酸一氧指数和乳酸一葡萄糖指数均显著低于通气不足时(P值均〈0.01),平均动脉压、脑零流量压力、脑血管阻力、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乳酸脑代谢率、氧摄取分数均显著高于通气不足时(P值分别〈0.01、0.05),氧的动脉静脉差异、葡萄糖的动脉一颈静脉差异、乳酸的动脉一颈静脉差异均显著大于通气不足时(P值均〈0.01)。中度过度通气与通气不足状态下血红蛋白水平、血液温度、氧脑代谢率和葡萄糖脑代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度过度通气会导致行静脉麻醉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脑乳酸净流出量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颈静脉球血氧分压显著降低,提示临床相关浓度的低碳酸血症可能会损害脑有氧代谢水平。
丁帅陈欣祝胜美
关键词:静脉麻醉过度通气乳酸
不同血管收缩药对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剖宫产术中胎儿血气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蛛网膜下腔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术,不同的血管收缩药如麻黄碱、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常用于纠正与此相关的产妇低血压状态。近来有报道认为,麻黄碱增加了蛛网膜下腔麻醉剖宫产术中胎儿酸中毒的几率,苯肾上腺素则优于麻黄碱。而多巴胺的应用情况未见报道。本次研究立足于此,对比三种血管收缩药多巴胺、麻黄碱和苯肾上腺素对胎儿血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丁帅倪卫国钟泰迪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麻醉剖宫产术中血管收缩药苯肾上腺素低血压状态麻黄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