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军刚
- 作品数:46 被引量:941H指数:19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沉积岩岩石层理模型的智能化教学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沉积岩岩石层理模型的智能化教学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供信息提示的基于沉积岩岩石层理模型的智能化教学装置。一种基于沉积岩岩石层理模型的智能化教学装置,包括有底板、防护壳、导向架、...
- 庞军刚吴少波尚晓庆
- 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被引量:22
- 2009年
-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煤层分布规律、沉积相及古地理、聚煤环境类型及时空分布,认为主要的聚煤沉积体系为障壁海岸、潮控三角洲及河流(三角洲平原),其中陆相泥炭沼泽及海相泥炭坪是主要的成煤环境。障壁海岸聚煤模式、潮控三角洲成煤模式、河流(或三角洲平原)成煤模式是区内存在的3种主要成煤模式,形成了主要的可采煤层。对煤层形成和保存的根本控制因素是与泥炭沉积相关的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
- 陈全红李文厚郭艳琴庞军刚崔军平高永祥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聚煤环境成煤模式
- 陕北地区长7沉积相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30
- 2010年
- 目的查明陕北地区延长组长7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石油聚集区。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长7沉积相进行专项研究。结果研究区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三角洲前缘及深湖浊积岩发育。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73湖盆达到鼎盛,浅湖区及深湖区分布范围均最大,沉积了广泛分布的张家滩油页岩;三角洲砂体不太发育,浊积岩零星分布;从长73—72—长71,湖岸线及深湖线均向湖内收缩,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浊积砂体逐渐发育。结论发育良好的油页岩为延长组主要的烃源岩,而三角洲及浊积岩砂体可以作为好的储层。
- 庞军刚李文厚石硕王若谷
- 关键词:延长组沉积相石油地质意义
-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标志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4
- 2012年
- 目的准确划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地层,为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钻屑、测井、露头观察等综合分析本区延安组标志层特征。结果延安组地层广泛发育构造等时面、煤层及碳质泥岩或油页岩、大型砂体及冲刷面等标志层,其岩电特征明显,可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标志层。在延安组所划分的3个三级层序中,砂体主要发育于低位体系域,煤层或油页岩主要分布在水进体系域的晚期或高位体系域的早期。平面上,标志层的岩性、厚度、分布规律等受沉积相控制。结论针对延安组底部及顶部地层厚度变化大的现状,准确的地层划分要注意以标志层控制结合邻井对比,同时充分考虑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及延安组顶部地层的剥蚀情况。
- 庞军刚陈全红李文厚郝磊李赛
- 关键词:标志层层序地层延安组鄂尔多斯盆地
- 志丹地区延长组三角洲的识别特征及演化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究志丹地区延长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石油聚集区。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长9,长8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7北部为三角洲前缘,南部发育深湖亚相;长6期发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发育达到鼎盛时期;长4+5,长3,长2三角洲逐渐萎缩,其北部均为三角洲平原,南部为三角洲前缘及浅湖;长1演化为三角洲平原。结论分支河道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下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
- 石玉江庞军刚郭艳琴袁珍
- 关键词:沉积环境古地理演化延长组
- 陆相含油气盆地古地貌恢复研究进展被引量:38
- 2013年
- 古地貌是控制含油气盆地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后期油藏的储盖组合,精确的古地貌恢复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目前已成为国际沉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中选取陆相含油气盆地为分析对象,结合研究实例对古地貌恢复的沉积学、层拉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分断陷湖盆和坳陷湖盆分别论述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强调了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古地貌模型的重要性。今后应加强定量研究,且要注意进行古水深校正,完善埋藏史恢复,以此来进行绝对古地貌恢复,提高研究的精度,也应加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的古地貌恢复中的作用。
- 庞军刚杨友运李文厚李玲文莹
- 关键词:古地貌恢复沉积学基准面旋回
-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及物源分析被引量:94
- 2012年
-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物源均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主要为太古宇、元古宇的各类变火山-沉积岩组成的古老变质岩系,同时具有一定量的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混合,但物源成分及南北源区构造背景有所差异。在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盆地南北物源区的沉积岩在地区及层位之间存在差异,且该变化符合大洋岛弧→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负Eu异常的变化趋势。常量元素变化分析表明盆地北部物源主要来自板块俯冲碰撞地带,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关,少数为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岛弧构造环境有关,到晚古生代中晚期才逐渐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关。稀土元素对比分析表明,盆地北部物源与太古宙、元古宙的花岗片麻岩、闪长片麻岩、二长花岗岩、变余岩屑砂岩及千枚岩具有亲源性;而盆地南部早—中二叠世长期受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影响,具有高SiO2,低Na2O的特征,这与太古宙—元古宙的太华群、秦岭群、宽坪群等岩系的高SiO2含量,K2O/Na2O>1的特征一致,到晚古生代后期,逐渐与活动大陆边缘物源相关。北秦岭晚古生代山间盆地具有快速混杂堆积的沉积特点,属于盆地外缘,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呈连续过渡的状况,物源上具有继承关系;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岩中Gd含量及(Gd/Yb)N比值具有随时间迁移的特征,分析表明北部物源区在太原期处于构造快速活动期,而南部物源从山西期才开始进入快速活动期,这与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一致,即北部物源区抬升要早于南部。
- 陈全红李文厚胡孝林李克永庞军刚郭艳琴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物源分析
- 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相特征研究
- 子洲清涧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北起佳县,南至清涧,东到吴堡,西抵麒参1井, 面积约9000多km2,构造上属于伊陕斜坡构造单元。本次研究根据郑荣才等(2002)对盆地上古生界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方案,把子洲-清...
- 许璟庞军刚梁积伟冯娟萍
- 关键词: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
- 文献传递
- 古沙漠记录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进展——以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为例被引量:11
- 2011年
-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古沙漠沉积地层主要为冲积扇、湖泊、河流、三角洲及沙漠沉积体系。风成沉积和沙漠沉积、风成沉积体系和沙漠沉积体系等概念有必要予以区分。基准面变化是沙漠和河流、湖泊等其他陆相地层对比的基础。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群划分为上下两个三级层序单元,反映了两期古沙漠由风成沉积强盛期到衰退期的演化,且每个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沙漠层序体系域划分的原则是不同沉积体系之间的空间比例中占主导地位的沉积类型。在不同的体系域,冲积、风成和干旱湖泊等沉积体系在空间配置上有很大的差别。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 庞军刚国吉安李文厚李卫红
- 关键词:古沙漠层序地层白垩系
- 湖盆古水深恢复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12
- 2012年
- 湖盆古水深的恢复是古湖盆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恢复湖盆古水深的沉积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Th/U比值法)、古生物方法及定性的相对古水深曲线方法等进行了阐述。目前古水深研究多以定性为主,运用古生物资料根据古生物分异度与水深的关系定量恢复古水深,以及根据沉积微相的横向和纵向的相序关系来计算古水深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庞军刚杨友运郝磊
- 关键词:古水深沉积学地球化学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