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凡

作品数:37 被引量:34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护理
  • 7篇术后
  • 7篇脊髓
  • 7篇脊髓损伤
  • 7篇关节
  • 7篇关节置换
  • 6篇伤患者
  • 6篇脊髓损伤患者
  • 6篇骨折
  • 5篇腰椎
  • 5篇置换术
  • 5篇手术
  • 5篇髋关节
  • 5篇髋关节置换
  • 5篇康复
  • 4篇静脉
  • 4篇骨科
  • 3篇引流
  • 3篇引流术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36篇张凡
  • 13篇李伦兰
  • 10篇张丽霞
  • 8篇张新芳
  • 7篇祁金梅
  • 7篇杨媚
  • 6篇甘玉云
  • 6篇汪亚兵
  • 6篇戴晴
  • 5篇刘玲
  • 4篇丁晓云
  • 3篇张丽娜
  • 3篇李燕
  • 2篇陈晓宇
  • 2篇李静
  • 2篇陶晖
  • 2篇贺文涛
  • 1篇唐芳
  • 1篇俞士卉
  • 1篇张伦军

传媒

  • 8篇安徽卫生职业...
  • 3篇当代临床医刊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2例颈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42例颈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患者行呼吸道护理管理措施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颈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患者42例资料,均给予呼吸道护理管理措施,对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4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其中3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呼吸肌麻痹情况,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经气管插管方法,7d后拔管,呼吸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呼吸道管理是颈椎骨折伴有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主要问题,应在护理管理上加强,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张心灵张凡张新芳段吉庆
关键词:颈椎骨折脊髓损伤呼吸道管理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用PCR法检测16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和5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对阳性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 54株菌中51株AMEs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4.4%,28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检出率为51.9%。共检出5种AMEs基因:ant(3″)-Ⅰ、aac(3)-Ⅱc、ant(4')-Ⅰa、aac(6')-Ⅰb和ant(2″)-Ⅰa,阳性率分别为66.7%、38.9%、31.5%、31.5%和16.6%;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 B和arm A,阳性率分别为29.6%和29.6%,其余基因均未检出。测序结果与目的基因一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ant(3″)-Ⅰ、aac(3)-Ⅱc、ant(4')-Ⅰa、aac(6')-Ⅰb和ant(2″)-Ⅰa以及rmt B,arm A。
张凡张凡郭普张伦军郑晶郑照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甲基化酶
脊髓损伤患者对居家康复环境因素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对居家康复环境因素的真实体验,为构建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组合的环境因素条目,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12例脊髓损伤居家康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2个主题:环境促进因素体验(支持氛围良好、护理服务模式温馨)和环境障碍因素体验(居家环境适应困难、缺少适宜的辅助器具、夫妻关系紧张、重新融入社会困难、社会服务可及性有限)。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居家康复环境障碍因素居多,应重视患者居家康复环境因素评估,完善居家康复环境管理体系,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居家康复管理,以推动患者康复进程,改善临床结局。
戴晴李伦兰高馨张凡黄慧凤林生
关键词:脊髓损伤
全程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全程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脊柱外科病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数(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康复路径护理措施。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对患者的腰椎功能、疼痛、术后并发症、日常生活能力及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28.6±3.4)分、(28.0±3.6)分、(27.3±4.4)分、(27.0±5.4)分]分别高于对照组[(25.1±2.4)分、(24.8±3.8)分、(24.3±3.4)分、(24.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术后3 d、1周、2周的疼痛评分[(6.5±2.3)分、(6.0±2.4)分、(5.9±3.2)分]分别低于对照组[(7.8±3.8)分、(7.4±2.3)分、(6.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稍低于对照组(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67.1±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8.2±7.3)分],观察组患者SAS及SDS评分[(32.4±1.6)分、(38.4±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0±0.6)分、(44.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采用全程康复路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张凡陶晖祁金梅张新芳
关键词: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
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
2017年
目的讨论研究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护理(FTS)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一般随机性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无差别病患。观察组采用FTS,而另外50例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在经过相应的数据收集后,进行两两对比。结果在这100例患者当中,进行FTS的患者在恢复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FTS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效率,不仅在满意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且在护理效果上也有显著进步,值得推广。
李静张璟雯马晓燕张凡马燕雯李燕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快速康复护理围手术期
227名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为骨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及创伤病人疼痛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调查问卷、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表,对某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227名骨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本组65.6%骨科护理人员学习过疼痛知识,但不全面;62.6%和33.0%的骨科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学习,而且非常希望通过医院开展的继续教育项目、临床教学查房形式学习,5.7%经常从学术期刊上获取疼痛相关知识;只有18.1%总是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疼痛评估、非药物疼痛干预措施、疼痛的药物治疗是最想获得的前3位疼痛相关知识;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平均答对率为44.8%,得分为(20.02±4.27)分,"系统学习过疼痛相关知识"、"经常从学术期刊上获取疼痛相关知识"的骨科护理人员问卷得分较高。结论目前骨科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掌握程度不够,疼痛管理能力较低,认为学习疼痛管理知识非常必要,因此应加强疼痛知识的培训,尤其是疼痛管理综合应用及疼痛评估和非药物干预措施。
李伦兰倪秀梅甘玉云丁晓云刘玲张凡祁金梅汪亚兵
颈椎病经前路手术后早期观察
张凡张丽霞马晓燕李燕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颈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运用
2021年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颈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入组研究颈脊髓损伤病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0例,常规护理+MEWS系统护理)。观察分析两组ICU转入情况、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CU转入率8.00%,ICU非计划转入率0.00%,低于对照组20.00%、12.00%,总住院时间[(16.85±3.71)d]、入住ICU时间[(7.54±2.06)d]、监护时间[(24.77±1.58)h]低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32.00%,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除ICU转入率、总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中科学运用MEWS系统可有效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状态,针对性落实护理措施,利于ICU非计划转入率降低,住ICU时间、监护时间缩短,意外事件预防,护理满意度提升。
张新芳张凡杨媚张心灵
关键词:颈脊髓损伤临床护理
“品管圈”活动减轻脊柱骨科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减轻脊柱骨科住院病人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引起疼痛反应的发生率,探讨该法的应用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6名工作积极的脊柱骨科护理人员组成QCC活动圈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经验交流与讨论,比较在QCC活动前后,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病人的疼痛反应,制定护理管理模式,落实疼痛护理措施,包括局部疗法应用不当、病人心理因素、注射操作方法、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设计疼痛原因分析表,计算目标值和改善幅度。[结果]QCC活动后,病人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疼痛反应明显减轻,疼痛现况值下降46.63%,疼痛反应改善幅度39.47%,较实施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病人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推行QCC活动,可有效减轻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病人的疼痛反应,从而提高护士对疼痛的护理技能。
张丽霞张凡卢锦森陈晓宇
关键词:品管圈脊柱损伤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疼痛
DMAIC模式在提升新护士护理文书质量和核心能力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DMAIC模式在提升新护士护理文书质量和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9届新护士68人实施基于DMAIC模式的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知信行问卷、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护理文书理论考试成绩。结果培训后新护士护理文件书写知信行问卷得分、护士核心能力得分、理论考试、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DMAIC模式的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培训可提高新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核心能力和护理管理质量。
栾贝贝汤玉霞俞士卉丁晓红张凡郝敏施艳群丁晓云唐芳陆子红
关键词:DMAIC模式新护士培训护理文书护士核心能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