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培琴

作品数:25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薯蓣
  • 8篇盾叶薯蓣
  • 7篇花椒
  • 6篇皂苷
  • 6篇薯蓣皂苷
  • 5篇药剂
  • 5篇药剂筛选
  • 5篇皂苷元
  • 5篇杀菌剂
  • 5篇薯蓣皂苷元
  • 5篇苷元
  • 5篇防治药剂
  • 5篇防治药剂筛选
  • 5篇病原
  • 5篇病原鉴定
  • 4篇内生真菌
  • 4篇寡糖
  • 3篇杀菌剂筛选
  • 3篇生物学
  • 3篇培养物

机构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4篇李培琴
  • 9篇周立刚
  • 8篇唐光辉
  • 5篇单体江
  • 4篇阴春晖
  • 4篇赵江林
  • 3篇张瑞芬
  • 2篇徐利剑
  • 2篇岳阳
  • 1篇刘洪卫
  • 1篇张好强
  • 1篇曹宇恒
  • 1篇王明安
  • 1篇余仲东
  • 1篇彭友良
  • 1篇贺虹
  • 1篇孟祥杰
  • 1篇牟燕
  • 1篇蔡晓月
  • 1篇王蓟花

传媒

  • 7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中国森林病虫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农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经济林研究
  • 1篇新课程研究(...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2024年
为开发针对陕西地区花椒主要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对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花椒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并测定了其对花椒的4种靶标病原菌,即干腐病菌(Fusarium zanthoxyli)、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根腐病菌(F.solani)和落叶病菌(Marssonina sp.)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花椒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297个微生物菌株,其中105个为真菌,192个为细菌。通过初筛,获得了20个对3种及以上靶标病原菌均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7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5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3个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的不同种,2个鉴定为安徽黄杆菌(Flavobacterium anhuiense),3个为其他种。经复筛和验证,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P87的生防潜力最强,可以作为花椒病害生物防治的备选菌种。
符晓丁俊园焦嘉卉钟思雨孙孟娇付家佳唐光辉李培琴
关键词:花椒根际土壤生防菌抑菌活性
内生芬芳镰刀菌Dzf2中两个抗菌活性成分(英文)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盾叶薯蓣内生芬芳镰刀菌Dzf2中分离到两个抗菌活性成分,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特征鉴定为镰刀菌酸(1)和9,10-脱氢镰刀菌酸(2)。采用多孔板-MTT-比色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镰刀菌酸和9,10-脱氢镰刀菌酸对供试细菌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35.35μg/mL至171.29μg/mL;对稻瘟菌孢子萌发的IC50值分别为28.83μg/mL和27.06μg/mL。
徐利剑李培琴赵江林单体江阴春晖王明安周立刚
关键词:内生真菌盾叶薯蓣镰刀菌酸抗菌活性
盾叶薯蓣内生真菌Dzf13抗细菌活性成分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从盾叶薯蓣内生真菌菌株Dzf13中分离到两个具抗细菌活性的化合物1和2,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和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根癌土壤杆菌、黄瓜角斑病菌和番茄疮痂病菌等三种植物病原细菌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对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强。结果还表明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的抗细菌活性要比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强。
蔡晓月李培琴单体江徐利剑胥岩周立刚
关键词:盾叶薯蓣抗细菌活性
一种利用盾叶薯蓣内生镰孢菌寡糖提高培养细胞薯蓣皂苷元产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活性寡糖的盾叶薯蓣内生镰孢菌。本发明所述的内生真菌Dzf17是从盾叶薯蓣中采用内生真菌分离技术分离获得的,经微生物分类鉴定为镰孢菌(Fusarium sp.),该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
周立刚彭友良张瑞芬李培琴赵江林王蓟花
从盾叶薯蓣组培苗中高压酸解制备薯蓣皂苷元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组培苗中薯蓣皂苷元的高压酸解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选用正交表L16(45),以样品用量、硫酸浓度、提取时间为因素,设计了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酸解提取薯蓣皂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样品用量25 mg、硫酸浓度0.5 mol/L、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平均含量为9.12 mg/g。
阴春晖李培琴赵江林单体江何桂玲周立刚
关键词:盾叶薯蓣薯蓣皂苷元正交试验
盾叶薯蓣内生真菌Dzf12和Dzf17多糖和寡糖及其生物活性
李培琴
关键词:盾叶薯蓣内生真菌多糖寡糖薯蓣皂苷元防御酶系
小组授课法在《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中的新尝试被引量:1
2014年
大学课堂的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研究根据《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的特点,将小组授课法作为教改新途径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李培琴
关键词:园林植物保护教学改革
花椒黑胫病的病原鉴定与杀菌剂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鉴定陕西凤县花椒产区黑胫病的病原,筛选该病害的有效防治药剂,为花椒黑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致病性检验获得花椒黑胫病的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rDNA、COXⅡ、TEF1-α和β-tubulin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种杀菌剂对花椒黑胫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从花椒黑胫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到4株菌落形态不同的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明确菌株Zb-P1为花椒黑胫病的病原菌;基于Zb-P1菌落形态和繁殖体显微结构特征观察,发现Zb-P1菌落呈花瓣状,菌丝无隔膜,无性繁殖时产生典型的柠檬状游动孢子囊,故将Zb-P1鉴定为疫霉属Phytophthora菌物;通过对Zb-P1的ITS、COXⅡ、TEF1-α和β-tubulin序列分析,将Zb-P1鉴定为柑橘褐腐疫霉P. citrophthora。复配化学杀菌剂40%烯酰·氰霜唑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8%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对花椒黑胫病的室内毒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0.390 1、0.385 6、0.216 6和0.182 0 mg·L^(-1);生物源杀菌剂5%香芹酚可溶液剂、0.4%蛇床子素可溶液剂、0.5%小檗碱水剂和0.3%苦参碱乳油对花椒黑胫病的室内毒力较差,EC50均值分别为13.246 7、9.411 7、8.244 3和8.231 5 mg·L^(-1)。[结论]引起陕西凤县花椒黑胫病的病原菌为柑橘褐腐疫霉P. citrophthora,对花椒黑胫病菌抑菌作用显著的杀菌剂为烯酰·氰霜唑、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和烯酰·吡唑酯。
李培琴阮钊焦嘉卉孙孟娇丁俊园唐光辉
关键词:分子鉴定杀菌剂筛选
多途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被引量:1
2015年
在以改革和创新为主旋律的当今时代,创新型人才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的首要目标。国家及教学工作者务必要意识到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通过创新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调整评价体系、改革授课和考试方法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李培琴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大学生
浅谈《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被引量:57
2019年
《微生物学》是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必修课,与人类日常生活和林业生产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微生物学》,文章从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途径和举措、课程思政注意事项等几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旨在提高《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并为其他自然科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春燕张好强李培琴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