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静文
- 作品数:30 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新生儿贫血及输血被引量:31
- 2018年
- 新生儿贫血尤其早产儿贫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现象,且日益引发医学界关注。其贫血原因多种多样,除常见的缺铁、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等病理生理基础外,血型不合溶血、医源性失血等也是引起新生儿贫血的重要因素。新生儿贫血预防措施包括延迟结扎脐带、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及有效减少医源性失血等。目前输血治疗仍是新生儿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对于新生儿贫血的输血指征、输血近远期不良反应等问题尚存在争议。
- 庄静文刘思征马廉
- 关键词:婴儿贫血输血
- miR-155-5p靶向调控叉头框蛋白3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 2023年
- 近期研究表明,miR-155-5p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裂变导致骨髓干细胞衰老,但其能否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研究其影响及机制,从脐带组织中获取P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逐代传至P10代,采用RT-qPCR检测发现,miR-155-5p的表达在P10代显著升高(P<0.001)。过表达miR-155-5p的P2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发现,叉头框蛋白3(forkhead box O3,FOXO3)及自噬相关基因LC 3和Beclin-1表达下降。通过TargetScan在线数据库预测,FOXO 3的3′UTR区域与miR-155-p存在特异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FOXO 3为miR-155-5p的靶基因之一。向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染miR-155-5p inhibitor后,经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发现,FOXO3、p-AMPK、LC3 II/I和Beclin-1蛋白质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0.001),衰老相关蛋白质p16、p21和p53显著下降(P<0.01或0.001)。经β-半乳糖苷酶活性染色后发现,转染miR-155-5p inhibitor的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降低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P<0.01)。RT-q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转染miR-155-5p inhibitor的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其培养的上清后发现,TGF-β、HGF和VEGF的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分泌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经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新生大鼠模型发现,转染miR-155-5p inhibitor的P10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提升新生大鼠生存率(P<0.05),并显著改善新生大鼠肺部病理损伤。综上所述,miR-155-5p通过负调控FOXO 3基因影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miR-155-5p inhibitor的应用是通过FOXO 3/AMPK信号通路增加细胞自噬而逆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
- 林晓波李伟中庄静文陈洁玲侯凯翔蔡灿鑫曾纪斌黄东乔刘沐芸
- 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衰老
- 小儿白血病成分输血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通过分析小儿白血病成分输血的实际情况及疗效来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方法 以《献血法》颁布实施前后分阶段统计 5 9例白血病患儿的输血理由、输血的合理性、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1995年~ 1997年组成分输血 5 3 8% ,不必要输血 4 4 % ,输血成分不适当占 5 1 6 % ;成分输血的疗效明显好于全血输注 ,输血副反应主要见于全血输注。 1998~ 2 0 0 0年组 ,输全血仅 4例次 ,无不必要输血 ,成分输血率 98 7% ,输血疗效明显提高。结论 对小儿白血病积极开展成分输血 ,不仅节约血源 ,而且疗效明显 ,副作用少。
- 马廉林丽敏陈思红庄静文李彤
- 关键词:白血病成分输血儿童
- 3月龄以下婴儿痉挛症临床分析
- 2003年
- 庄静文李炜如
-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转归
- 白血病治疗费用分析及预防医院感染费用-效益比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小儿白血病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医院感染费用 效益比。方法 10例白血病患儿分别在门急诊和病房各接受 4 0个疗程化疗 ,分析治疗成本构成 ;给予药物及消毒隔离等措施预防感染 ,探讨预防感染的费用 效益。结果 白血病患儿治疗的主要费用是药费 ,住院治疗时药费占 70 6 % ,门急诊治疗时药费占86 4 % ,在门急诊治疗的费用可降低 2 1 1% ,通过调整化疗方案可降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 ;使用药物及消毒隔离措施预防感染后 ,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 ,取得大于 1 98的费用 效益比。结论 白血病治疗的主要费用是药费 ,在门急诊治疗可降低治疗费用 ;预防医院感染 ,可取得大于 1 98的费用
- 马廉庄静文林丽敏吴扬陈思红
- 关键词:白血病医院感染费用-效果儿童
