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根柱
- 作品数:102 被引量:4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球环境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甘肃境内鼢鼠Eospalax亚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筛选评价甘肃境内鼢鼠凸颅亚属母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该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测定了分布于甘肃11个不同地方31只属于鼢鼠中凸颅亚属的不同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9只甘肃鼢鼠、9只斯氏鼢鼠、4只秦岭鼢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 bp。从GenBank获得包括平颅亚属在内的21个细胞色素b全序列总共52条全序列,用MEGA软件分别绘制出本研究的31条全序列和总共52条全序列的2个系统发育树。运用测定序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31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探讨本试验的Eospalax亚属4个种的分类及系统发育。本研究为鼢鼠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 杨红善何小琴刘荣堂张三亮常根柱
-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发育
- 河西走廊放牧利用退化荒漠草原等级划分研究
- 在对我国草地退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的研究结果,研究提出了河西走廊放牧利用荒漠草原退化草地分级的原则、指标、判定规则、利用状况指标和草原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以植物群落特征、群落组成、指示植物、草...
- 周学辉常根柱杨红善
- 关键词:放牧利用荒漠草原退化草地
- 文献传递
- 苜蓿引进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适应性试验被引量:9
- 2011年
- 苜蓿王、Spreador-3、Pick 3006和Pick 8925是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的优良苜蓿品种,以国产中兰1号为对照品种,2002-2004年在兰州半干旱地区开展引种试验,2008年与2009年在半湿润区天水甘谷继续开展适应性试验,同时对其营养成分和抗旱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半湿润区均能正常生长生活,完成生育周期的全过程,无异常表现,未发现病虫害侵染,苜蓿王的抗旱性最强,鲜草产量在半干旱区兰州达68 715.8 kg/hm2,在半湿润区天水高达125 642.8 kg/hm2;Spreador-3具叶大、杆中实、抗倒伏等优良特性,对照中兰1号具优良抗旱性能,建议3种苜蓿在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区推广种植。
-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路远
- 关键词:紫花苜蓿半湿润区半干旱区栽培试验
- 甘肃沙漠治理与开发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2003年
- 甘肃沙漠治理与开发中值得重视的三个问题是保护好沙区现有的天然植被 ,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使其恢复和扩展 ,以避免出现新的沙化 ;对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水资源要统盘布局 ,合理分配 ,适度利用 ,绝不能牺牲长远的生态效益而换取暂时的经济效益 ;切实解决沙区水分平衡问题 。
- 时永杰常根柱
- 关键词:天然植被固沙林水分平衡初植密度植被覆盖度流域水资源
- 美国引进苜蓿品种半湿润区栽培试验被引量:37
- 2010年
