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丽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信访
  • 2篇行政
  • 2篇行政问责
  • 2篇问责
  • 2篇环境信访
  • 2篇公民
  • 2篇公民参与
  • 2篇法治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多元化筹资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和解
  • 1篇责任政府
  • 1篇政府
  • 1篇政府理念
  • 1篇山水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情境
  • 1篇结构重塑

机构

  • 7篇东北大学

作者

  • 7篇王丽丽
  • 4篇张晓杰
  • 2篇顾海波
  • 1篇何冠群

传媒

  • 1篇当代经济
  • 1篇理论界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魅力中国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沈阳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制度之比较
2010年
刑事和解与辩诉交易是欧美刑事案件中适用的两类重要的司法制度。两种制度既有在产生背景、主体、适用范围等诸多的不同,也有在文化基础、诉讼效益等相似的地方,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刑事和解的萌芽,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极需解决的问题,应该为刑事和解的引进作好制度上和观念上的准备。
王丽丽
关键词:刑事和解辩诉交易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筹资研究
2025年
探索科学高效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筹资策略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建良好生态格局的应有之义。我们依据筹资参与主体及实践方式,将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筹资渠道分为财政投入、企业自筹、项目融资以及绿色金融,分析了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筹资能力和水平、实现山水工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更多公益性生态项目筹资决策制定、筹资活动开展、筹资风险规避等提供参考。
张晓杰刘晓瑜王丽丽
关键词:筹资困境多元化筹资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公民环境信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市的调查数据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公民参与环境信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 20.0对调查数据和假设模型进行结构方程的拟合检验,探讨各个影响因素对居民参与环境信访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访实际控制感是影响公民参与环境信访的直接因素;在间接影响因素中,环境信访主观规范对环境信访行为的正向影响最大,其次是环境信访法规认知和环境信访态度。
张晓杰王丽丽
关键词:公民参与环境信访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重塑与关系嵌入:跨层跨域环境治理中平行部门间协作的实现逻辑被引量:2
2025年
平行部门间有效协作是推动跨层跨域环境治理项目高质量完成的关键,现有研究从单一视角出发考察了平行部门间协作实现的影响要素与基本条件,但尚未对复杂治理场域中平行部门间何以协作、如何有效协作的完整过程与深层机理进行系统探讨。本文基于结构化理论,构建“情境-结构-关系”视角下协作运行的全过程链式分析框架,并据此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的治理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现实层面治理情境与治理结构的失配是协作之门开启的初始肇因;决策层面的战略启动是促进治理情境与治理结构从“失配”走向“适配”的关键安排,也是执行层面策略互动的基础条件;平行部门在重塑后的治理结构及主体关系的互动耦合中,综合运用自主协作、关系协作和强制协作三种策略,推动平行部门间协作从“结构适配”走向“协作有效”。本研究结合案例剖析了平行部门间协作从“启动”到“完成”的整体过程与实现逻辑,提炼了平行部门间协作的整体性解释框架,由此拓展了结构化理论的应用场域,丰富了协作治理过程的理论阐释,突破了整体性政府理论有关结构有效论的预设,同时为跨层跨域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智慧和经验参考。
张晓杰王丽丽
关键词:环境治理
公民环境信访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规范激活理论被引量:7
2016年
环境信访是中国公民环境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参与环境治理的重要通道,引导公民有序进行环境信访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环境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环境信访的参与主体——公民入手,基于社会心理学中规范激活理论的连续模型,构建了公民环境信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运用AMOS 20.0对S市9个行政区500位市民的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公民环境信访行为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范激活理论的连续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公民的环境信访行为,其中环境信访结果认知正向影响环境信访责任归属,公民的个体规范需要通过责任归属得以激活,从而影响公民环境信访行为意向。因此,政府可以通过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完善环境信访相关法律法规来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和环境信访责任归属感,同时可以通过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畅通环境信访渠道以及对公民环境信访行为的有效处理来促进公民对环境信访行为积极意义的认知,从而推动公民有序进行环境信访。
王丽丽张晓杰
关键词:环境信访公民参与
行政问责的实践困境与法治化对策分析
2011年
行政问责,是特定问责主体针对政府及其官员就其权力的行使和职责的履行情况而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行政控制机制。目前,在我国,由于制度缺失,致使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为此,我国应该大力完善行政问责制,加快行政问责法治化进程,建设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从而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顾海波何冠群王丽丽
关键词:行政问责法治化
责任政府理念下的行政问责法治建设探讨
2011年
行政问责法治化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对推进行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行政问责法治存在着行政责任不够清晰、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行政伦理建设不足、配套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我国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官员的行政责任、加快完善行政问责法律体系、大力加强政府官员行政伦理建设和行政问责配套法律制度建设,以使我们的政府真正成为具有强大公信力和执行力、令人民满意的责任政府。
顾海波王丽丽
关键词:责任政府行政问责法治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