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红艳

作品数:168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42篇微波辐射
  • 42篇细胞
  • 27篇压伤
  • 27篇挤压伤
  • 24篇电磁辐射
  • 24篇缺水
  • 21篇海马
  • 19篇蛋白
  • 19篇病理
  • 16篇低氧
  • 15篇心脏
  • 14篇缺氧
  • 11篇低频电
  • 11篇凋亡
  • 11篇微波
  • 11篇极低频
  • 10篇耐受
  • 10篇耐受力
  • 10篇RAJI细胞
  • 8篇生命

机构

  • 167篇军事医学科学...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解放军第30...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辐射防护...
  • 2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67篇左红艳
  • 131篇彭瑞云
  • 121篇王德文
  • 97篇徐新萍
  • 84篇高亚兵
  • 82篇王水明
  • 63篇王少霞
  • 58篇李杨
  • 50篇王丽峰
  • 38篇董霁
  • 32篇赵黎
  • 28篇王静雯
  • 28篇郭晓明
  • 27篇刘肖
  • 21篇刘志瑞
  • 19篇李英俊
  • 17篇王晓民
  • 15篇姚斌伟
  • 14篇王炜
  • 13篇苏镇涛

传媒

  • 24篇中国体视学与...
  • 24篇第八届全国生...
  • 17篇军事医学
  • 10篇灾害医学与救...
  • 9篇第七届全国生...
  • 9篇第九届全国生...
  • 5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生物物理学报
  • 4篇解放军预防医...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第十三届中国...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首届全球华人...
  • 1篇辐射防护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32篇2014
  • 19篇2013
  • 35篇2012
  • 19篇2011
  • 4篇2010
  • 17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结构及脑脊液中Aβ_(1-42)和tau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结构及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和tau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出平均逃避潜伏期(average escape latency,AEL)稳定的二级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AD模型组、Cur给药组,每组15只。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联合Aβ25-35海马立体定位的方法制作AD模型。用二甲基亚砜(DMSO)和生理盐水将Cur溶解成50 mg/ml,Cur组以4 ml/kg腹腔注射,1次/d;Con组和AD组注射等体积的DMSO和生理盐水。治疗14 d后,每组随机选取9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用HE染色光镜观察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各组6只大鼠用1 ml注射器经枕骨大孔由延髓池抽取CSF,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CSF中Aβ1-42和tau蛋白含量。结果与Con组比,AD组AEL延长(P<0.05或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少(P<0.01);海马神经元部分固缩、深染;CSF中Aβ1-42含量明显降低(P<0.01),tau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AD组比,Cur组AEL缩短(P<0.05或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多(P<0.05);海马神经元固缩、深染减少;CSF中Aβ1-42含量显著升高(P<0.01),tau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Cur可提高AD模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组织结构的损伤,其生物学作用可能与提高CSF中Aβ1-42的水平和降低tau蛋白的水平有关。
徐志秀喻超陈俊俊郝延辉刘肖高亚兵赵黎左红艳彭瑞云王运良
关键词:姜黄素阿尔茨海默病海马脑脊髓液AΒ1-42TAU
微波辐射对大鼠睾丸闭锁蛋白和连接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后大鼠血睾屏障紧密连接闭锁蛋白(occludin)及连接黏附分子-1(JAM-1)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80只雄性Wistar大鼠经平均功率密度为0、10、30、100mW/cm2微波辐射5min,于辐射后6h,1、3、7、14d,采用Western印迹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闭锁蛋白和JAM-1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0、30和100mW/cm2微波辐射后分别在3~7d、6h~7d和6h~14d闭锁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JAM-1蛋白分别于辐射后3~7d、1~7d和1~14d表达亦明显下调(P<0.05)。结论:闭锁蛋白及JAM-1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在微波辐射致血睾屏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晓芳王水明彭瑞云左红艳王丽峰高亚兵董霁苏镇涛
关键词:微波辐射血睾屏障闭锁蛋白
高功率微波致大鼠卵巢损伤的病理形态学和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导致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的规律及其特点。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和照射组(R),照射组大鼠经平均功率密度100 m W/cm2的S-波段HPM辐照15 min,分别于辐照后1 d、3 d、7 d、14 d、28 d和3 m活杀,取双侧卵巢,制作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分别对卵泡和黄体数量进行定量计数。结果照射后卵巢组织结构发生明显损伤:原始闭锁卵泡和囊状闭锁卵泡数量持续性增多(P<0.05),囊状卵泡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黄体数量进行性增多(P<0.05),颗粒黄体细胞凋亡增多;其中,囊状卵泡、颗粒细胞和颗粒黄体细胞损伤尤为严重。结论高功率微波可导致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具有广泛性、速发性、持续性和不同卵泡与细胞敏感程度差异性特点。