- 足月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severrespiratoryfailure,SRF)时动态氧合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重度呼吸衰竭新生儿按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n=17)和生存组(n=24),回顾性分析两组通气治疗2h、12h、24h、36h的呼吸机参数和动脉血气值,并计算各时段的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PAO2)和呼吸指数(respirationindex,RI),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死亡组在呼吸机参数明显或逐步高于生存组的情况下,36h的PaO2才低于生存组(P<0.05),但组内比较都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24h、36h的PaO2/FiO2低于生存组(P<0.01);12h,24h,36h的A-aDO2高于生存组(P<0.05或0.01);12h,24h,36h的PaO2/PAO2低于生存组(P<0.05或0.01);24h、36h的RI高于生存组(P<0.01)。生存组各时段的PaO2/FiO2和PaO2/PAO2顺次增大;A—aDO2和RI顺次减小,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死亡组组内则都无变化(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早期,PaO2不是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PaO2/FiO2、A—aDO2、PaO2/PAO2和RI更能反映肺损伤的程度、氧交换率和治疗效果,其中A—aDO2和PaO2/PAO2最为敏感,动态监测可帮助判断预后。
- 庄静文陈思红许永华
-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预后
- 国产恩丹西酮和枢复宁预防白血病化疗呕吐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比较国产恩丹西酮和枢复宁预防白血病化疗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10例能坚持化疗的小儿白血病 ,接受 80个疗程的化疗及 10 0次鞘注 ,各使用国产恩丹西酮和枢复宁预防消化道反应 130例次 ,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国产恩丹西酮和枢复宁预防白血病化疗呕吐的有效率分别是 94.6 2 %和 96 .15 % ,预防恶心的有效率分别是 85 .4%和 86 .9% ,两者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两者均无延迟呕吐现象 ,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国产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白血病化疗的消化道反应 。
- 马廉王家勤林丽敏庄静文
- 关键词:恩丹西酮枢复宁白血病恶心呕吐
-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时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三家医院41例ARDS新生儿按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17例)和生存组(2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通气治疗2、12、24和36h的呼吸机参数和动脉血气值,并计算各时段的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PAO2)和呼吸指数(respirationindex,RI),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死亡组在呼吸机参数明显或逐步高于生存组的情况下,36h的PaO2[(10.38±1.45)kPa]才低于生存组[(11.42±0.98)kPa](P<0.05)。死亡组24和36h的PaO2/FiO2[(15.86±4.92、15.99±5.62)kPa]低于生存组[(21.18±6.48、27.12±8.33)kPa](P<0.01);12、24和36h的A-aDO2[(51.33±11.51、49.36±14.09、47.96±16.70)kPa]高于生存组[(42.55±14.57、34.92±11.91、24.12±12.59)kPa](P<0.05或0.01);12、24和36h的PaO2/PAO2(0.19±0.05、0.19±0.07、0.20±0.07)低于生存组(0.23±0.08、0.27±0.09、0.36±0.12)(P<0.05或0.01);24和36h的RI(5.75±1.86、5.90±2.33)高于生存组(4.19±1.86、3.21±1.40)(P<0.01)。生存组各时段的PaO2/FiO2和PaO2/PAO2顺次增大;A-aDO2和RI顺次减小,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死亡组组内则都无变化(P>0.05)。结论在新生儿ARDS的早期,PaO2不是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PaO2/FiO2、A-aDO2、PaO2/PAO2和RI更能反映肺损伤的程度、氧交换率和治疗效果,其中A-aDO2和PaO2/PAO2最为敏感,动态监测可帮助判断预后。
- 史雪川沈青骆郁林庄静文陈思红李伟中
- 关键词:血气分析预后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细胞红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红蛋白(cytoglobin,CYGB)在7日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脑内的表达变化。方法健康7日龄SD大鼠70只,按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取50只制备HIBD模型作为HIBD组,再随机分为HIBD后0、4、12、24和48h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只分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也不放入缺氧箱;另10只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术后即断头取脑,对照组同时取脑,HIBD组在相应时间点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从蛋白水平分析CYGB在脑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特点。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YGB主要表达于大脑皮质、丘脑和海马神经元的胞浆,HIBD组CYGB表达数量及染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缺氧24、48h组表达最强。(2)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HIBD后0、4、12、24和48hCYGB平均吸光度分别为261.5±5.0,263.0±5.4,464.3±6.8,522.8±11.2,512.9±7.9,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17.6±7.0)及对照组(116.6±9.0),P〈0.01。其中缺氧0和4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氧12h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缺氧0、4h组(P〈0.01);缺氧24、48h组明显高于缺氧12h组(P〈0.01);缺氧0、4h组间,缺氧24、48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日龄新生大鼠HIBD后脑内CYGB表达明显增强,并且随着缺氧缺血发展呈现时相性变化,提示其可能在脑缺氧缺血的适应性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郑淮武史雪川庄静文杨汉华陈思红
- 关键词:珠蛋白类SPRAGUE-DAWLEY
- 先天性皮肤再生不良合并先天胫骨假关节1例并文献复习
- 何泰庄静文肖丹萍刘思征林晓波杨旅军李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