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忠炎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以EdU体外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5,10μmol/L是其最适浓度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Ed U为新一代细胞核标记物,目前对此标记的研究较少。目的:采取Ed U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筛选出Ed U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纯化及传代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并进行成脂诱导分化能力鉴定。分别采用5,10,20,50,100μmol/L浓度的Ed U标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4 h,选择标记率最高的优化浓度,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为贴壁生长,形态为长梭形,且EdU标记后的细胞形态与其一致,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呈阳性表达,成脂诱导后具有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5,10μmol/L Ed U的标记率最高,两种浓度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未见明显差异,故5,10μmol/L是体外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最适浓度。
- 王武张飞李贵才齐宝军武忠炎曹鹏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示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EDU组织块法
-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了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进行了随访。结果:55例随访6-36个月,骨折均甲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折弯或断裂,无髋内翻、肢体外旋和短缩畸形,患髋功能优良率达83.7%。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起床活动等优点,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 曹鹏武忠炎徐卫东
- 关键词:加压滑动鹅头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
-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例髋臼发育不良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采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8例(10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治疗,5例(6髋)髋臼进行了植骨。结果:手术切口长9-11cm,手术时间90-120min,术中出血200-400ml,平均312ml,Harris评分由术前38.40分恢复到术后92.80分。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无一例神经损伤,人工关节无松动,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采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选择性地治疗部分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
- 武忠炎曹鹏周孟瀚
- 关键词:髋关节髋臼发育不良切口
- 胸腰段脊柱结核骨折前路与后路治疗途径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背景:在发展中国家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仍然较高。除了进行药物治疗之外,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目前对脊柱结核的治疗途径尚无统一标准。目的:通过查阅与研究脊柱结核前路与后路治疗途径比较的文献,对此两种方式的效果做出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lseveir,万方,CNKI等数据库,以"thoracolumbar tuberculosis","controlled randomized trial","RCT","anterior""posterior","脊柱结核","前路","后路","随机对照"等关键词查找相关脊柱结核前后路治疗途径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并利用Revman5.1荟萃分析软件对文献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矫正角度与末次随访丢失角度,植骨融合时间,总住院时间,疗效优良率等数据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共检索论文1 438篇,最后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9篇;总病例692例,其中前路手术组324例,后路手术组368例。前路手术时间较后路手术时间平均少46.25(40.23,52.26)min,前路手术组出血量较后路手术组出血量平均少148.91(135.12,1 625.70)mL,前路手术组Cobb角矫正角度较后路手术组平均小2.40°(2.21°,4.62°),前路手术组Cobb角丢失角度较后路手术组Cobb角丢失角度平均多0.66°(0.41°,0.91°),前路手术组较后路手术组总住院时间平均少0.34(-0.32,1.01)d,前路手术组植骨融合时间较后路手术组平均少0.26(0.18,0.34)个月,前路手术组手术效果优良例数较后路手术组多1.18(-0.48,2.85)例;两组手术时间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矫正角度与末次随访丢失角度,植骨融合时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脊柱结核前后路方式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矫正度数与末次随访丢失角度、植骨融合时间比较有显著区别,但二者总住院时间与手术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曹鹏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武忠炎王新玲贾民
- 关键词:结核脊柱胸椎脊柱骨折关节融合术
- 骨折内固定物取出困难原因分析及方法总结被引量:3
- 2016年
- 一般而言,一台简单的内固定装置取出手术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即可完成,但遇到螺钉卡死、螺钉帽滑丝及工具不匹配者往往导致内固定取出困难甚至无法取出。
- 王武张飞武忠炎崔泳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螺钉
- Colles骨折不同石膏固定方法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过肘位石膏固定与非过肘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传统整复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用石膏固定到肘下3 cm,拍摄腕部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做进一步处理,一组加石膏到过肘关节5 cm。1周后与4周后进行腕部影像学指标观察。结果掌倾角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倾角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移位幅度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缩移位长度复位前与复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1周与4周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内复位后1周与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lles骨折治疗中过肘位石膏固定较非过肘位能显著减少固定后骨折断端移位。
- 张鹰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武忠炎曹鹏贾民
- 关键词:COLLES骨折石膏固定病例对照
-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植入物前路与后路修复比较:Cobb角丢失、Frankel功能分级改善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背景:对于需要手术修复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虽然目前有大量的研究比较脊柱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效果,但还没有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明其优劣。这使胸腰段爆裂骨折前后路手术比较的Meta分析研究成为必要。目的:通过分析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前路及后路手术的文献,对两种修复方式进行系统评价,以指导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修复方式的选择。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lseveir、万方、CNKI等数据库,以"thoracolumbar fractur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pinal fracture","RCT","anterior","posterior","胸腰段骨折","前路","后路","脊柱"等关键词查找脊柱胸腰段骨折前后路手术比较的研究论文,并利用Revman 5.3荟萃分析软件对文献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丢失角度、Frankel分级改善程度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率等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最后筛选的文献有18篇,总病例925例,其中前路手术组459例,后路手术组466例。前路手术时间较后路手术时间平均多36.47 min,前路手术组出血量较后路手术组平均高出432.58 m L,前路手术组Cobb角丢失角度较后路手术组平均低3.41°,前路手术组Frankel分级改善程度较后路手术组平均高0.33级,前路手术组椎体高度丢失程度较后路手术组椎体高度丢失平均少1.76 mm,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丢失角度、Frankel功能分级改善程度以及椎体高度丢失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前路手术虽然有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技术难度大等缺点,但因其优良的近期与远期效果,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该优先应用于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修复。
- 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孙宇庆武忠炎田伟
- 关键词:植入物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前路后路META分析
- 以病人为中心 以医疗质量为基础的医院综合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 2010年
- 李永红刘智勇张晨武忠炎杨超陈艳王娟
- 关键词:绩效考评体系病人为中心企业界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比较:胰酶冷消化和组织块法体外培养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以往采用胰酶冷消化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胰酶冷消化法和组织块法从人脐带中分离、纯化和传代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记录首次出现贴壁细胞时间及原代培养周期,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制作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加入成神经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第3天行荧光免疫化学染色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均可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胰酶冷消化法首次出现贴壁细胞时间早于组织块法(P<0.05);原代培养周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均为贴壁生长,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但胰酶冷消化法培养的少数原代细胞呈多角形,不规则,细胞的体积较组织块法大。组织块法获得第3代细胞的增殖速率显著快于胰酶冷消化法,在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各个时间点细胞数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细胞具有均一的细胞表型,均表达CD29,CD105,不表达CD34,CD45。两种方法培养出来的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免疫荧光均显示神经干细胞特征性标志物nestin阳性表达。结果表明胰酶冷消化法与组织块法均能培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但组织块法更适合于此类细胞的培养,对细胞的伤害更低。
- 张飞王一雄武忠炎李贵才曹鹏王武
- 关键词:干细胞组织块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五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37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类型按Evans—Jensen分型为Ⅲ型16例,Ⅳ型13例,Ⅴ型8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1岁。手术均采用股外侧入路。结果37例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周。术后功能恢复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优23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为91.9%。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折,锁定加压钢板可以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可允许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的髋关节功能。
- 曹鹏武忠炎崔泳韩小平
- 关键词:髋骨折内固定锁定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