谢一帆刘肖吴琼崔亮徐新萍王少霞张翠芳吴小红严格张潇苏慧婷左红艳王德文
关键词:高功率微波卵巢卵泡
电磁辐射致海马损伤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频率电磁波辐照后海马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质谱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辐照后6 h海马组织总蛋白的差异,通过W 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分别在蛋白和基因水平对差异蛋白质进一步检测验证。结果三种电磁辐射致海马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基本相似。经图像分析共筛选到45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6个差异蛋白点得到了初步鉴定。对于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蛋白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W estern blot和RT-PCR进一步验证了2-DE结果。辐照后6 h RKI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各照射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三种电磁辐射对海马的致伤机制具有相似性,其损伤程度呈频率依赖性。RKIP可能在辐射致海马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左红艳王德文陈娟魏开华王水明彭瑞云高亚兵胡文华王鸿丽刘炳玉
关键词:电磁辐射海马蛋白质组RKIP
极低频电磁场暴露对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
用电设施及输电网络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可在人体内诱发电流,产生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从而引起神经组织的电兴奋性刺激,进而可能影响健康。目前众多实验因磁场参数及受试模型等条件不同而结果各异,因而迄今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及作...
刘肖左红艳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徐新萍高亚兵
关键词:极低频电磁场
电磁辐射对Raji细胞损伤效应及其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对性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S波段高功率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和X波段高功率微波(X-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X-HPM)三种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Raji细胞的损伤效应和对其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损伤效应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Raji细胞,以EMP、S-HPM和X-HPM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为辐照源,分别照射Raji细胞,设伪照射为对照组。于照后6 h后收集细胞,用电镜观察Raji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并采用细胞计数的方法对损伤细胞进行半定量计数;采用敏感的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Raji细胞内Bax、Bcl-2的蛋白表达,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turecolor medical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CMIAS)对阳性信号条带进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分别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的χ2检验和一元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均可导致Raji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并见凋亡小体形成,损伤程度呈X-HPM组>EMP组>S-HPM组的规律特点;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还可致Raji细胞内Bax、Bcl-2蛋白表达发生改变。与对照组比较,Bax、Bcl-2蛋白表达在EMP组和X-HPM组均明显上调(P<0.01或0.05),S-HPM组略有下调,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间比较,S-HPM组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EMP组(P<0.01)和X-HPM组(P<0.05),S-HPM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EMP组和X-HPM组(P<0.01)。两种蛋白上调或下调的程度呈现X-HPM组>EMP组>S-HPM组的规律特点。结论电磁辐射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的表达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Raji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王炜崔华娟王德文左红艳彭瑞云王晓民姚华
关键词:电磁辐射RAJI细胞BAXBCL-2