- 苜蓿王、菲尔兹苜蓿、金字塔苜蓿、里奥苜蓿、辛普劳2000 苜蓿、诺瓦苜蓿、霍普兰德苜蓿、多叶苜蓿、大叶苜蓿,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9个优良苜蓿品种,其中有8个苜蓿品种属于美国拟于近几年内投放亚洲市场的新品种。以国产优良苜蓿品种中兰1号为对照,2002-2004年在兰州半干旱地区、张掖干旱地区区域试验后,于2008年开始在半湿润区天水继续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9 个美国苜蓿品种,在半湿润区天水均能正常生长生活,完成生育周期的全过程,无异常表现,未发现病虫害侵染;通过对其生育期观察记载、营养成分、生长速度、茎叶比等指标测定分析得出,菲尔兹苜蓿日生长量最高,为1.47cm/d,茎叶比较小,为0.7,叶片丰富,出苗早,种子成熟早;苜蓿王日生长量为1.39cm/d,粗蛋白含量在引进品种中最高,为17.57%;中兰1 号日生长量其次,为1.22cm/d,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58%;鲜草产量兰州点在20001.0~69196.5kg/hm2,天水点在29214.6~125642.8kg/hm2,相比较鲜草产量天水点比兰州点高46.1% ~81.6%。各指标综合评价得出,菲尔兹苜蓿、苜蓿王、多叶苜蓿和对照中兰1号苜蓿是相对优良品种,建议在我国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区,可作为推广种植品种,北方类似地区亦可参考使用。
-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苗小林路远王永林
- 关键词:紫花苜蓿半湿润区栽培试验引种
- 我国北方高速公路的环境绿化与景观再造被引量:22
- 1998年
- 结合“陕西省高等级公路绿化研究”课题,于1995~1997年先后对陕西西渭、西宝、西铜高速,山东济青高速、青岛环海高速、首都机场高速和山西太旧高速等北方多条高速公路的绿化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参考国外的高速公路绿化研究,对我国北力地区高速公路的绿化现状与发展前景,从中央分隔带的防眩绿化、边坡生物防护、行道景观树的栽植、刺篱生物封闭、路堑立体绿化、立交区的设计与绿化以及服务区、收费站的绿化与美化等7个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和尝试性的探索与分析。
- 常根柱赵贵钧韩顺学
-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境绿化
- 航苜1号紫花苜蓿多叶性状遗传特性及分子标记检测被引量:7
- 2014年
- 以航天诱变选育的多叶型紫花苜蓿新品种“航苜1号”为对象,简要阐述了其选育过程、连续四代多叶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多叶率、草产量、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指标与对照相比较的优越性.同时,为检测航天搭载后第一代(SP1)植株是否发生基因变异及在SP2~S P4代变异能否稳定遗传,连续四代分别采样,采用SRAP分子标记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P1代与未搭载原品种(CK)相比基因组DNA扩增出不同的差异带,分别为缺失1条带,大小约550bp,增加1条带,大小约100bp,在DNA水平上产生了变异,并且在SP2、SP3、SP4代稳定遗传.
- 杨红善于铁峰常根柱周学辉柴小琴
- 关键词:紫花苜蓿航天诱变SRAP分子标记
- 土壤和植物的硅素营养研究被引量:21
- 2007年
- 本文概述了土壤中硅素的存在形态、土壤的硅素状况和土壤缺硅的原因及硅在植物体内的形态、分布与含量、植物对硅的吸收与运输等。
- 田福平陈子萱苗小林常根柱张礼军白斌
- 关键词:硅土壤植物
- 野生观赏草品种陇中黄花矶松驯化选育报告
- 为选育适宜于西北干旱环境下的观赏草品种,以观赏性好、抗逆性强为主要选育目标,对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野生黄花矶松进行经引种驯化栽培,并开展了品比、区域、生产试验,选育成野生观赏草品种陇中黄花矶。研究表明,该品种具有如...
- 周学辉路远常根柱杨红善
- 关键词:栽培驯化
- 文献传递
- 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田间形态学变异研究被引量:21
- 2012年
- 航天诱变育种是以高科技返回式卫星为背景的新型育种方法,以搭载于我国"神舟三号"飞船的4个紫花苜蓿材料:德宝、德福、阿尔冈金、三得利,种植而成的当代(SP1)试验材料为研究对象。连续观测记载,初步确定了突变类型和单株,并进行了集团分类,大致分为以下7种类型:多叶单株(6株)、大叶单株(11株)、速生单株(14株)、白花突变单株(1株)、抗病单株(7株)、早熟单株(7株)和矮生、分蘖性强单株(2株),所选单株已分别挂牌标记。不同品种经航天诱变表现出不同的突变类型,德宝、德福以生长速度较为显著、三得利以多叶变异较为显著、德福以叶面积增大较为显著,可见航天诱变并非盲目、无规律变异,而与品种自身特性相关联,同时变异材料的遗传稳定性有必要下一步在分子标记和后续世代田间继续观测中进行确认。
- 杨红善常根柱包文生柴小琴周学辉
- 关键词:紫花苜蓿航天诱变田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