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丽娟
- 作品数:130 被引量:488H指数:10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染色体易位相关与非相关软组织肉瘤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的研究
- 2010年
- 对染色体易位相关软组织肉瘤(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associated sarcomas,CTASs)与染色体易位非相关软组织肉瘤(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nonassociated sarcomas,CTNASs)在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不同特点进行初步观察和比较。回顾性分析108例CTASs与CTNASs的临床病理组织与细胞形态学特点,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GFR、HER-2、CD117、P53、MDM2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显示,本组108例软组织肉瘤中,CTASs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约29.2岁)较CTNASs患者发病年龄(平均约44.7岁)小。形态学上,CTASs多以小圆形细胞为主型(53.8%)和梭形细胞为主型(46.2%)居多,而CTNASs则以多型性细胞为主(5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TASs与CTNASs中P53、MDM2、HER-2、CD117、EGFR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和72.1%、16.9%和41.9%、12.3%和9.3%、4.6%和0、23.1%和11.6%。经卡方检验,MDM2在CTASs与CTNASs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提示MDM2可能在CTNASs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刘春霞陈云昭李新霞胡文浩常彬庞丽娟齐妍李洪安蒋金芳李锋
-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染色体易位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 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的药物
- 本发明公开了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的药物。本发明通过检测临床标本并建立体外细胞模型及体内小鼠模型,从肿瘤干细胞的角度研究了SOX9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的下游分子机制,通过实验证明:SOX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及食管...
- 王良海张之钰侯隽郁晓丹庞丽娟李锋
- 2011年新疆兵团女性乳腺癌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乳腺癌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和第八师肿瘤登记处2011年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统计和分析乳腺癌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指标以及流行趋势(卡方检验)。结果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七、八师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为156例,死亡46例。乳腺癌发病率为42.24/10万,中标率为21.51/10万,世标率为27.26/10万。乳腺癌死亡率为12.46/10万,中标率为5.99/10万,世标率为7.88/10万,高于我国女性乳腺癌肿瘤死亡水平。乳腺癌的发病从30岁开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χ^2trend=63.475,P〈0.001),在5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乳腺癌的死亡率从35岁开始,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χ^2trend=30.117,P〈0.001),在6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较高,应加强35~54岁女性乳腺癌筛查,有效降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女性乳腺癌流行水平。
- 李泽李述刚张学飞庞丽娟闫贻忠刘园园魏猛陈瑜
-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乳腺癌发病
- 维吾尔族及汉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及汉族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突变情况及突变位置。方法选取35例维吾尔族及汉族早发性乳腺癌根治标本(其中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22例,汉族乳腺癌13例),对照组为32例维汉族乳腺良性病变(纤维腺病及纤维腺瘤)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运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的方法检测BRCA1基因突变。结果(1)35例新疆早发性乳腺癌(≤35岁)BRCA1突变率为22.86%(8/35),22例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BRCA1突变率为31.82%(7/22)。(2)35例新疆早发性乳腺癌中发现8例BRCA1突变的12个新位点,其中2例突变位点IVS20-68insA均为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患者。(3)35例新疆早发性乳腺癌中发现7例BRCA1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对照组32例维吾尔族及汉族乳腺癌旁非癌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中仅发现1例BRCA1基因核苷酸的多态性。结论BRCA1突变可能与新疆早发性乳腺癌尤其是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密切相关,其突变位点IVS20-68insA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位点,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 付欣鸽李锋王振华胡文浩米开·热木蒋金芳李洪安李丽郑玉琴沈西华庞丽娟
- 关键词:DNA序列分析维吾尔族汉族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疑难病例中的诊断价值
- 2006年
- 本文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石蜡包埋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对诊断未确定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3例,在光镜组织形态学初步诊断和免疫组织化学初步鉴别诊断后,经RT-PCR技术检测特异性融合基因的表达并测序证实最后确诊为尤因氏/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粘液脂肪肉瘤。分别检测出EWS-FLI1融合基因表达1例,PAX3-FKHR融合基因表达1例,TLS-CHOP融合基因表达1例。因此,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临床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方便、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
- 齐妍蒋金芳孙振柱陈湘川常彬李洪安胡文浩陆天才庞丽娟梁伟华马丽娟李锋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融合基因疑难病例
-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为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在食管癌高发区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区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食管癌94例,人群对照98例),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基因型。MTHFR C677T呈多态性,可分为3种类型:677CC、677CT、677TT,在食管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56.4%、36.2%、7.4%,对照组分别是58.2%、29.6%、12.2%,两组总构成比无显著差异(χ2=1.776,P>0.05)。因此,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哈萨克族食管癌易感无关。
- 张金芳庞丽娟赵瑾陈湘川顾立怡葛春鸣项阳李洪安李锋
-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食管癌哈萨克族
- 胚胎性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中TGF-β1及其受体、Smad2/3和Smad7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相关基因在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sarcoma,ARMS)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sarcoma,ERMS)中的表达及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和一步法RT-PCR方法,检测9例ARMS和16例ERMS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和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TGF-βRⅠ、TGF-βRⅡ、Smad2/3和Smad7蛋白表达率在ARMS分别为66.7%、88.9%、77.8%、77.8%、100%,在ERMS中为66.7%、66.7%、75%、83.3%、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1mRNA在ARMS阳性率为55.6%(5/9),在ERMS阳性率为62.5%(10/16)。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分析结果显示:ARMS组中TGF-βRⅠ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Smad2/3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ERMS组中Samd7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TGF-β1、TGF-βRⅡ在两组病例中显示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腺泡状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中均存在TGF-β/Smad信号通路相关成分的表达,与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提示TGF-β/Smads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横纹肌肉瘤发病机制,可作为横纹肌肉瘤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 齐妍常彬邹泓蒋金芳庞丽娟胡建明李洪安刘春霞陈云昭相龙全李锋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SMADS
-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交互作用被引量:3
- 2020年
-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被认为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如侵袭、转移、化疗耐药等密切相关。CSC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转换且动态平衡的状态。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旁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诱导CSC转化和扩增,后者亦会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为促肿瘤表型。文章对近年来CSC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交互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 李疆芬梁伟华谢玉芳李锋李曼张海俊沈西华李丽庞丽娟胡建明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肿瘤微环境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研究(附10例报道)被引量:5
- 2009年
- 邹泓李锋庞丽娟胡文浩李洪安蒋金芳梁伟华孙振柱王春王嘉志王诸成
-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
- 新疆石河子市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流行特征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了解2010年石河子市肿瘤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肿瘤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石河子市肿瘤登记处2010年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资料,统计和分析肿瘤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中标率及世标率等指标。[结果]2010年石河子市新发肿瘤病例990例,死亡病例516例,肿瘤发病率为172.68/10万(男性194.28/10万,女性150.76/10万),中标率为90.74/10万,世标率为121.50/10万;肿瘤死亡率为90.00/10万(男性106.66/10万,女性73.09/10万),中标率为49.88/10万,世标率为65.53/10万。男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χ2发病趋势=157.38,P<0.001;χ2死亡趋势=180.02,P<0.001)。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宫颈癌、淋巴瘤、卵巢癌等是石河子市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肿瘤新发病例的69.84%;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膀胱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食管癌、淋巴瘤、前列腺癌是石河子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64.92%。[结论]石河子市肿瘤发病率接近全国和世界水平,应加强肿瘤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石河子市肿瘤流行水平。
- 李述刚陈云昭贾丽萍姜新华张学飞庞丽娟沈西华李锋
-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