电磁辐照对海马病理形态学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对比性研究3种波段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脑区的损伤病理及相关因子表达情况,为防治措施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12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高功率S波段微波辐照组(S)、高功率X波段微波辐照组(X)、电磁脉冲辐照组(E),C组给予伪照射、余3组分别给予100 mW.cm-2、100 mW.cm-2及6×104V.m-1,辐照后6 h、1 d、3 d、7 d、14 d、28 d活杀,海马组织经HE染色及甲苯胺兰染色后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FAP、IL-1β、iN-OS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辐照后6 h^7 d各辐照组海马神经元变性和凋亡。辐照后3 d,E、S、X组尼氏体积分光密度(IOD)分别为4.44±0.83、2.70±0.76、2.22±0.69,明显低于C组(13.76±4.88,P<0.01)。辐照后6 h各照射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呈缺血性改变、辐照后3 d出现空泡和次级溶酶体,血管间隙增宽水肿;辐照后3 d,S、X组的IL-1β(IOD)分别为1.29±0.71、1.22±0.43,明显高于C组(0.96±0.29,P<0.01)。iNOS分别为1.44±0.60、1.87±0.52、1.69±0.43,明显高于C组(0.65±0.25,P<0.01)。GFAP分别为0.14±0.07、0.16±0.07、0.16±0.07,明显低于C组(0.19±0.09,P<0.05或p<0.01)。结论本实验条件下,3种波段电磁辐照皆可导致大鼠海马组织损伤,GFAP、IL-1β、iNOS因子参与了电磁辐照所致损伤的病理过程;高功率微波作用较电磁脉冲明显,,而X的作用又较S明显。
陈娟王德文左红艳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胡文华马俊杰
关键词:海马尼氏体
微波和γ线复合照射致Raji细胞损伤的形态和计量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高功率微波和γ线复合照射引发Raji细胞凋亡和坏死发生规律及Ca2+浓度变化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微波和γ线复合照射Raji细胞模型;细胞分成4个实验组,单纯S-HPM照射组(S-HPM组)、单纯60Coγ射线照射组(γ组)、微波和γ线复合照射组(γ+S-HPM组)及实验对照组,采用Annexin-V和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坏死率的改变;利用Fluo-3荧光探针负载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定量检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1.细胞凋亡和坏死:γ线与微波复合照射后出现典型的凋亡和坏死改变,γ线组和复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和坏死率显著升高,同单纯γ线组相比,复合组凋亡和坏死率升高更显著。2.Ca2+浓度:各辐射组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辐射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强度依次为γ+S-HPM>γ>S-HPM。结论单纯微波和γ线照射均可导致Raji细胞凋亡和坏死率增加,微波与γ线复合照射的损伤效应较单纯照射加重,其损伤特点主要表现为γ线效应,微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γ线的损伤;胞内钙超载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
夏红杰王德文左红艳徐新萍高亚兵彭瑞云贾锴邱滨涛
关键词:微波Γ线RAJI细胞
模拟深埋条件下持续性复合性挤压伤大鼠心脏损伤规律与特点
由于地震、矿难等事件时有发生,造成房屋建筑垮塌,大量人员被掩埋,挤压伤是被掩埋人员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2]。深层废墟内空间狭小,人员数量较多、掩埋时间过长,伴有伤员牺牲,空间环境污染,氧气含量减少,同时缺水缺食...
郭晓明王德文左红艳王少霞王静雯刘志瑞曹桓荣彭瑞云
关键词:心脏结构
电磁辐射致Raji细胞内Caspase-3、8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性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S波段高功率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X波段高功率微波(X-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X-HPM)三种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Raji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相关调控机制。方法常规培养Raji细胞,用S-HPM、X-HPM和EMP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照射Raji细胞,设伪照射为对照组。于照射6 h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照射后细胞内Caspase-3、Caspase-8两种蛋白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条带进行定量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的一元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照射后6 h后均可导致Raji细胞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较,各实验组Raji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EMP与X-HPM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较S-HPM组明显上调(P<0.01),且表达程度呈X-HPM>EMP>S-HPM的趋势;Caspase-8只在X-HPM照后明显上调(P<0.01),但在EMP、S-HPM照射后均明显下调(P<0.01);EMP较S-HPM下调更明显(P<0.01)。结论三种电磁辐射均可导致Raji细胞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的改变,其中X-HPM主要通过Caspase-8进一步诱导并激活Caspase-3发挥作用,而EMP和S-HPM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激活Caspase-3而发挥作用。
王炜王德文彭瑞云左红艳王晓民姚华
关键词:电磁辐射RAJI细胞CASPASE-3CASPASE-8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